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庆 《中国民政》2014,(1):40-41
“现代民政”是相对“传统民政”而言,目前,推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构建现代民政新格局已经成为民政系统的集体共识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13,(12):38-39
民政文化是民政事业的灵魂,作为一种无所不在的软力量,渗透于民政事业的各个层面之中,是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形势下,构建和发展民政文化,对于民政事业的整体促进和推动,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衢州市在民政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具有比较典型的示范意义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政经济是发展民政事业的基础工程,只有大力发展民政经济,变“伸手派”为“创业派”,才能振兴民政事业。因此,1994年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民政经济发展步伐,以民政经济为龙头,促进民政事业的全面发展。发展民政经济要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足民政,用足用活政策,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为开创我省民政事业的新局面,促进社会稳定和我省经济提前翻番做出贡献。1994年的工作重点是:着力抓好社会…  相似文献   

4.
刘梅 《中国民政》2013,(5):59-60
江苏省溧阳市四项措施加强基层民政机构建设。一是抓好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各镇民政基层设施建设,先后投资对部分镇民政办进行维修和改造,改善办公条件。各镇民政办建立高标准的民政工作宣传专栏,及时公布民政政策和公示社会救助对象情况,提高民政工作透明度。二是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基层民政力量,健全镇级民政机构设置,配齐配强工作队伍,配置镇级民政公益服务岗位。三是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陶建军 《中国民政》2010,(11):60-60
安徽省芜湖县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县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建立健全民政党风廉政制度.深入开展民政法制宣传.规范民政行政执法程序.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一深化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各项民政制度.加强对民政资金的监管.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影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玉琴 《中国民政》2001,(12):58-62
民政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民政人的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民政工作的进步,无不凝结着民政人的辛劳、心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选取了20位基层民政工作者作为本刊的年度人物,旨在表达我们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并期盼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里,民政事业日新月异,民政人增添风采。  相似文献   

7.
民政理论研究的结构问题,是民政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探索民政理论研究规律、深化民政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搞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结构上去科学地把握民政理论研究的构成,认识民政理论研究的内部联系,从而按照民政理论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自觉地卓有成效地开展社会主义的民政理论研究。笔者认为,我国民政理论研究有三重结构,即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这三重结构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共同构成民政理论研究的整体结构。关于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既是社会生产和科学本身发展的基础,又是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6月23日,全省民政法制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这是我省民政系统第一次专门召开法制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民政法制工作会议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法制工作的意见》精神,总结交流我省民政法制建设工作经验,分析研究我省民政法制建设面临的形势,部署我省民政法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民政软实力的内涵和意义“民政软实力”是指在队伍素质精良和行业制度健全基础上形成的事业感召力、队伍凝聚力、员工创新力和形象亲和力,以及有利于民政事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民政软实力的前提性组成部分是民政人才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和信息化,以及主要依靠民政人构建起来的科学合理的行业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人力资源和行业制度充分发育完善的基础上,民政事业的感召力逐渐彰显,队伍凝聚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刘洪 《广东民政》2010,(12):4-5
加强民政法制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民政法制建设关系到改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民政立法是党和国家爱民之心、为民之策、利民之举的法律体现。全省民政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加强民政法制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1.
乡镇民政所的普遍创建,把民政工作、民政经费、民政档案资料统管起来,完善了基层民政工作体系,它如同乡镇政府的一只“手”,民政部门的一条“腿”,给民政工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机构、工资改革的逐步深入,给基层民政所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困难。当前民政所的困难主要有:基础设施落后。江西省吉安地区现有25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民政所,他们的情况大致是;86%的民政所工作能正常运转;12%比较涣散;近2%的民政所难以行使职能,处于瘫痪状态。尚未全部接管民政工作的民政所占5%-12%;98%以上的民政所虽…  相似文献   

12.
施惠宇 《中国民政》2013,527(2):42-43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南京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出台民政工作1+4系列文件,重点解决民政发展方式、基层民政力量、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等问题,为全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为更好服务社会和市民提供有利条件,吹响南京民政转型升级的号角。  相似文献   

13.
刘健 《中国民政》2009,(10):11-14
一、现代民政的基本内涵、特点与要求 (一)现代民政的基本内涵现代民政是基于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组织功能、体制特征、管理方法和总体运行机制等因素,相对于传统民政而言。传统民政是与传统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行政管理模式,现代民政是与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行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广东民政》走过了不平凡的20个春秋,一路风雨兼程、高歌猛进,忠实地履行了我省民政工作的推动者、民政业务的指导者、民政历史的记录者和民政形象的宣传者的职能,发挥了民政舆论宣传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赢得了广大民政工作者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政,离不开一个“穷”字,民政对象,老弱孤残,贫病交加,穷人!民政事业,拯贫济民,缺财少势,穷事业!民政队伍,“粮草”不齐,装备陈旧,穷队伍!摘掉穷帽子,让民政对象生活得更好一些,让民政事业发展得更快一些,让民政队伍的凝聚力更强一些!这是上至民政部长,下至乡镇民政助理员的共同心声。然而,在一个尚未发达,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中,坐等政府和社会的更多青睐以振兴民政事业,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它太缓慢、太遥远。智者先知,勇者先达,近几年来,民政战线已经涌现出一批依靠自己摘穷帽的好典型。河…  相似文献   

16.
民政经济是支撑民政事业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由民政部门支配的、用于民政事业的所有资金和物资。它同教育经济、国防经济一样,同属非生产领域内的部门经济。从资金来源角度看,民政经济包括国家与地方财政拨款、社会统筹款、各种捐助募捐款、福利生产收益及民政事业单位创收款等几大方面。民政各种资金的来源,渠道各不相同,但它们一旦归于“民政”名下,便被赋予了一种共同的属性,即福利性,因为它们都是要为各项民政事业服务的。扩大民政资金总额,提高民政资金使用效益,始终是民政工作的重葬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民政部门的主要矛盾仍然…  相似文献   

17.
依法行政,严格行政执法是关键。湖北省 民政厅通过建立民政执法大队,集中行使民政 部门的行政执法职权,符合国家集中执法的思 路,提高了民政执法效果和水平,是推进民政 工作依法行政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马伊里 《中国民政》2009,(12):17-22
根据现代学理论,现代民政的探索将至少涉及两个维度:一是民政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民政各具体业务领域的制度现代化、设施现代化以及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等;二是民政的现代性,主要包括民政现代化过程中所追求的宗旨意识、价值观和意义属性等,它是现代民政的灵魂。上海尽管自2006年就提出探索现代民政,在若干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具体实践中仍有不少困惑。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民政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3):17-17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创新务实,开拓进取,以深入实施民政基础建设、民政项目建设、民政信息建设、民政法制建设、民政规范管理建设等“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狠抓基层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史话江西民政职官与民政机构罗文兵民政乃国政,它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产物。历史地看江西民政职官与民政机构共经历4个发展时期。(一)明清时期的布政使和户房江西专司民政的职官产生于明代初年。明洪武九年(1376)6月,朝廷改江西行省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