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當初,他中學畢業後只因為家境清寒需要考取獎學金方能繼續升學,才身不由己地成為東吳大學生物系的學生。後來,在四十年代昆明西南聯大的清華農科所昆蟲系搞科研時,他却因這小小生命與人類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對昆蟲產生了愈來愈濃厚的興趣,並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著名昆蟲生理學家,為開拓和發展我國的昆蟲生理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不久前當選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昆蟲學會理事、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昆蟲學報》(季刊)主編欽俊德。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辛亥革命七十週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大地上樹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在新中國,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先生一直深受全國人民的崇敬和紀念。一九五六年,已故的毛澤東主席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九十誕辰的文章中,對孫中山的歷史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今年的辛亥革命七十週年紀念活動,規模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  相似文献   

3.
余生於六代世醫之家,自幼研學文史,兼及考古,復入江蘇省醫政學院進修,行醫至今已數十年。在余心目中,中國醫藥學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各地區、各民族醫藥學術和經驗的總和,是我國人民用來和疾病作鬥爭的一種重要手段。早在原始社會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東漢末期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我國最早的一部醫書《內經》,據四庫簡明目錄上說,它是“周秦間人傳述舊聞,著之竹帛”。可見它的內容,旣非一家之言,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總結注古醫學理論的一部文獻。  相似文献   

4.
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偉大歷史功績,是我幼年時代從父母的教誨中記取在心頭的。隨着年歲的增長,我對先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對先生的革命思想尤為景仰。當影片《孫中山》的導演丁蔭楠選中我扮演孫中山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從小就崇拜的革命偉人,現在由我來扮演,並有機會去研究、探索先生的理論,把先生的光輝形象儘可能真實地、藝術地重現在銀幕上,真是三生有幸!憂的是,先生是世界偉人中的佼佼者,是後  相似文献   

5.
孫中山先生名文,號逸仙。“逸仙”是他的中文老師、傳敎土區鳳墀為他取的。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博濟醫學院、香港雅麗氏醫學院,以及在澳門、廣州開業行醫,遊歷歐美諸國直至逝世前致電蘇聯的遺書,都是用“逸仙”之號。 孫中山幼名“帝象”。“孫帝象”這個名字一直用到一八七八年他十二歲往美國檀香山求學的時候。十八歲在香港人基督敎受洗禮,號“日新”,這是取《大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十九歲在家鄉廣東香山翠亨村完婚時取字“德明”。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先生上書清朝大臣李鴻章,這封信後來在《萬國公報》上發表時,署名“廣東香山來”。“中山”是孫先生的號。一八九七年,他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朋友處看見一部装帧精緻的新書,上下兩厚册,我随手拿来翻了一翻,封面上有全國政协主席鄧颖超的题签:雙清文集。這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民主革命家廖仲愷、何香凝夫婦的合集,由尚明轩、余炎光合編,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特地借來,有選擇地讀了其中一部分論著、書信和詩詞。廖仲愷、何香凝於一九○二年東渡日本留學,正值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之時,帝國主義列强的欺凌和侵略,清朝封建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以及民主革命思潮的洶湧澎湃,激發了他们推翻清王朝以拯救民族危難的革命思想。一九○三年,他们結識了孫中山先生,開始參加民主革命運動,並於一九○五年参加中國同盟會。從此,他们在孫中山先生領導下從事革命宣傳和反清鬥爭,歷經種種艱難曲折,始終堅貞不渝,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们竭誠擁護和全力支持孫中山先生改組國民黨,(?)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促而開創了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新局面。一九二五年八月廖仲愷遇難後,何香凝繼承孫中山、廖仲愷未竟的事業,爲維護  相似文献   

7.
我國著名的螮D文學?摇⑾ED悲劇翻譯家羅念生教授於今年四月病逝北京。為了悼念他,特發表著名劇作家黃宗江的這篇孨摹?羅教授一九○四年生於四川,一九二九年赴美國留學,一九三三年赴希臘雅典深造,一九三四年回國工作盀橹袊缈圃和鈬膶W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譯協”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主編。他生前譯著逾千萬字,共五十多種。曾榮獲希臘雅典學院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授予的“最高文學藝術獎”、希臘帕恩特奧斯政治和科學大學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授予的“榮譽博士”稱號。四月十一日,亦即羅老仙逝翌日,希臘政府曾發來唁電,高度評價他的成就,對他的名字表示永誌不忘。  相似文献   

