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也许有人会认为军官学校就是不一样.各方面条件比起一般学校要好得多,即使是一般的学校也会有整洁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有黑板、桌凳等设备。这些在现在都不足为奇。我们的革命前辈在东固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曾创办过一所特殊的学校——红二团教导队。教导队后来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具体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  相似文献   

2.
梁红波  杨绍银 《党课》2011,(24):90-91
衣:红军直到1931年年底才有自己的统一军装。是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专门培养红军指挥员的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院校也建立起来,但当时红军的着装很不统一:有穿工农装的;有穿从战利品中获得的白军服装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来的各色服装。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头戴“列宁帽”、身穿灰布红军服装。时任中央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的赵品三接受刘伯承的命令开始设计新军装,首先是红军学校里的学员每人一套,后逐渐扩展到全军。  相似文献   

3.
1928年5月,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红军经常出入于临近的茶陵、酃县、永新、桂东一带,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一次总结会上,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风趣地说:“战无常法,要善于根据敌我情况,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我们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打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象做生意一样,赚钱就来,蚀本不干。”什么是“会打圈”?会打圈就是会打游击。井冈山上,毛泽东根据当时形势,创立了各种各样的游击战术。一、迷藏战。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红军长征的战斗序列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说它特殊,一是其成员都是从部队选调上来的、有战斗经验的班排长以上的干部和政治工作人员;二是这支队伍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所培训红军军政干部的学校。这支特殊的部队就是著名的红军干部团。红军干部团的组建1934年10月,在第  相似文献   

5.
红军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果实,保卫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红色区域,闽西各级苏维埃政府在反“围剿”战争中,大力开展扩大红军工作,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扩大红军热潮。为了更好地宣传红军宗旨,配合“扩红”运动,1931年红军政治部编印,闽西苏维埃政府翻印了大量的《红军行军歌》和《红军纪律歌》,在部队、地方和学校中广为流传。这两首歌歌词通俗易懂,贯穿了红军宗旨、任务和性质,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当时红军战士和地方上文化不高的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红军真正有了统一的服装是在1932年。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随即建立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2年春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看到来自不同部队的学员身着各种样式的服装,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刘伯承把设计红军军装的任务交给了学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经过精心设计,赵品三将新军装设计为:上身中山装,下身西装裤。衣领上缝两块红布领章,象征红  相似文献   

7.
正1931年初,中共中央将医学院毕业、在革命军队中做医务工作的贺诚派到中央苏区工作。在苏区,贺诚先后担任军委总军医处处长、红军总医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军委总卫生部部长,后又兼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内务部卫生局局长。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他筹建医院、筹集药品器械,推进苏区各项卫生工作,还创办了红军军医学校,这所学校就是今天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那么,这所军医学校是如何创办起来的,为中央苏区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笔者通过搜集史料、走访调查,掌握了一些素材,撰写此文,以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6,(9)
正学名杜鹃的映山红,是种坚贞不渝的花。这花儿从不嫌弃山贫土脊,只要有风,她就会落地生根,然后彼此紧挽手臂,蓬勃出翠绿的枝叶。风霜雨雪中,她凝聚起坚韧的精神,在崖壁上长出不屈的筋骨,扮靓山川。"此花不是寻常物,尽是英雄血染成。"这一簇簇的映山红,红的如血,热烈壮观、气势磅礴,追忆着血与火写就的历史一页。春风轻拂,我从闽东革命老区来到黔北的红色之城。阳春里,遵义的映山红温婉多情,她似以特有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闽西红军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闽西苏区创办的培养军队基层干部的学校。先后曾称“福建红军学校”、“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也称‘中央军事政治红校第一分校’、‘龙岩红校’)”、“彭杨军事政治第三分校”。这所学校,为红军、赤卫队输送了几百名基层干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史资料与研究》一九八  相似文献   

10.
正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永和县西南部的阁底乡东征村,距离县城30公里。该馆保护范围面积672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401平方米,有大展厅3间,小展厅3间,石砌窑洞10间及毛泽东主席当年住过的一个小院,包括窑洞3间、马棚1间、戏台1个、庙宇4间。纪念馆主殿前,矗立着两米多高的毛泽东铜像,雕像右手中指在阳光照射下会渗出滴滴清水。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是为纪念红军东征永和及毛泽东主席路居永和而建。1936年2月20日,以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红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其中,毛泽东关于推进军队正规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军事学校的创建、指挥机构的统一、编制体制调整以及后勤体系的确立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红军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赖荣传,永定县合溪乡汤湖村人,1911年出生,1928年6月加入乡赤卫队,参加过永定暴动和稔田暴动。1929年红4军入闽后,赖荣传被推荐到龙岩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先被分配到红4军第4纵队当宣传员,部队编入红12军后,他任红12军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主力红军开始战略转移,赖荣传所在的部队与其他部队合编为红9团,团长吴胜,他任政治部主任。红9团奉命留下来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935年4月,红9团与红8团会  相似文献   

