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地区家族势力的悄然兴起 ,对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控制力的弱化与功能的缺陷又进一步助长了家族势力的壮大。因此 ,要遏止家族势力在农村的扩散 ,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影响村民自治的社会因素时,不少论者讨论了农村家庭势力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几个农村社区所做的典型调查,对村民自治制度下的农村社区势力作一点分析。一、土地承包制与工具性家族势力的出现1978年之后,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家庭经济功能得到加强的同时,家族意识有被认同和回归的趋势。新兴的家族势力还有着新的社会条件。第一,农村家庭的“简缩”趋势日益加强,核心的比重越来越高,老人权威日渐消失。第二,土地承包后,农村社区的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农民创办企业、外出打工和经商,扩大了农民与外部世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犯罪黑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犯罪存在大量黑数。农村犯罪黑数主要是由于村民不报案 ,其中的因素有 :农村传统家族势力的影响 ;农村传统法律意识的影响 ;农村行政组织越俎代疱 ;农村封建迷信严重 ;农村公安机关的办案条件限制。农村犯罪黑数是不可避免的 ,但需要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因其在乡级政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成为农村中最主要、直接的“权力”组织机构。从理论上说 ,它应是现代法治进驻农村的重要载体 ,对村委会组成人员、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有些农村村委会很大程度上成为家族势力的寄生载体。这样现代法治失去了进入农村的依靠 ,面临着无法深入农村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血缘群体犯罪的特点 所谓血缘群体,是指由于婚姻关系或者血亲关系缔结而成的群体或村落,俗称“家族”。当前农村血缘群体犯罪的特点表现如下: (1)犯罪行为公开化。一般犯罪都带有隐蔽性,而血缘群体犯罪却具有公开化的特点。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血缘群体时常一呼而应,情绪激昂,往往为显示其家族势力的强大,公然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6.
王和平 《理论前沿》2005,(23):14-15
如何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一项任务艰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要着力实现两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宗族势力、黑恶势力、邪教势力、封建迷信势力等灰色势力不断染指农村群体性事件。或是制造矛盾,或是出谋划策,或是红黑勾结,导致群体性事件利益冲突复杂化,矛盾冲突暴力化,行为对抗组织化。为此,必须建立新型的农村政治诉求机制,打击"灰黑"势力违法行为,提高基层政权公信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完善农村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等,以遏制"灰黑"势力介入农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农村政治建设应达到的目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务实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性,理顺"两委"之间的关系;发展农村教育、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公正、透明的农村基层政权;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家族在具有延续传统文化、为村民提供一定集体保障、向基层权威供给合法性和发展农村市民社会的潜在现代价值,要发挥这些价值就需要在纠正社会上的农村家族偏见和依法整治家族非法行为的同时,积极构建以家族为本位的农村选委会、监委会和组委会制度,借此创新家族的农村政治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10.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离不开农村文明建设,要充分认识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物质文明发展滞后;农村文化建设薄弱,精神文明发展滞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完善,政治文明发展滞后;农村基础条件差,社会文明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发展滞后。因此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新风尚;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加快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实现发展为广大农民受益;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整体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村民自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完善,村民对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目标要求等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因此,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不断完善、落实村民自治制度的各项措施和办法,才能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筑牢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经济滞后等问题作为长期阻碍西北地区发展的最主要矛盾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发展。我们从分析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与社会稳定间互动关系中得出:西北地区农村必须在适应新形势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农民合作社组织治理模式的核心化,进一步改变政府行政理念,改善农村制度环境等对策,稳定西北地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基于民主和法治基础上具备较高政治文明以实现稳定发展、和谐有序的一种社会形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新型和谐农村社区和社会的基础条件和必要保障.面对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应从制度、组织和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牢固的组织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新农村要实现“三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体现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上,着力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一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其核心与精髓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村民自治实现了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 ,更体现为亿万农民的伟大实践。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行村民自治。在农村推行了直选村民委员会的制度 ,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这是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村委会直选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农村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素质问题关键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他们的素质状况对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都起着关键作用,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发展并走向成熟。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共同抗日为前提“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坚持独立自主“以斗争为达到团结一切抗日势力的手段”和废止一党专政实行“民主的联合政府”三方面,这些思想对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倾向比较突出。要不断提高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水平,加快整个国家的政治文明进程,就要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就要完善制度化政治参与机制,疏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就要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倡导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9.
建立南齐后,齐高帝萧道成鉴于刘宋皇族内部的自相残害,模仿世家大族的家教传统,重视家族内部的儒家礼法教育,其子孙中出现了不少孝友方面的典型。萧道成子武帝萧赜、萧嶷等也绍续此风,其门风出现了"士族化"的趋向。不过,作为新起的皇族势力,其门风依然表现出寒门的传统,在宗室政策上表现为苛禁诸王及家族内部的严重冲突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到民族地区农村任职,有效地推进了民族地区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受制于各种制约因素,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总结,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