8.
新近出版的《宋慶齡年譜》是去年為紀念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五週年,和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誕生一百二十週年,由尚明軒、陳民、劉家泉、趙夢雲共同編寫的。年譜全面而真实地紀錄了譜主的生平、思想和業績,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譜主所處時代的面貌。讀完這本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十萬言的年譜後,不啻重溫了中國人民近百年來反帝反封建的英勇鬥爭史,同時深深地為這位偉大女性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所感動。宋慶齡出生於一八九三年。一九○○年她七歲時就聽過到上海宋家作客的孫中山和她的父親宋嘉樹(躍如)共同探索救國之道醽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屆時在北京將召開有首都各界人士和羣眾一萬人參加的紀念大會;上海、南京、廣州、武漢和孫中山先生故鄉中山市,亦將由當地政協主持召開紀念會,並分別舉行參謁中山陵、中山故居等儀式。全國政協將邀請在國內外的孫中山部份親屬、同孫中山革命事業有關的人士,以及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中的代表人物參加各項紀念活動。 銅像揭幕北京市將在中山公園建立一座孫中山先生銅像,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顧問曾竹韶負責銅像的雕塑造型,預定在孫中山先生誕生紀念日前落成揭幕。原北京鐵獅子胡同‘孫中山逝世紀念室’,在紀念活動期間將向海內外人士開放。展覽 民革中央、中國革命博物館將聯合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展覽’;同時,中國革命博物館將發行孫中山生平主要事迹展覽圖片一套。民革中央還將舉辦紀念孫中山書畫展覽。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地亦將同時舉辦孫中山生平事迹展覽。各地有關孫中山的文物和紀念堂等將充實陳列內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七月,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在北京舉行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次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十五六個省、市、自治區的老中青僑史學者百餘人,匯集一堂,共同切磋僑史新轉折,氣氛異常熱烈。大會總結和交流了一九八一年底成立以來的僑史研究工作和成果;選舉產生學會第二屆領導機構;着重研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華僑、華人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戰後僑史的轉折在研討會上,學者們一致認爲,戰後華僑、華人確實發生了歷史轉折的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於香港,一九四九年由港來京,考入北京清華大學,後轉入北京大學研修採礦物理學專業。畢業後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敎,其後來到地處贛南山區的江西地質學院。在江西的二十多年,我從敎員、副教授到副院長,並曾被推選爲江西省勞動?牎R郧拔抑幌朐趯W術上有所成就,沒想到要從政欢?歷史把我推上了領導崗位。一九八五年一月,江西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我爲江西省副省長。就職以後,我分管文化教育。當時我有兩個顧慮:一是我不是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黨員,而是中國民主同盟成員。民主黨派人士當副省長,  相似文献   

12.
近二、三十年來,海外華僑華人對他們自身歷史的研究日益重視。在美國,從六十年代初開始,當地的華僑、華人中的有識之士就認識到華人歷史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成立了美國華人历史學會、夏威夷華人歷史研究中心、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紐約華埠歷史研究社、美國西北華人历史學會、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等學術團體。上述團体的会員共有两千餘人。新加坡的學者對華族歷史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時代使命感。他們在南洋大學開設“東南亞華人史”課程,有計劃地開展“華族村史調查”,培养年輕的史學隊伍,並建立了檔案與口述歷史館。從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年,新加坡南洋學會先後在新加坡、台北、香港、厦門等地單独或聯合召開了五次大型的國際華人历史研討会,使新加坡華族史研究超越了本國的範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九八五年,馬來西亞全國華團文化工作委員会成立了“华人社會資料研究中心”。現在,該中心有職员二十人,资料檔案達四千五百個,舉辦各类專题演议一百多塌,已出版的三種語文的書刊近四十種。  相似文献   