13.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了漫漫征途。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面临的艰难困苦,令常人无法想象:前方有未知的无人区、瘴气毒虫,后面有国民党军日夜的追缴、袭扰;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扫射,脚下是随时可能陷落其中的险滩、沼泽。伤病、饥饿、缺医少药……已经夺走了太多战士的生命,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仍然秉承着顽强的意志,迈着坚定的步伐,相互搀扶着前行。在长征队伍中,有一支部队承担着党中央"耳目"的角色,他们就是通讯部队。有了这支部队,党中央和毛主席就会更好、更及时、更准确地获知敌情,做出正确的指挥判断。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支部队成为敌人千方百计想要打击、俘获的目标。为了不让敌人的企图得逞,这支部队有了一个残酷的工作守则:"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多少战士用鲜血践行了誓言,以致于蒋介石都不得不为这支部队的品格折服。  相似文献   

14.
正苏井观原名苏炳达,字静观。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潢川县城关镇一户劳动人民家庭。家庭困难迫使苏井观到教会办的学校念书。后来,他痛恨外国传教士欺凌同胞,与教会脱离了关系,考进了天津海军军医学校。1927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当医官享受优厚待遇的机会,回到故乡把医疗技术奉献给乡亲们。在河南潢川,苏井观和徐典吾、曾香亭(以后由陆觉仁接替)三人合股创办了三友药房,一边开诊,一边卖药。这是当地第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分配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做到周密仔细,才能较好地把毕业生送上工作岗位。由于以往我们很多学校在预留研究生名额上(既作分配计划时预计本届毕业生中约有多少人考取研究生),一般是根据往年的情况,估计本年的人数,这种方法有其可取的一面,但精确度一般比较低,特别是把可分配数作少后,就会出现到分配时有的学生分  相似文献   

16.
苏若群 《党史文汇》2016,(10):55-60
正一般认为,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之后,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才有了解。但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从1934年10月开始的一年内,连同陈云的报告在内,至少有六种信息来源让共产国际了解到红军及其长征的情况。一、1934年11月《真理报》的文章1934年11月14日,苏联《真理报》发表署名"Α·Γ·于上海"题为《争夺四川的斗争》的文章,系据《中国评论》周刊、《上海日报》《密勒氏评论报》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东日,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周恩来、朱德、陈毅等领导下,参与领导了湖南汝城暴动、湘南起义、守卫黄洋界等斗争。作为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红军学校的总队长、教育长,他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领导人。在富田事变中,他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维护党和军队的团结,但最终不幸蒙冤,英年憾逝。在中国共产党最艰苦的岁月里,陈东日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坚定不移的信任,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其短暂的生命历程闪烁着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灿烂的人性光华。同时,陈东日的蒙冤憾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18.
张家康 《党史纵横》2014,(10):17-20
正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哈里森·索尔滋伯里在完成其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后,感慨地说:"一九三四年中国革命的长征却不是什么象征,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书写长征的著作和文章,记载的多是高层的人和事,漫漫征程上普通战士跋涉、奋斗的事  相似文献   

19.
据肖克将军的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载:1928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军部、28团、31团和特务营、独立营,下井冈向赣南进军。此前一个月,井冈山成立了红军学校,由彭德怀任校长,学员是从各个连抽调的,共有八九十人。下山时,28团2营营长王展程调去当教员,由我接替他任2营营长。这个红军学校存在的时间很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许不深,但它毕竟存在  相似文献   

20.
长征时期,红军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以克服十分险恶的环境。红军在遵义的群众工作主要有: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进而参加红军;二是成立群众性革命组织,如革命委员会、红军之友社、抗捐会等,使群众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活动,由自发转为自为;三是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军阀官僚地主之财产分给穷人,转变"左"的错误,灵活对待富农和商人;四是揭露反动军阀的屠杀政策,有力驳斥军阀对红军的造谣和抹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