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聚焦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重点难点,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孵化培育社会公益组织——"曙光帮教志愿者协会",搭建"牵手回归"平台,采取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帮扶的方式,先后帮助辖区565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15,(3):95-96
江苏省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2013年以来,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社区服刑人员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的目标,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着力提高社区矫正社会化水平。一是用好政府购买服务政策。2013年,江苏省司法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民政、等五部门联合开展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司法行政部门公开发了1453个公益性岗位,675人聘用上岗。目前,江苏省共有专职社  相似文献   

3.
刘瑾 《人民调解》2011,(10):28-29
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区矫正专业力量的必要补充,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的重要角色。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在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实施"两抓",从而使志愿者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抓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优化结构搭平台  相似文献   

4.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评估是检验社区服刑人员矫正质量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因此,以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为中心,遵循罪犯矫正的本质与规律,构建科学、实效的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评估体系,是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贺燕 《人民调解》2020,(3):55-56
"矫正一人,感动一家,稳定一片",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司法局胜利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理念。近年来,胜利司法所始终坚持在社区矫正一线用心用情、精准发力,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提升了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成效。一线监管"实打实",做社区矫正工作的"用心人"胜利司法所定期入户走访社区矫正对象.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武清区社区矫正管理支队积极探索人性化、科学化社区矫正手段,通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矫正社区矫正对象不良心理,促其心理健康,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效果。"心"港湾——搭建心理矫正专业平台依托武清区社区矫正中心,建立功能合理、设施完备的区级心理矫正中心。  相似文献   

7.
郑艳 《中国司法》2020,(3):30-36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建成社区矫正中心2795个,占全国县建制数的97.8%。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协调落实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975万元,全省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司法部推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初衷是从加强场所、设施建设角度出发的。在《社区矫正法》未出台、社区矫正机构尚不明确的情势下,绝大多数司法行政机关把社区矫正中心作为一个工作平台或矫正场所。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的进行及其效果需要有制度保障。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制度建设极为重要。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和严格规范的社区矫正操作规程制度。  相似文献   

9.
肖燕  杜霞 《法制与社会》2012,(31):79-80
社区矫正是一种利用社会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通过对济南某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证调查发现,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面临一系列困境和问题:司法所执法权缺失与自身资源匮乏;社会参与力量发育不成熟;监管手段陈旧,效率不高,教育矫正工作力度不足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应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创新矫正模式,完善矫正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树忠 《政府法制》2012,(33):50-51
内蒙古扎鲁特旗司法局自2004年7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以来,坚持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以探索社区矫正有效方法和途径为突破口,在探索推行“三分四定”矫正措施的基础上,构建和夯实了“五个矫正平台”,保障和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健康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顺应了刑罚现代化与行刑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在功能上浓缩了权利保障的内核。社区矫正在矫正方法上需要改弦更张,进一步吸收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而重刑主义的惯性思维以及社会化力量的疲软严重阻碍了社区矫正权利保障功能的发挥。因此,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所承载的理论价值,必须在实践中得到积极回应,突破监管大于帮教的旧有误区,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参与主体,强调权利保障导向下的社区矫正有序运行,促进社区服刑人员达致再社会化目标并顺利复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天津市司法局在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中,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建设,在抓好基层司法所干警队伍建设的同时,致力建设一支社区矫正专业化工作队伍,于2008年8月成立了天津市社区矫正中心(下称"中心"),组建了一支独具特色的社区矫正专业队伍。中心成立以来,中心干警按照市司法局制定  相似文献   

13.
廖斌 《法学杂志》2005,(4):107-109
近几年我国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但公安部门内部没有关于执行非监禁刑罚的专门机构建制,使得这些“非监禁”性质的刑罚在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落实的现象。因此,对现行刑事执行体制应当予以改革,建议在社区刑罚的执行、社区对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参与、出狱人的社会保护等方面发动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成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并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资格认定、素质的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6,(4):96
湖南省司法行政机关围绕推进平安湖南建设的目标,建立健全衔接、监管、教育、帮扶等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全力以赴抓实两项重点工作,开创社区矫正新局面。一是严格落实省"两办"《2015年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意见》,圆满完成了50个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任务。下发了《关于推进县市区社  相似文献   

15.
引言拉丁法谚有云:"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1"社区矫正与监狱犯人改造和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很大程度上是在开放的社会进行矫正,因此如何发挥社会志愿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是社区矫正能否获得成效的关键所在2。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是社区矫正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中,家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人来说则是情感归属的依托,  相似文献   

16.
论推进社区矫正试点之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兰 《法学评论》2007,25(6):42-50
该文从当前社区矫正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的途径,社区矫正制度立法模式分析等三个方面,强调全方位理解和认识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的问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警察编制待遇问题;提出了增强社区试点的领导力量,筹建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引入科学的罪犯分类及心理矫治方法的建议。针对推进试点工作的法律支撑问题,较深入地论证了"双主体方案或妥协性方案"、"更换主体方案"的利弊和增设"社区服务刑"的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所的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谈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体会之一:搭建好工作平台,组建高效的工作团队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6年来,司法所在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和华 《法学论坛》2006,21(4):94-99
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是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存在着司法行政机关参与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以及社区矫正机构多头管理等问题。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建立由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非常必要。应该在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内设置社区矫正官一职,专司社区矫正的管理和执行工作,并赋予其执法主体的资格。同时,公安机关应该退出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工作做为两大矫正手段之一,正日益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深入,其以国家机关为绝对主导模式的弊端正凸显,仅仅依靠公检法司开展此项工作渐现捉襟见肘,社会力量普遍参与社区矫正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社会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问题进行探索,在当前语境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自2008年9月启动试点以来,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克服工作机构、人员、经费、经验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积极组织实施,全省社区矫正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全省14个市(州)和各县(市、区)初步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工作进展比较顺利,2008年9月,湖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