13.
科學出版社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科技出版社,近幾年每年出書五百五十至七百多種;出版期刊一百三十四種,近八百期。今年盛夏八月,科學出版社也步入了它成長的盛年——三十六週年。三十六年來,科學出版社向廣大讀者提供了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農學、醫學和其他科學書籍一萬三千多種,約佔全國自然科學技術類書籍品種的百分之七;期刊一萬二千多期,約佔全國科學刊物的四分之一。這些書刊大部分是高層次的學術出版物,反映了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科學進展和最高學術水平,還介紹了國外若干領域的重要科學著作,在歷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評獎中一直名列前茅。大陸近年來,在紙張、工價輪番上漲,科技圖書印數普遍銳減的情况下,以出版高層次科技書刊為主的科學出版社首當其衝,虧損日益嚴重诶щy面前,科學出版社牢記繁榮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學者曾經聲言要在三五年內,在中醫中藥方面超過中國。一旦在中醫中藥方面超過中國,就把‘漢醫漢方’(即中醫中藥)改稱‘東洋醫學’。這是今年三月十七日,中國一家發行頗爲廣泛的晚報在頭版以《一番並非危言聳聽的話,我國中醫研究當心别人趕上》爲題發表的消息,五天之後,該報又發表了兩位外籍華裔專家贊同這篇報道的清息,他們認爲,中醫的研究不跑步不得了。看來,中醫正面臨着挑戰。問題提出來的背景很早以前,中醫學就越出國界,爲許多國家的病人解除痛苦。近年來,中醫學傳播得更爲廣遠。國際上出現了一股‘中醫熱’。 許多人認識中醫是從針灸開始的。世界衛生組織就委託中國舉辦過三個國際針灸班。幾年來,我國已爲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培養了一千多名針灸醫生,大多數學員結業後,能按中醫理論和方法進行治病。目前,在中國學習自然科學的外國留學生中,攻讀中醫的人數佔第一位。此外,中國還不斷接受來考察、學習中醫的外國專家、學者。 據北京《光明日報》透露,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針灸、針麻的臨床運  相似文献   

15.
無錫書法藝術?茖W校創立於一九八二年,是中國第一所宨T從事書法藝術敎育的高等學校。七年來,藝孍囵B了中國第一批書法師資隊伍,編撰了第一套書法系列敎材,攝製了第一批書法電視敎學錄像片,發行了第一份書法藝術學報,開設了第一個書法留學生部。爲此,它被中外新聞界譽爲“開拓性羣體”。時至今日,藝孯阎闷邔訑湆W大樓,孊毤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年夏秋間,寥仲愷和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初次會面。從此,廖仲愷滙集於孫中山的革命大纛之下,與孫中山建立了此後二十多年的深厚友誼。在孫中山左右的重要幹部中,廖仲愷是追隨孫中山最早的一人,是孫中山爲數不多的同志中“最忠誠、最親密、發揮作用最大的一人”。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六年,中國著名文學家茅盾及其他有影響的人士,曾經編辑出版過《中國的一日》徵文集,生動地映現了那個時代中國社會的斷面。半個世紀過去了,以中國新聞活動家劉尊棋先生為主編的《新中國的一日》編委會,又一次在全國範围内開展了徵文活動,征集人們在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這一天的生活記述。 這次征文活動共征集到稿件一萬三千件。來稿者遍布全國各地、各行業、各年龄層,内容豐富多彩,可以說它們是今天中國人民生活的缩影,是瞭解新中國的一個“窗口”。該書預定在一九八八年初由北京華夏出版社出版。本刊征得該書編委會的同意,以“我的一日”為欄目,从本期起陸續選登收入該書的一部分征文,以饗廣大讀者。  相似文献   

18.
蔚縣編織地毯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清代中葉,生產地毯技藝就傳入蔚縣。後來,蔚縣地毯曾作爲貢品敬獻清王朝宮廷。八十年代以來,蔚縣地毯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生產各種高中檔的東方地毯、金絲掛毯、京式毯、彩花毯、仿古毯、美術毯等,而以東方地毯爲主。東方地毯熔中國傳統地毯技術和伊朗波斯地毯技術爲一爐,選用優質進口羊毛,採用高密度栽絨結構,用手工編織而成。  相似文献   

19.
廣西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六十多萬字的《黄埔軍校三百名將博》。黄埔軍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由孫中山在蘇聯政府和中國共産黨的幫助下創辦的,爲國共兩黨培養造就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這些人才在中國现代戰争史上大都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一九八四年六月,在黄埔軍校建校六十週年之際,北京成立了以“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舆中華”爲宗旨的黄埔軍校同學會哪赆?台灣也成立了“軍事院校校友會籌備會”。該書作者王永均,四川通江縣人,今年四十四歲,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现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某部上校。他自幼喜歡歷史,尤其喜歡那些躍馬横槍、馳騁疆場的古今名將f,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黄埔名將的  相似文献   

20.
為紀念偉大的民族英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一百二十週年誕辰紀念日《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從中國大陸到台灣以及篗?都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時間之長,名目之多,內容之豐富,都是空前的。最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紀念這位近代偉人的活動,在一個至今尚未完全統一的國家里,却能超越政治障礙。在海外僑胞中,不論其政治傾向如何,在孫中山的旗幟下,大家走到一起來了鐕顸h元老于右任先生賢婿、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屈武在北京所說,孫中山先生是聯繫海峽兩岸以及海內外炎黄子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