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庄"龙牌会"和安顺"地戏"是知识生产反思的两个案例.在这两个案例中,知识生产既"生产"了知识,也"生产"了对象.学者走入村落,观察民俗,访谈村民,进行田野研究,与村落互动.学者的知识生产被编织进村落自身的发展和知识生产中,又从村落反馈回学界.借助于学者"在场",村民不仅"生产"了"地方性知识",也"生产"了关注他们的学者.  相似文献   

2.
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住户军民整城三千七,城周小寨七千三,全城建筑制度,实为军事驻守之需,由"城"转变为"市""镇",铸就了今天的隆里古镇."市""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耕读"文化的复兴或强化上.隆里古建筑可见出时间、时代对它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还有着巨大的,来自于空间的作用及影响.在经过了由"军"到"民",由"客民"到"隆里人"这样两次或双重的文化书写,使隆里建筑实现了由"记号"到"符号"的历史转变.隆里为我们具体展示出了建筑,符号和文化间的奇特关系和各关系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不是完全清醒"到逐渐清醒的发展过程.列宁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实践中作了进一步探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总结.江泽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是理论创新的一大表现.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关于"三个代表"的论断,反映了代表主体和代表对象的发展和变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总的目标,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的论断,强调了党的整体代表地位."三个代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创新精神.学习"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要了解当好"三个代表"的忠实性和坚持"三个代表"的始终性.  相似文献   

5.
"和同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它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孔子赋予"和"、"同"以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戴红 《北京观察》2004,(7):42-44
前不久,九三学社中央召开了"以人为本"理论研讨会.10余位与会专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了各自的见解.其中,如何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做出准确诠释,如何认识"以人为本"论断的重大意义,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何认识"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以及在法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等问题成为本次研讨会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网上侦查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刑事犯罪情报系统,为侦查破案提供快捷、高效服务的一种侦查方法.网上侦查为"严打"提供了大量可查信息,确保"严打"的快速反应,可以实现"严打"的整体作战,丰富了"严打"的破案模式,提高了"严打"的打击效率.网上侦查是今后"严打"斗争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媒体审判”的法学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审判"的概念源于美国.1965年,美国法院推翻了一起指控诈骗案的判决,原因是庭审过程中所做的电视录像,对被告进行了含有偏见的宣传,损害了被告在诉讼中应当享有的权利.此后,人们把这种新闻媒体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影响司法的现象,称为"媒体审判".提出"媒体审判"的概念,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真正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审判"效力,其实质乃是新闻媒体的一种职能越位现象.从法学视角审视"媒体审判"现象,则不得不承认,它是与我国的司法原则相悖离的.这种悖离也使得"媒体审判"陷入了实践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关于政治文明理论的创立及其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提出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的"政治文明"新理论,我们要坚持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代议机关内部的不同"院制"与不同"层次"相组合.形成了4种主要的结构样式.我国人大首先是全国人大,采行的是"一院双层"结构.1979年起,随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建立常委会,"一院双层"结构终于拓展到了地方层面.30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取得了可以称许的进步与绩效,但也面对着某些难题.为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当从多方面着手,"用足"其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1.
"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共产党人不倦追求的价值理想.本文从"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出发,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八荣八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从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八荣八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制定家规、教规、村规,对违反者进行"消毒"处理,这样的村民公约活动,让少数民族落后村彻底改变了面貌. "我们村真的变了,整体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河南省睢县潮庄镇北村的顾红超激动地说,自从开展"三规一消毒"活动,吸引了"人气",聚来了"财气",他做起粮食购销生意,5年来盈利近百万元.自河南省睢县全县推行"三规一消毒"活动,一个个后进村相继变成了先进村、和谐村.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中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庄子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身上,从"法自然"的理论出发,将"道"作为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然人性论.认为顺从天道,并形成了在险恶的世俗环境中"逍遥游"的自由伦理观.庄子自由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为当代解决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经验表明,"富国"不等于"富民",如果民众处于贫困状态,那么国家不可能持续发展,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走过了"富国"的关键时刻后,就必须全面转向"富民",这是国家更趋强大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我国从"富国"到"富民"战略性转变的重大意义,辩证的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就如何实现"富民"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并以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转变体现出来.走在城市化进程前列的深圳,其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发生了从"压制型管理"到"监视型管理"的转变,其背后隐含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强制主义"到"法团缺位的合作主义"的变迁.这种变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城市化推动的,同时也反映了城市化进程自身.  相似文献   

16.
王天玺 《创造》2013,(7):6-10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左倾思想和左倾实践登峰造极的时期.在最初的两年中,在"造反有理"的声浪中,形成了"炮轰省委"、"火烧市委"、"革命派夺权"的混乱局面,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一个高潮,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的耀眼明星,而中国却忙于"斗私批修",错过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拉大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降低了.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针对动画的日益低俗化趋势,有关部门采取了"禁播令"和"停播令"等一系列严厉措施.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引起了强烈的争议.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一系列"禁播令"及"停播令",分析了动画被"禁"、"停"的主要原因,对"禁"、 "停"的管制手段进行了反思,提出应科学看待动画低俗化,努力推动动画分级制的建立,并在积极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威客":网络化生存的境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互联网的众多"新客"之中,"威客"的出现给很多人带来了惊喜.以智慧换取财富,以竞标的方式完成任务,"威客"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年网民的青睐与追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威客"以及"威客"网站的运营模式,揭示了"威客"作为一种青年时尚的独特魅力以及它之所以招人喜爱的一些特点,同时也探讨了"威客"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古代"治世"、"盛世"和当前正在构建的和潴社会,不论是其所处的礼会背景还是其体现的阶级属性,均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占代"治世"、"盛世"与当今的和谐社会又有诸多相通之处.它们均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愿望,反映了执政者与广大民众的共同呼声.这也是古代"治世"、"盛世"时期统治集团提出的诸多政治、经济措施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均能得到广大民众支持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风起云涌.在这一运动中,托马斯·利考纳无论在理论建树还是实践推行上,无疑是最有影响的一位.针对美国青少年"道德滑坡"的现实.在批判"个人主义"和"价值澄清"理论的基础之上.利考纳阐明了"品格教育"的意义、内涵及途径.这对我们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