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是产业进步的“助推器”。当前的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而技术创新又是中国汽车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突破口。为此,我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找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存在的差距,寻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汉阳区是我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是一个老工业城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准确定位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汽车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车身设计、生产制造、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研发以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技术成果.但汽车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技术创新的竞争.因而从当前看,武汉市还应采取相关措施,加快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一座新兴的汽车工业城正在中国西部崛起.它,就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1995年,重庆年产汽车10.28万辆,比上年增长24%,生产摩托车219.76万辆,比上年增长29.1%.1995年重庆生产的汽车、摩托车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摩托车产量名列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40%,销售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一跃而成为全国七大汽车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继长春、上海等地之后的又一座汽车工业城.汽车工业已成为重庆的主导产业.目前重庆主要的汽车制造厂有6家,汽车改装厂14家,摩托车生产厂4家.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厂家逾400家,形成了以重型汽车、轻型汽车、微型汽车、摩托车为龙头的多品种、系列化生产格局.全市汽车工业人均装备水平在三万元以上,处于国内中上水平.这些汽车、摩托车厂家可生产七大类基本车型200多个品种的汽车和低、中排量的50多个品种的摩托车,这些主要产品74.5%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八十年代以上水平,在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重庆的汽车产品已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出口创汇,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世后,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向国外开放。在外资的竞争压力下,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结构将如何调整?如何确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汽车消费政策?如何占领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这都将维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高露 《政策》2000,(2):11-13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受到高度的贸易保护。这种保护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空间,也使我国的汽车工业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人世”后,中国汽车工业获得进行结构调整的良机。 面临的风险:汽车企业多数不会轻松存在下去 我国是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汽车工业是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迅速走向产业化的。汽车工业的产业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国工业全面参与国际资源配置和分工协作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我国的产业政策把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加以扶持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当前的改革正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目标向纵深推进,抓住这个机遇,全国上下应层层采取有力举措,加速汽车工业产业化的进程,使我国尽快进入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之林。这里作者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问题、思路与对策发表一些探讨性的看法,以  相似文献   

8.
“入世”在即,中国的汽车工业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由于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开放,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必将冲击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汽车工业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以轻型车和微型车为主,在30多年无数创业艰辛的发展中,尤其在最近10年里,始终让实力说话,江铃汽车工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入世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江铃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汽车工业在湖北经济中具有支柱作用:一是湖北的汽车工业拥有比较优势;二是汽车工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三是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四是我国已将汽车工业作为振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知识经济的成果来发展湖北的汽车工业,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面对“复关”挑战的中国汽车工业郑新立面对“复关”的挑战,各个行业都将增加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汽车行业则首当其冲。汽车工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接挑战,努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认真研究,迅速采取对策。一、中国汽车市场要由国产汽车来占领199...  相似文献   

12.
匡爱民  郭样 《求索》2010,(7):27-29
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方法测算我国汽车工业增长的因素,得出1998—2006年劳动、资本、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对我国汽车工业产出增长历年的平均贡献度分别为17.04%、32.99%、69.06%和-19.09%。这表明劳动、资本与技术进步对我国汽车工业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其中技术进步成为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但是前沿技术效率变化却导致我国汽车工业年平均下降19.09个百分点。本文提出加大技术引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效率和培育自主品牌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2]8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汽车工业是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是全市工业经济最强支撑。为实现"做大做强重庆汽车工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发[2009]3号文件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市汽车工业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15年。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主要成就。近十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特别是在2009年出台的国家《汽车工业振兴规划》的指导和扶持下,  相似文献   

14.
从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的诞生开始,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五十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然不小。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如果能及时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自觉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就可以加快发展的步伐,真正把汽车工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中国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个行业。但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汽车行业现状不容乐观。1.整体而言产品开发能力弱,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国际竞争力欠缺。主要表现为:( 1)轿车工业起步晚,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也…  相似文献   

15.
加快长江的开发开放和产业带建设是中央继沿海地区开放后,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发展与布局建设沿江汽车工业对于加快长江产业带建设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长江干流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①沿长江汽车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1993年长江干流八省市汽车工业产值700.8亿元(1990年不变价格,下同),占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49.6%,汽车工业产值主导产品占全国的比重是:汽车制造占45.76%、改装汽车占48.55%、车用发动机占47.84%、汽车配件占56.72%。1993年沿江8省市汽车总产量607345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46.84%,其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市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立柳,强市富民”,以工业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汽车业又是柳州市工业的重中之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柳州市的汽车工业企业,在国企改革方面走在了柳州市大中型企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外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和我省有关部门已作出了把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战略决策。可以预见,这一战略决策的决定,对我国、我省今后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豫政办〔2 0 0 4〕 52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发展改革委制订的《河南省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发展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四年五月二十日河南省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发展意见  为促进我省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产品结构升级 ,提高市场竞争力 ,现就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重要意义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国际汽车产业的调整转移 ,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已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产业群。汽车工业对相关产业和就业具有…  相似文献   

19.
《时代潮》2006,(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工业研究室主任杨合湘近日在“2005瞭望柳州论坛”上指出,我国汽车工业虽处在产销高速增长的繁荣期,但已经暴露出汽车业过热、开发能力弱、行业散、配套设施落后的四大问题。"杨合湘认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暂时掩盖了加入WTO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汽车工业及市场就没有矛盾和问题。相反,暴露出四大问题。"首先,汽车业热度过高,供给有投资泡沫。目前,全国有27个省市开始开发及生产汽车,有21个省市生产轿车,共有2443个汽车企业,其中整车厂115个、改装厂551个、摩托车厂1…  相似文献   

20.
能源、交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汽车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产业政策的主要导向。长江流域的开发,使基础设施、基础上业和汽车产业的建设得到统一,并使之相辅相成一实践证明,汽车里业尤其是地处长江流域附近的东风汽车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长江流域的开发,长江流域的开发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能源和交通运输等优越条件;长江流域的开发电离不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将为长江流域的开发提供车辆装备,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与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