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鹏 《求索》2013,(6):60-63
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主义”主体意识的上升,在“文明开化”思潮的影响下,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实现了近代化的学术转向。不少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及作品,许多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日学术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而,随着日本“大陆政策”的实施,愈来愈多的研究家抱有日本国体神圣论、民族优胜论而轻蔑中国。在日本东洋史、支那史学者及一些反动的日本文人论著里.充斥着大量的侵华史论,并且一个特殊课题——“满洲学”也由此发达。这些研究成果大多背离了历史科学的客观主义原则,有的甚至任意捏造和曲解有关历史.遭到历史的唾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这四个方面,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十七大结束时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从历史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精辟概括;从现实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从未来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平田清明是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主要奠基人之一。其市民社会理论是对日本市民社会理论先达的继承与超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其注重回归马克思原初语境的研究方法,带来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新风。平田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民社会"设想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安教育》2021,(6):1-1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通知》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5.
卞仁海 《求索》2015,(1):158-163
避讳是指语文生活中或行为方式上的避忌现象,避讳学就是有关避讳研究的一门学问。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成就巨大,是中国避讳研究的最显著特点。然而述而不作的治学思想、通经为第一要务的功利目的,导致人们长期关注避讳材料的整理而疏于避讳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陈垣《史讳举例》以前的避讳研究,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避讳学。二千多年来的中国避讳研究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先秦至明代的避讳史料学时期、清代的避讳学萌芽期、近代的避讳学形成期、现代的避讳学发展期。避讳学和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文献学、文化学等诸多人文学科密切相关,但是,不能沦为其附庸。我们应该走出"盲人摸象"的误区,建立独立的一般避讳学。  相似文献   

6.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矛盾、新时代、新思维来看,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与实践、决策与落地、中央与地方、时代与创新等方面,存在"四个不均衡"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4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13个新职业,刷新了普罗大众眼中的"三百六十行"。从经济学供需平衡的框架来看,新职业不断涌现是供给侧与需求端合力作用的结果。首先,从供给角度来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核心突破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带来很多新职业的供给。人类发展史不仅是技术革命史,还是在其背景下的职业迭代史。新职业诞生的直接诱因是技术革命。然而,技术革命往往带有颠覆性。新职业者的高薪就业和被颠覆旧产业的员工下岗失业,这种现象在时间与空间内显然是可以共存的。由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众多新增岗位,在形式上虽是互补的,但在内  相似文献   

8.
借用一个日本间谍的话:看一个民族要“洞其心腹”。甲午战后50年,中国受日本之累,其原因要追溯千年以上的历史。然而,当下中国是否认真总结过中日两千年交往史的真相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之败,实为意识之败,而非力量之败。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4,(1)
《开罗宣言》作为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重要的国际文件,早在1943年就已经确定要打败日本,将被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并使其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标。而中国的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省管辖,自然也包括在归还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波茨坦公告》重新确定了《开罗宣言》的宗旨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对日本的战后处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完全符合当时和战后的国际正义秩序和国际法规则,与强行法和全体国际利益没有违背,具有完全的国际法效力,必须予以遵守。对于日本政府和安倍内阁不断挑衅战后国际秩序,企图推翻战后日本国内和平政治体制及重新武装的做法,中方和国际社会可以从诸多角度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周永生 《新东方》2014,(1):46-50
《开罗宣言》作为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重要的国际文件,早在1943年就已经确定要打败日本,将被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并使其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标。而中国的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省管辖,自然也包括在归还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波茨坦公告》重新确定了《开罗宣言》的宗旨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对日本的战后处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完全符合当时和战后的国际正义秩序和国际法规则,与强行法和全体国际利益没有违背,具有完全的国际法效力,必须予以遵守。对于日本政府和安倍内阁不断挑衅战后国际秩序,企图推翻战后日本国内和平政治体制及重新武装的做法,中方和国际社会可以从诸多角度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