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移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来耀勤杨新科移民扶贫,是甘肃省解决中东部地区贫困问题的一项战略工程,也是《甘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3年“两西”建设开始,移民工作已开展了14年,在省委省政府“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和“有水走水...  相似文献   

2.
观点集萃     
《今日民族》2001,(8):36-37
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5月24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七年来,全党动手,全社会动员,各方支持、全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特别是集中在这些地区的贫困乡村,应当适应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的这一变化,确定下一阶段扶…  相似文献   

3.
刘合心 《前进》2001,(2):33-36
世纪之交,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施了有效的反贫困政策,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起了重大指导作用。学习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国反贫困政策,对于我们继续搞好下个世纪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   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伟大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宗旨。几十年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繁荣进步、走向共同富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推翻三座大…  相似文献   

4.
一、彭水县扶贫开发总体概述彭水县位于重庆东南部,地处长江一级支流乌江的下游,毗邻两省九区县,是重庆市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是"八七"扶贫攻坚时期的国定贫困县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扶贫开发历程彭水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始于1977年,当时由县民政部门在原下岩西公社进行规划扶贫试点;1981年,县上成立扶  相似文献   

5.
“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工作中一些不科学、不适应、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步显现,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农村扶贫开发是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委员、代表们认为,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都是“硬骨头”,这些...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山区,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人口22.8万,有209个行政村。由于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制约,一直是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2013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1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贫困村164个,贫困人口10.98万人。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将包括阜平县所在的燕山一太行山区在内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确定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2012年阜平县再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极大地鼓舞了阜平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为阜平快速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是1992年11月恢复成立的,委员会办公室原先设在区民政厅。1998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对自治区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与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老区办与扶贫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组织形式上实现了老区工作与扶贫工作的相结合。革命老区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的理由,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因为革命老区工作与扶贫工作都具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共性。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规定,国家把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专家最近研究表明:肆虐中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严格说来应是“尘暴”,而非“沙暴”,经近10年的研究,中国已探明了入侵沙尘的路径,主要是从蒙古国的东、中、西3条线路经过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向京津地区移动,最终影响北方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村是关键。在未来的十年里,云南大理州千村扶贫开发工作要在抓工业富民强州工作的同时,用十年时间在全州范围内实施1000个行政村扶贫开发工程,每年集中实施100个行政村,彻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扶贫开发"千村推进"工程是对贫困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 0 0 1— 2 0 1 0年 )》,国家将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 5 92个县 (旗、自治县、市辖区 )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以下简称重点县 )。为推进重点县的扶贫开发工作 ,规范管理 ,加强监督 ,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 重点县的确定重点县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范围内确定。确定重点县的主要依据是 :贫困人口数量、农民收入水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适当兼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等综合指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确定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残疾人》2012,(2):14-14
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耍(2011~2020年)》(下简称《纲要》),对未来十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部署。这是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1号文件。  相似文献   

12.
浅泽 《中国人大》2011,(24):6-6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这预示着为期十年的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13.
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窥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英俊 《重庆行政》2010,12(4):35-37
2010年是国家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简称《纲要》)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国扶贫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既要确保《纲要》目标任务的实现,又要制定新十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扶贫相关规划,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种种新的问题和机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会对下一步的扶贫开发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扶贫开发模式的回顾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2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实践,成功探索了区域性开发扶贫、解决温饱的反贫困道路模式。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扶贫开发途径,对甘肃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基层基础,与推进甘肃扶贫开发建设关系紧密。本文回顾了甘肃扶贫开中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方式方法、工作思路、工作路径、工作机制、执政理念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5,(5)
<正>我省是国家扶贫攻坚重点省份,也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部署,坚持以精准扶贫为基本要求,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要战场,以干部驻村帮扶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素质提升、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各项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从2013年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残疾人工作的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推动地方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纲要和新十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推进农村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2012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中国残联组成28个调研组分赴全国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农村残疾人工作调研。5月下旬,由我社4人组成的中国残联第28调研组赴黑龙江省,实地调研了五常市、逊克县、孙吴县的农村残疾人状况。随队记者见证并记录了本次调研。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情况,请审议。一、工作进展情况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杨兴友 《人大论坛》2012,(6):I0001-I0002
威宁彝族叫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西部,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众多的县,是全省唯一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也1986年困务院首批认定的全国的贫困县,1994年国家确定的“八七”扶贫攻坚县,2001年全国592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9年全陶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十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扶贫开发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