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伟 《小康》2013,(10):52-55
人如何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绕不开的问题。当中国流动人口从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时,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研究人口迁移规律,调整我们的国家家庭政策7年时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530多万!2013年的中秋节前夕,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了2069万人,而在2005年,这一数据则是1538万。不仅是北京,上海在去年的人口达2347.46万。以此人口增长的速度进行推算,也许经过十几年之后,分别代表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最高发展  相似文献   

2.
3.
魏群  郭芳  陈建芬  陶卫华  李秀江  张志 《小康》2007,(12):22-25
世界上,未曾有哪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能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净增4亿人;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了全欧洲1820年- 1920年整整100年间的移民规模。而这样的迁徙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还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4.
王文光  沈芸 《思想战线》2013,39(1):26-30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强大的民族群体,制约和影响着中国民族在汉代的形成与发展,其游牧生产方式导致了他们的流动性和社会财富不易集中,当碰到内部纷争、外部力量冲击或自然灾害时便难以进行有效应对,故貌似强大的政权随时处于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很快兴起又很快消亡的历史原因。此外,匈奴的游牧生产方式还决定了匈奴社会的经济文化两面性、社会组织二重性、民俗文化的特殊性,由此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是在早期,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越大。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以民族志的方式得以记录下来,成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5.
金秋新学年伊始,景洪小学学生们的书包里多了一本课本———《民族常识》。对于学生来说,沉甸甸的书包里增加一本薄薄的课本自然感觉不出什么份量,但对于校长岩勐来说,如何让学生们在应对各门主科、副科功课的繁忙中打开这本教材并学好它,又如何让老师们在总也觉得不够用的教学时间里挤出课时来研究这本教材并教好它,却是一件份量不轻的事,它需要学校“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早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就根据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内地还是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56个民族,亚洲拥有50个民族以上的国家还有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该国8000多万人口中,大小民族有250个。全世界大约有2000个民族。 世界各民族的人口相差悬殊,多的达10多亿,少的只有几十人。超过1亿人口的民族有汉、美利坚、孟加拉、俄罗斯、日本、巴西等。1000万至1亿以下人口的民族有60个,100万至1000万人口的民族有202个,10万至100万人口的民族有92个,其他不足10万人。  相似文献   

7.
华泰集团自1976年建厂,从创业到发展,从股改到上市,从国内领先到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档新闻纸生产基地,它的发展,与改革开放30年同步,既是中华民族30年大变革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造纸业壮大崛起的同路人。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01,(11):4-9
金秋新学年伊始,景洪小学学生们的书包里多了一本课本——《民族常识》。对于学生来说,沉甸甸的书包里增加一本薄薄的课本自然感觉不出什么份量,但对于校长岩勐来说,如何让学生们在应对各门主科、副科功课的繁忙中打开这本教材并学好它,又如何让老师们在总也觉得不够用的教学时间里挤出课时来研究这本教材并教好它,却是一件份量不轻的事,它需要学校“列为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在秦王朝短暂的 1 5年历史上 ,惟一一次保卫边疆、开拓边疆的战争是公元前 2 1 5年的秦击匈奴之战。这次战争以修长城为始终 ,以后勤保障为重点 ,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反对北部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关于这场战争 ,还有一些奇妙的传闻。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 :秦始皇击匈奴是因为他看到了“亡秦者胡也”的“录图”,认为“胡”即胡人匈奴 ,而不知是其少子胡亥 (秦二世 )。其实 ,这只是一种传言。秦击匈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挤压。而且这种挤压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的重大…  相似文献   

10.
闯关东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清正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  相似文献   

11.
黄丽 《今日山西》2004,(12):15-18
于12月10日在京结束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引领首都观众一步步感知了华夏文明,感知了厚重山西的今与昔。敏锐的北京人发现,这次山西人的成功首先在于山西人的自信,在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的传统文化绝对是世界文化银河中最灿烂的星辰,山西的传统文化让所有的山西人充满了自信。它是绝美的,它有足够强大的光芒令世界动容。《华夏文明看山西》追求的正是这种既有自己深厚根底又不断汲取外界养分的文化。从内容选择上,观众可以看出对这一理念的身体力行。走进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那一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间的尊重、交流、对话与理解对构建和谐民族、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您走进商场的内衣专卖区,面对形形色色、品种繁多的各式产品,您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选什么样的内衣是自己最适合的?我要的尺码对吗?普通内衣和知名品牌除了在价格上的区别外,还有什么品质上的差异?为什么我的内衣一洗就变形,而导购小姐却说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我的洗涤方法不正确?这样的问题很多女性在选购内衣时都会遇到,而商场中又那么多人,您可能不好意思问太多,或者即便问了,导购小姐的回答也似是而非,免不了还要推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创办了民族高等教育。中央民族大学的办学历程,是中国共产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与进步的发展史,也是学校服务国家、贡献国家、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史。新时代,作为唯一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民族高校,中央民族大学准确把握学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使命责任担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走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征程中彰显中国特色、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整体为考察和分析单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如何由单一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历史演变为整体的、世界历史性的统一的世界历史过程。体现了人类历史整体的纵向统一性和横向一致性,即五形态的演进系列。也内在地包含了各民族国家特别是落后民族国家在向世界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特殊性与跨越性,即各民族具有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孙方一 《前沿》2012,(20):156-158
两汉时期随着汉匈实力对比的变化,匈奴将领投降汉朝越来越多,为了有效安置和管理匈奴降将,汉朝采用“以夷制夷”、以高官厚禄招降匈奴、对匈奴降将集中统一管理等策略,匈奴降将对汉朝军事影响很大,汉朝对匈奴将领的招降也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两股世界潮流非常引人注目,一是全球一体化、区域 集团化进程不断加快,稳步发展;一是狭隘的民族分裂浪潮越演越烈。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一方面顺应全球一体化、区域集团化这一进步性历史潮流;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正确的民族 政策,阻断了民族分裂这股逆流,一直保持着稳定和发展。但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为了中华民 族在下一世纪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认真审视、解决我们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制度 上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1,(5):3-3
这是一句套话。但记忆里没能搜出是套谁的,套的内容是什么。不过,毕竟,经过了生活,实践证明了,已经事实存在。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18,(11)
正刘渊,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族,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公元304—310年在位。刘渊掀开了五胡十六国战乱的序幕,历来为人所诟病,但他是汉化程度很高的匈奴人,他所建立的汉国打着继承刘姓汉朝基业的旗号,在不断与西晋汉族中央政权冲突的过程中,民族融合也不断加深,客观上为中国最后  相似文献   

20.
农淑英 《前沿》2008,(7):76-78
中国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始终以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洞察世界民族问题发展趋势,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准确把握世界民族发展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促进国内各民族实现“两个共同”;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核心主题,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敏锐捕捉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在对外开放中加速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深邃思考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现象,推动国内各民族文化在包容中繁荣,在繁荣中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