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洛伊德与荣格宗教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对无意识以及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关系的不同主张,论述了两位精神分析大师在以下问题上的不同观点:里比多是只具有生物学意义还是另具精神上的意义?走出俄底甫斯情节面后向宗教的殿堂,能否在无意识领域里获得更多的发现?心理分析是否应当投射到外部的精神世界?宗教信仰与心理治疗存在着一种怎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无意识理论为主要线索,结合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装置”,着重对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的内部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认为这个内部机制是大脑基本结构“语言获得装置”(LAD)与儿童出生后经过“锻炼”而内化了的、对语言的生成发展有直接作用的集体无意识相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考察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关系 ,深入认识无意识的本质特征 ,将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从思维模式方面 ,深层地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活动的实质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无意识教育是一个具有天然优势的领域,它与有意识教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立足军队建设的目标和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无意识教育的基本路径应着眼现实,遵循思想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从军营文化、科学带兵、大众传媒、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吴承红 《前沿》2013,(19):156-158
当今时代,社会中的人与人的社会性特征相互交融,日益密切,在人们满足于社会给予自己需要的同时,那些自发的、混乱无序的、非理性的,在人们无意识状况下形成的社会心理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就给心理咨询与治疗带来了困境:无意识社会心理干扰下的个体思想和行为失控导致的心理障碍问题.“对症下药”需关注无意识社会心理在治疗过程中的唤醒与激活.  相似文献   

6.
皮华英  ;甘利婷 《求索》2008,(8):116-118
荣格人格理论中的人格结构象老子的“道”一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人格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体;人格结构中各组成部分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体现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人格个性化过程实际上就是“道”之复归的过程;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性实现”或“自性圆满之境”。它体现了老子天人合一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化思想试图扭转西方外向的投射文化,引导人们认识自身的主体性,实现自性的觉醒与回归。禅宗剥去制度佛教、仪式佛教中僵化的教条主义,强调悟见人自身的觉悟与救赎能力。两者都揭示了人自身的神圣本质和创造性力量,以人的自性觉醒与回归为宗旨。禅宗以其对人生的解悟充实了荣格学说,挖掘自性化与禅悟在理论基础、思想境界和修持方式上的相似性,利用荣格心理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的语言能让佛教教义在当代语境下充分发挥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区别性、协同性地体现于犯罪行为无意识动机的各个方面。青少年犯罪动机包括意识的犯罪动机与无意识的犯罪动机两大方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典型地体现在犯罪的行为动力中,它们是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深度心理力量,并与意识状态的犯罪动机共同构成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动机力量。在多层面无意识的作用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具体体现为本能冲动力、罪恶情结动力、好奇心动机、逞强动机、逆反动机等多个动机成分。它们对于犯罪侦查、罪犯矫正与犯罪预防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新军  杨慧 《理论月刊》2002,(10):19-20
本文以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为背景,讨论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叙事理论,认为“政治无意识”概念旨在解决叙事与历史的对立,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宏伟叙事重建合法性,建构后现代语境下激进的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10.
荣格的东方研究,涉猎范围极广,他的关于"东方思想"的论著约16篇,从中国的道家、《易经》、藏传佛教、净土佛教,到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学,几乎无所不包。可以说,荣格思想最有创意的部分都可以看到儒道思想的精灵居间跳跃。正如Richard Wilhelm所提及的那样,将荣格归入"东方道路上的伟大先行者"是一个错误,但因此将荣格对东方主义及其异母姐妹比较宗教的贡献轻描淡写,试图抹去荣格在这两个领域所作的给人以大致印象的学术研究所起的模范作用,也同样是个错误。本文将以荣格与他的分析心理学为例,观照20世纪初西方精神危机背景中分析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道家与佛家思想。  相似文献   

11.
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指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使他们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随着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发展,无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黄静 《前沿》2012,(16):177-178
石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传递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发展至今,石雕艺术具备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厚重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进入21世纪,石雕创作也逐渐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石雕艺术创作不但要借鉴历史精髓,而且其创作理念、风格、手法与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本文通过解析河南周口关帝庙独具特色的石雕作品以期给当代石雕工作者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个性鲜明地石雕作品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终极孤独感一直存在于人类种族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刺激该无意识逐渐浮现的因素与时代一起发生着变化,对其疏导也有着不同需求。终极孤独感对人行为态度产生着模式性、根源性的影响,对其进行当下观照与反思,就是对人类自身进行人文关怀。电影《搜索》体现了如此情怀。,  相似文献   

14.
冯契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从天性中培养德性、德性复归天性的双向活动过程 ;人的本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冯契关于人的本质的新见解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中国从实际出发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期,邓小平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原则,对毛泽东民族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实质进行了重新认识,形成了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民族理论和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17.
18.
桂家友 《前沿》2005,(6):6-9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产生、发展、系统化。在经济全球化新浪潮、新经济初露端倪的背景下,江泽民同志对生产力理论有多方面的论述,是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作风建设命题,创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整风学说。邓小平是毛泽东整风学说的坚定支持者、忠实继承者与大胆探索者,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新与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他澄清了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概念,提出了做深入的、细致的、经常的群众工作的观点;他提倡作风建设与小民主、与法制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作风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路径;他强调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维持党内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余德华 《理论月刊》2003,4(7):18-20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党的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加强思想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基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根本;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关键。邓小平党建思想为我们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