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领导干部应当加强自我修养──重温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杨增和,周树华重视自我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倡和积极实行的。周恩来在自我修养方面为全党干部做出光辉榜样,他所写的《我的修养要则》至今闪闪发光,很值得各级领导干部重...  相似文献   

2.
我看康生     
1959年春天,党中央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由李雪峰、康生、刘宁一、刘晓等人组成的中共代表团,出席苏联共产党第21届代表大会。我作为随团翻译一同前往.这就使我有机会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康生。到莫斯科后不久,有一天,康生对我讲:主席有个儿子叫岸青,精神曾受过刺激,现住在莫斯科的一家疗养院。他让我告诉苏方接待人员,请他们通知院方,我们要抽时间去看望岸青。  相似文献   

3.
尽管这已经是53年前的事了,但周恩来总理的音容笑貌仍浮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4.
今年 3月 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 103周年纪念日。 1998年,在人民的好总理诞辰百年纪念时,延安“鲁艺”校友会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我爱人陆石因双目失明没有参加。事后校友会发来通知,没有参加的校友,只要了解与周恩来有关的事,不论巨细都希望写成文章寄给他们。陆石听完通知,陷入沉思。晚上,他给我讲述了以下故事。他说,他从延安到北京,见到周恩来的次数很多,听他的讲话和报告也不少,也曾单独与周恩来接触过几次,虽然都是具体工作上的小事,但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第二天,慕丰韵同志来家看望他…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卢嘉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这二十余年里,他依然活在我心中,每当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依然给我上教诲和帮助,愈至着重之年,这种...  相似文献   

6.
1938年 12月至 1946年 5月,周恩来在重庆生活战斗了 8年。解放后,他在百忙中四次亲临重庆。 40多年过去了,作为当年的警卫人员,我对当时的一幕幕仍记忆犹新。   1955年 3月 24日,中共重庆市委指示市公安局,务必做好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途经本市的安全保卫工作。   接市委指示后,市公安局决定由程诚副局长挂帅,抽调全局 380名民警,参加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一行的警卫工作。我当时在市公安局经保处任副处长,也参加了警卫工作。   因为这是解放后周恩来同志第一次来重庆,他一定会去看看当年工作战斗的…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3,(11):150-150
周恩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他曾说:“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我呼吁,我们的领导干部包括我在内,都应该作出一点表率来。”1968年,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健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插队前,周恩来把她叫来反复叮嘱:“你到内蒙古牧区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团结,虚心向他们学习,做贫下中牧的好女儿。”到牧区后,周秉健牢记伯伯教诲,住蒙古包、学蒙古话、学放羊、学挤奶,很快得到了牧区群众的信任。后来,她从插队的地方入伍,当上了女兵。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人民心中,他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周总理生前曾多次来云南,对云南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他平易近人,关心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在云南各族人反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把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写出来,以表达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我认为,周总理的这些感人事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我1955年初来云南,在省委分管边疆民族工作。五十年代,周总理因中缅勘界、出访,多次来云南。…  相似文献   

9.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童小鹏谈周恩来的统战艺术杨卫敏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十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在杭期间,记者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革”中周恩来处理广西问题追忆(广东)焦红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0周年了。每当回忆起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殚精竭虑处理复杂问题的难忘情景,总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赞佩不已。从1967年11月起到1973年,我有幸多次和周总理接触,他的思想、风貌...  相似文献   

11.
与周恩来总理的一段相处张申府在《周恩来选集》下卷《论知识分子问题》一文中,总理谈到了自己的入党问题。他说:“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读到这段文字,心情十分激动,回首往事,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这还得从认识总理说起...  相似文献   

12.
李立 《两岸关系》2003,(8):34-38
李宗仁临终前口授了一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短信。信中表达了对党和国家在怀抱以后给予他的关怀和照顾的感激之情。信中有这样一句肺腑之言:“在我快要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有一条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回到祖国离开人世的他们目前只  相似文献   

13.
三见周恩来     
岁月似水,往事如烟。周恩来总理逝世已18周年了!1964—1984年,我在广州军区机关工作了二十年。因工作性质之故,先后三次见到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并亲自听他的当面教诲,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四次痛哭,包含着对父母的大孝,对朋友的深情,对敌人的愤怒和对自己的自责。而他每一次痛哭,都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本文的主人公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工作,他的述。说还原了一位至情至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5.
深挚的情谊──周恩来与宋庆龄郑毅涛,郑宇周恩来与宋庆龄的革命友谊始建于20年代,正值国共首次合作期间、她曾回忆道:“在20年代中期,我在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他当时很年轻,但已经俨然是一位革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多才多艺,久经锻炼的领导人了。”而宋...  相似文献   

16.
我的班长     
调到基础所是去年的事,班长来接我。我拎着大包小包跟在他身后,进屋后他让我把行李放在长凳上,我以为他是队长,我说:“队长……”,他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纠正道:“我不是队长。”指了指身旁的一个人:“他是。”语气狠狠的。我脸一下子红了,班里的其他几个队友都在屋里站着,我挺尴尬,他却用手指着一个队员命令道:“王志强,和新兵去地下室抬张床来。”等我们把床抬上来,在外屋支好,他又让人替我铺好床垫,然后明确地对我说:“先吃饭,晚上上班,9点到11点,记住。”我点点头,他转身就出去了。第一次接触,他留给我的印象挺严…  相似文献   

17.
尼克松总统在《领导者》中由衷地感叹:“我1972年访问中国期间,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是我得到的最深刻印象之一……‘恩来’译过来是‘恩赐来临’的意思。这是一个简明地刻画出他的形象和性格的名字。周没有架子,但却很沉着坚强。他通过他优雅的举止和挺立而又轻松的姿态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稳健。”1941年3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火遍地,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战地记者和小说家的海明威与妻子玛莎·盖尔霍恩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最严重关头的时刻访问了中国,并秘密结识了周恩来。他在致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信中写道:“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与所有国家的大使馆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一个不朽的名字。在他的身上,凝铸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感召和哺育着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已经成为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一种巨大力量。周恩来的精神,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结合。他一生遵奉着青年的代立下的誓言:“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他在革命遇到挫折时从没有灰心过,在敌人血腥压迫下从没有胆怯过,面对帝国主义封锁禁运从没有退缩过,…  相似文献   

19.
我自1952年担任台盟总部秘书长,1958年开始代表台盟出席毛泽东召集的最高国务会议。周恩来召集的各民主党派协商会议及“双周座谈会”等会议,因此同周总理接触比较多,经常聆听周总理教导,受益很深。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更加深切地怀念这位世纪伟人,怀念他  相似文献   

20.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虽然整整二十二年了,可他象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闪耀在岁月的时空里,不仅为中华各民族所怀念,而且为世界人民所敬仰。作为一个民族工作的老战士.从四十年代冀鲁边区回民工作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后留云南做民族工作,我有幸直接和间接地接触过周恩来同志,亲眼目睹了他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与尊重。在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有责任将我所接触过的点点滴滴往事写出来献给人们,以表达少数民族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周副主席的一封电报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