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不断壮大,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也已初见成效。然而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问题尤存,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比较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公司治理问题,借鉴西方公司治理中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主义的抬头,我国上市公司应顺应公司治理模式发展趋势,致力于构建由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浅谈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蓬勃发展,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也开始显现,但在参与治理中也存在一些障碍。同时,我国关于机构投资者的立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不能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立法。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它既是公司的股东,同时又在公司外部资本市场中对公司治理起到监督的作用。本文试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参与治理的方式的分析,对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机构投资者的管理方面,我国法律法规还处在逐步完善阶段,相关规定的法律效力不高且比较分散。要健全机构投资者管理法规,就必须明确机构投资者法律规制的正确导向。要依法促使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理性对待股权投资,善于发现金融产品的远期价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参与的加深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进而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的全球化浪潮。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家们认识到公司治理不仅是大企业的事情,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考虑公司治理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际上三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然后指出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国企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7.
邱进前 《河北法学》2005,23(4):129-132
英国公司治理研究致力于解决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经典代理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分别提出了两种机制:董事会内部监督机制和"要素市场"外部治理机制来约束监督管理层,降低代理成本。在机构化持股时代,机构投资者越来越积极参与所投资组合公司的治理事务,代表机构投资者的行业性组织在一般性参与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构监督已成为英国公司治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谢林钰 《法制与社会》2014,(15):102-103
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壮大,学界越来越关注其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遗憾的是,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在对策建议层面也多以放宽法律限制为重点。面对现实中层出不穷的内生问题与外在瓶颈,必须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全方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仇晓光 《行政与法》2009,(7):100-102
近年来,英美等国开始对其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制定各种公司治理的原则、指引、章程、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要求公司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在董事会内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等,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公司的内部监控力度,以弥补由于外部监控不足所造成的问题.而德日的内部监控模式也开始学习、借鉴和效仿英美的公司治理模式.剖析、借鉴实践中各国公司治理改革经验将对我国公司治理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冯果  李安安 《法律科学》2012,(2):112-121
投资者革命和股东积极主义不仅重塑了公司法的制度环境,而且催醒了股东民主意识,使公司法的传统制度安排面临挑战。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强化公司法的时代适应性品格,我国应当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并将其吸收到公司治理当中,鼓励和引导网络环境下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进一步弘扬股东民主和股东主权理念,加强和改善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不断强化其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1.
吕成龙 《北方法学》2017,11(6):28-39
在过去十几年中,由于我国诉讼机制的制度设置,投资者长期难以克服集体行动困境,高昂的维权成本使其对证券民事诉讼望而却步。此次《证券法》的修订无疑为修正投资者诉讼机制提供了契机,投资者保护机构作为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的模式,更是创新性地缓解了集体行动的困难。但是,参考我国台湾地区、美国的经验教训,投资者保护机构作为代表人参与诉讼的模式可能存在激励不足、独立性不足和诉讼能力不足三大隐忧。如若不能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投资者保护机构诉讼机制的最终效果。因此,参考萨拉蒙合作模式的新治理理论,我们的投资者保护机构需要与政府合作治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努力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和志愿失灵的可能性,使政府集中于资金提供与信息监控、共享,而投保机构着力于以更强的内在行动力克服集体行动困境,不断促进投保机构诉讼的市场化运作,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12.
李会娇 《法制与社会》2013,(17):104-105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重要的组织架构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我国自2008年国美之争后,公司治理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投票顾问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兴起的新型咨询服务机构,其向机构投资者提供所持股公司股东大会投票建议、治理状况评级等服务以营利,部分投票顾问还同时向上市公司提供公司治理咨询服务。投票顾问的影响力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及相应监管的完善与日俱增,但来自上市公司管理层等利益相关方的批评也从未停止,近10年来更引起立法者与监管者的关注和介入。美国与欧盟的探索实践表明,以适度信息披露和利益冲突防控为导向的公共监管相较于私人执法而言是规制此类机构的更优路径,表现可衡量性弱、诉讼效果不彰影响了民事诉讼的应用,相关经验亦可为我国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是资金的主要供给者,是重要的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一方面有益于改进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本文探究了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银行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阐述了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公司治理中的职工参与制——以经济民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外华 《政法学刊》2008,25(4):97-101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法领域的热点话题,国内法学家、经济学家对其论述颇多,其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在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应以经济民主的视角,参考西方国家公司公司治理中贯彻经济民主的实践,构建中国本土特色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完善我国立法,鼓励并保障公司职工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6.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就是要让所有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而为企业的财富创造做出过贡献的产权主体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我国的公司治理存在许多问题,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白玉杰 《法制与经济》2008,(24):118-119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的新形势下,加强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潮流,受到国际企业界的普遍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构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力于研究解决的课题。解决好公司治理问题,不仅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十分重要,而且还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本文分析了当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的新形势下,加强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潮流,受到国际企业界的普遍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构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力于研究解决的课题。解决好公司治理问题,不仅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十分重要,而且还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本文分析了当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史生丽  李哲 《法学杂志》2008,(1):146-148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是资金的主要供给者,是重要的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一方面有益于改进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本文探究了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银行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阐述了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我国《证券法》立法宗旨之一,关于投资者保护组织的规范是正在加快制定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中的一项内容。投资者行使权利和享有权益不仅有利于其自身,而且也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转。通过立法与执法加强投资者组织化程度,保障投资者组织群体利益对提高投资者地位意义重大。投资者保护组织可以在不增大"代理成本"的情况下,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与提升企业价值。投资者保护组织应定位于中介组织、专业组织和法定组织,依法运作,依靠监管机构、司法部门和市场力量,加强自我教育与自我保护,采取多种方法,有效并合理地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