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梅  刘传哲 《求索》2013,(9):20-22
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信用类债券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价差被视为衡量信用风险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在控制市场风险的条件下,研究流动性因素与信用价差之间的动态关系不仅能够识别信用债券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能够解释信用价差变化的内在机理,为公司债信用风险控制提供借鉴。本文以公司违约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能够较好刻画信用价差变化的El交易数据实证检验流动性变化与信用价差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性因素是导致信用价差变化的主导因素.利率因素与信用价差变化正向相关。而公司资产变化对信用价差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廷良  韩玉 《前沿》2010,(16):56-59
上市公司诸多风险中,法律风险是其中影响广泛、影响力大的主要风险之一。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特有的法律风险机制和风险传导特征。其中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主要涉及:企业信息披露风险、内幕交易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股权管理风险、信用风险等。法律风险传导特征包括了普遍存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传导迅速,过半数属于操作性风险。文章探讨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传导载体和流程,最后提出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控制对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整套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对法律风险进行预警和预控管理。  相似文献   

3.
梁旭峰 《山西政报》2009,(23):76-76
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及操作性风险等。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性风险是操作性风险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是从业人员由于工作失职或主观故意而造成的资产损失和社会信誉降低。目前,部分基层信用社一定程度上重市场开拓,轻风险管理.重市场、重效益的程度远远高于重视风险防范的程度。为了追求现实的利润而忽视潜在的风险,对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操作风险案件的防范相对弱化,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将大数法则视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常规手段,但是,为什么现在会失灵?是金融家忽视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事后诸葛亮"?风险模型真的那么可靠吗?业内专家说,金融市场不能仅靠经验。关于次贷危机涉及的信用风险,资产评价风险、流动性风险、交易对手风险该怎样规避。请看《大数法则缘何失灵》。  相似文献   

5.
改革视察     
《今日中国论坛》2008,(8):83-83
——人们常常将大数法则视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常规手段,但是,为什么现在会失灵?是金融家忽视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书后渚葛亮”?风险模世真的那么可靠吗?业内专家说,金融市场不能仅靠经验。关于次贷危机涉及的信用风险、资产评价风险、流动性风险、交易对下风险该怎样规避。请看《大数法则缘何失灵》。  相似文献   

6.
程和明 《前沿》2012,(12):106-107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银行的经营活动总是会与风险相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资金的调配和通融主要依靠间接融资,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经济危机,不仅危及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可能伤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国际同行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反思现代社会的新视角,市场风险的内生性和普遍性意味着商法制度创新和变革的机遇,在商法制度和体系建设中,应以交易风险理念为指引,积极反思现有制度在应对风险社会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讨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应对风险的预警、防范和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北京市农村金融服务成效显著,但由于涉农产业本身弱质性、自然风险、信用风险、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农业投资报酬率相对较低等因素,导致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各区县的积极努力下,北京市农村金融服务成效显著,但由于涉农产业本身弱质性、自然风险、信用风险、风险控  相似文献   

9.
姚静 《人民论坛》2012,(23):80-81
由于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高杠杆及投机性较强的特性,使得该交易中蕴含巨大风险,因此一旦交易主体对金融衍生品运用有失偏颇,就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毁灭性后果。通过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加强我国的衍生品交易主体的内控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内控制度的构建、指导原则和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风险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常被人们在不同领域内以不同的意义使用,例如投资风险、交易风险、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等。货物买卖是市场交易中最基本的形态,风险也是不容回避和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合同法》对于买卖合同中“风险”的含义规定得尚不明确,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徐健 《青年论坛》2008,(5):91-94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步升温,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渐成扩张之势,汽车消费贷款已成为继个人住房贷款之后重要的消费信贷品种。与此同时,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也与日俱增,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通过建立不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汽车信贷市场中银行和个人消费者的博弈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信贷消费市场的建议: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善汽车信贷的制度环境;提高汽车信贷专业化水平,完善风险控制;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合理利用法律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试点普及向规范持续运行转轨的关键时期,懈决医疗服务机构、参合农民、医疗保险机构、政府间的逆选择、道德风险及基金运行风险是合作医疗风险防范监管的核心。可以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强化行政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职能监督机制,健全风险防范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医疗服务费用控制、参合农民风险控制,实现风险防范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营销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营销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视角剖析营销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三大问题;分析提出营销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包括建立营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全程管理模式、建立和健全营销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和营销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定量确定风险系数和在定量综合评价营销信用风险和风险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在风险缓释和风险对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产品的发展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经过近40年的发展,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风险缓释工具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基础。从理论基础来看,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分离理论、帕累托改进理论、信号显示理论和博弈论等。从实践基础来看,信用风险逐渐增加、信用利差逐步扩大、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担保模式局限以及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都是推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阮爱莺 《理论月刊》2004,(12):134-136
传统上,中西方在防范行政人员道德风险方面各自侧重有所不同,中国侧重内部控制而西方国家侧重外部控制。本文运用风险决策理论说明了只有将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相结合,构建一个受益与风险对比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促使行政人员主动地把忠实履行职责作为自己的最优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上,如何控制好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风险越来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必须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我国利率、汇率等可能造成市场风险的因素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多数商业银行实际上并不能正确地认识市场风险并提供应对之策。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组合的视角和统一的视角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陈汉平 《理论月刊》2013,(2):185-188
美国场外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已经成为全球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典范。为防范和化解做市商经营的自身风险和市场风险,美国监管当局运用"经济人"假说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原理,成功运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市商制度和机制。美国做市商制度是美国场外市场成功的关键。认真研究这套机制、制度的奥秘,正确理解其精髓,对于正在进行制度建设试点的我国新三板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面临的众多风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风险诸如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往往最终都会转化为流动性风险的形式。流动性不足时,若商业银行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变现资产应对偿债需求,则有可能会导致经营不善甚至破产。保持流动性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始终重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商业银行一贯具有"政府兜底"的思维模式,加上日常流动性紧缺并没有引发严重后果,其在思想和行动上放松了流动性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杨帆 《求索》2013,(4):48-50
诉讼与和解是两种最主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在诉讼爆炸以及诉讼成本高企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民事纠纷通过和解机制得以消解。目前,法经济学界对纠纷主体"诉讼抑或和解"的选择动机主有标准经济模型与价格理论模型两种阐释框架。根据这两种分析模型,"诉讼抑或和解"的选择不仅与纠纷市场中交易主体对案件判决的评估及交易成本相关,还与纠纷主体进行风险规避时的风险偏好和选择视野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权力运行始终隐藏着一定的廉政风险。当前,一些地方的领导转岗,使得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部分功能被弱化,为领导转岗廉政风险留下了空间。因此,廉政风险防治应当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要针对廉政风险管理中领导转岗行为进行制度建设,将具体的行为、制度、绩效、思想道德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都纳入系统风险的控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