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应对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G20成为全球治理机制中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G20发展至今呈现出两种转型态势:一是从应激性机制向常设性经济治理机制转型;二是从协调全球经济事务的平台向更为综合的全球治理平台转型。中国作为G20的成员国,始终积极参与其转型进程,成为G20全球治理机制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考察中国在G20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分析了杭州峰会对G20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场殊死斗争。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迅速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成功控制疫情,在抗疫实践中积累了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及时分享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提出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的中国方案,为抗疫国际合作、稳定全球经济秩序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力量。"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唯有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携手应对,积极推进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3.
李由 《理论探索》2017,(1):86-9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治理的现实意义凸显,G20峰会机制应运而生。作为短期危机应对机制的G20在危机过后面临转型。后危机时代要求G20对全球金融进行结构化监管,要求G20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济治理,要求G20转型为长效经济治理机制。G20转型中又受到自身的合法性、有效性和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碎片化现状的限制。后危机时代的G20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前景充满变数。应通过建章立制提高功效、加强与既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协调、整合议题和突出经济治理平台地位等改革,循序渐进地推进G20转型,实现G20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通过G20有效地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当中,转型后的G20会进一步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弥合传统治理机制的疏漏,联通南北,打造联动、包容、有活力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治理的现实意义凸显,G20峰会机制应运而生。作为短期危机应对机制的G20在危机过后面临转型。后危机时代要求G20对全球金融进行结构化监管,要求G20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济治理,要求G20转型为长效经济治理机制。G20转型中又受到自身的合法性、有效性和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碎片化现状的限制。后危机时代的G20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前景充满变数。应通过建章立制提高功效、加强与既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协调、整合议题和突出经济治理平台地位等改革,循序渐进地推进G20转型,实现G20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通过G20有效地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当中,转型后的G20会进一步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弥合传统治理机制的疏漏,联通南北,打造联动、包容、有活力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5.
自1月15日,日本国内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疫情持续加剧。为应对本次公共卫生事件,日本政府在1月31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对策本部",由首相亲自担任本部长,由内阁官房统一协调、内阁官房长官和厚生劳动大臣共同推进防疫抗疫工作。及时响应世卫组织全球预警信息1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经过与中国政府的沟通和风险评估后.  相似文献   

6.
正"春暖花开终会有,滨城山水待亲人"。当前,在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华侨华人的善行义举令人赞叹而难忘。疫情之初,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捐款捐物、想方设法筹集物资运回国内。随着海外疫情不断蔓延,留守住在国的侨胞们,积极投身抗疫行动,再度展现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6,(10)
正全球瞩目的 G20杭州峰会是一次引领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的风向标会议。此前G20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主张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构筑包容性增长的价值链,这将对搭建全球新兴贸易治理框架,重启贸易增长引擎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8.
赵浩义 《慈善》2020,(2):20-21
地处三秦要塞的榆林市定边县是疫情感染区,确诊2例患者后,全县打响了一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在这场阻击战中,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县慈善协会紧密配合、尽锐出战。截至2月20日,慈善募集抗疫款物价值725万元,2600名慈善志愿者抗疫服务52万工时,成为该县社会力量抗疫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把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对激励当代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投身民族复兴千秋伟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推进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把握好抗疫精神蕴含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元素,深入挖掘抗疫精神彰显的人民立场、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要找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结合点,把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各门思政课程的相应章节中去;要选对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用讲授法、案例法、专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抗疫精神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21,(5):26-27
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系统显示,各国和地区正式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累计总数已超1亿。作为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病亡人数之多、抗击难度之大,历史罕见。随着疫苗接种在全球各地推进,随着合作抗疫日益成为世界主流声音1人们坚信:亿兆一心,“战疫”必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