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层管理者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影响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因素包括企业层面、高层管理者层面、中层管理者层面和岗位操作者层面。加强四个层面的提升,增强中层管理者执行力,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基业长青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事天地》2010,(1):6-6
中层管理人员是指处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一类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在不同的企业中,中层管理人员可以是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分公司经理、地区经理、产品事业部经理或生产车间的负责人。按工作类别划分,中层管理者一般可以分成三类,即行政管理者、技术管理者和支持性管理者。  相似文献   

3.
组织管理层之间的互信关系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高层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高层管理者要注重与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及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营造组织中的互信环境。为此,高层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尊严至上的管理理念,转变组织管理方式、实现人性化管理,为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及员工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企业中层管理者在管理中起着纽带、桥梁作用,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因此,中层管理者必须具备应有的素质,即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较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时刻保持工作激情、谦虚和忠诚,善于总结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职业生涯也不例外,在其担任某一种管理职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根据每一位中层管理者在其任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工作熟练程度和工作业绩的变化,我们可以将其任职生命周期分为:磨合期、上升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与这几个时期相对应,其任职部门的工作业绩起先上升,继而保持,然后下降,呈抛物线型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对管理培训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已成为企业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在培训理念选择、产品选择、内容选择、方式方法选择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正确认识这些误区及存在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企业的活动受价值规律导向.实际上,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文化.财富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却能创造财富.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是一种思想、信仰,对任何企业来说,企业文化都是其"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思想指南",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企业需要文化,是因为它是企业立身于社会必需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导向作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团体改善它的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企业文化自始至终都要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特征."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中核心的工作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其建设的好与坏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它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密不可分.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起到抵御不良风气对企业肌体的侵蚀,通过这些把企业办得更长久,使企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中层管理者,仅靠管理者的热情远远不够,还需要中层管理者努力提高处理各项事务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必须要有以下八项基本能力:角色认知能力;对下属的影响能力;高效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员工并用好员工的能力以及团队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研究和针对11家企业的40位中层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企业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初试问卷,用227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企业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的结构维度并对测量条目进行筛选优化;用优化后的问卷施测获得的106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结构维度和问卷的测量条目进一步优化调整。最终获得包含情感归属、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和价值融合四维度12个条目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测量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因素模型各项参数达到可接受的水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值为0.926。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企业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行动学习的本质是通过聚合企业或组织内部更多相关人的经验和智慧,解决复杂紧迫的难题。在培训中引入行动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如何让受培训者达到解决工作难题、优化心智模式、推动组织变革的目的。培训活动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培训机构与学员都脱离实践。国企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应做到研发和构建由企业内部中高层管理者担纲授课的实战性课程体系,推进行动学习,实现培训岗位化、专业化、主题化、个性化、研究化、训练化。就目前而言,迫切需要培养大批能够"为行动学习而战的人"。  相似文献   

11.
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对石油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来讲,既要明白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对企业员工的影响,还要建立合乎企业价值观和目标的团队价值观,引导员工价值观的同时,要明白员工自身的价值观,使日常的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公司管理者的管理活动的目标应该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管理者个人私利的最大化。而现实中往往是后者。笔者提出了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组织沟通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有效改善管理沟通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更多的则是靠组织管理者和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道家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体,一切都要遵"道"而行,管理活动也不能例外。1."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而在效果上可以达  相似文献   

15.
许多老总感叹,关键时候没人能用;也有的老板养了一大批闲人,代价不小却收效甚微。表面看来,他们的问题是不会用人,而真实的原因多是因为他们不“知人”。几乎每个管理者都知道,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但真正懂得用人的老板却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6.
正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6.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人之所短。7.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8.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当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已将各企业或组织管理者(厂长、经理或法人代表)的作用推向了首位。在质量体系认证中,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他们不仅要重视和支持属下的工作,还须始终明了本组织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认证。公理者只有认真解决好标准理论与企业实际、质量体系与产品实体、机制创新与继承传统等问题,才能使“贯标”工作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米契尔·拉伯福是一个从车间里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他一直感到困惑的是:当今许多企业、组织不知发生了什么毛病,无论管理者如何使出"浑身解数",企业、组织的效率还是无法提高多少,员工、部属还是无精打采,整个企  相似文献   

19.
<正>"管理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应的"。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寻找最适应这个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把企业管理好。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在主要位置,从而忽视了品行管理的重要性;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了品行管理的重要性,并纳入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品行管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多大的比重,才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需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对待这个问题,每个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寻找新出路.国有企业党建应该进行创新.本着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目的,结合党建工作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做好三个"嫁接",印完善党管干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嫁接",党建工作领导体制与企业领导体制的合理"嫁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嫁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