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蔡国的日子里,孔子给弟子们讲仁,讲见义勇为。其弟子宰予问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是仁和见义勇为,不救是见死不救是不仁。孔子回答说可以用其他办法救。据悉,这就是"见死不救"的成语表达。可见,早在当时,孔子就已经点明了"见死不救"是一种"不仁"。所谓"不仁",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死后一百多年,对他政治上的评价,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但是,曾国藩会识才用才这一点上,一百多年来却没有异议。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李秀成说太平天国的失败足“天王不识贤臣”,而曾国藩的成功则是因为“善识人才”。鉴人之术曾国藩“尤善相士”,特别善于识别知识分子。一次,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府邸,家人立刻迎了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李大人推荐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多时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悄悄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3.
如何是孝?     
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有一次,曾参有了过失,他的父亲曾皙拿棍子打他。曾参休克倒地,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站起来就问他的父亲:“您受伤了吗?”鲁国人都赞扬曾参,并将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对守门的人说:“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己以为没有罪过,派人去问孔子为什么不让曾参进门。孔子说:“你难道没听说过去舜的事吗?舜作为儿子,用小捶打,他就站着不动,用大棍打,他就逃走。要找他干活,他没有不在父亲身边的,要想杀他,父亲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暴怒的时候,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棍打,这就不…  相似文献   

4.
袁秀珍 《求索》2010,(8):137-139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孔子的整个思想,包括他的经济思想,是这个时代大变迁的历史反映。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之主张,强调礼制建设,提出以"仁义"作为"礼"之文化基础,力求设计出让社会各利益群体普遍满意的制度安排。在如何"制礼"上,孔子遵循"执两用中"之中庸原则,这是孔子经济学思想之总纲。孔子正是按照这一原则去协调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利益关系的。并在他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思想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研究儒家、考察孔子之经济思想,不仅应涵摄其意,更应领悟其时代之鉴。  相似文献   

5.
快乐老程头     
老程头退休了 ,每天早晨很悠闲地去城南公园踱步儿 ,每天晚上去居委会和一帮老头老太摸纸牌。只是较真的脾气一点儿也没改 ,若是搭档稍有失着 ,他必定要“理论”个没了没完 ,“理论”到最后常常是不欢而散。但这一点并不影响老程头的情绪 ,第二天牌桌上还是他一个最准点。不过 ,在老人堆里 ,老程头也有被大伙儿当做调料的时候 ,说来说去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 :这个老程头 ,越活越没出息 ,人家60岁退休 ,可他63岁了还被留在单位上 ,说他是个“人才”。啥人才呀?30年前他就是个副股级的官儿 ,当年和他共事的人哪个不是在“县太爷”的位子…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熟人”开的一家电器商店买只电源插座,说是30元让我5元,后来在另一家商店发现仅售15元。找上门被“熟人”宰了10元钱,还欠“熟人”一笔人情债,真是一不小心就吃了“熟人”的哑巴亏。 在社会日常交往中,接触的人既有“熟人”,也有“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人们一般怀有警惕性,不容易上当吃亏。但在现实生活中,上“熟人”的当、吃“熟人”的亏、甚至被“熟人”拉下水的事,却屡见不鲜。因为是“熟人”,买东西不好讲价,挨了宰也说不出口;“熟人”来借钱借物不好拒绝,哪怕是黄鼠狼借鸡──有借不还;因为是“熟人”,送礼上门,不好意思退…  相似文献   

7.
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两位学生的身份比较特殊,一位是孔子的女婿公冶长,另一位是孔子侄女婿南宫适。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长,春秋末年齐国人。《论语·公冶长》载:“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监狱)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曾蒙冤蹲过监狱,孔子没有嫌弃他.并将女儿嫁给他,足见孔子对公冶长才品的认可。《孔子家语·弟子解》说他“为人能忍耻”。说明他心胸宽广,谦和忍让。相传他通鸟语,《大成通志》载:“世传长能通鸟语。”皇侃《论语义疏》引《论释》曰:“公冶长从卫反鲁,行至二界上,闻鸟  相似文献   

8.
水泊梁山上有个“鼓上蚤”时迁,既有飞檐走壁的才能,又有“偷鸡摸狗”的短处。他刚投奔梁山时,晁盖听说他有“偷鸡摸狗”的劣迹,就不想收留他入伙。但宋江认为,时迁是个奇才,不应计较他的短处。他说服晁盖收留了时迁。后来,时迁果然充分发挥他“飞檐走壁”的才能,为梁山事业立下不少大功。   我们在用一个人的长处时,对其短处不应忽视。特别是对那些成绩比较大,自己又比较信任的人才,更要看到他们的短处,并及时进行帮助,决不可以长掩短,把他们当作“完人”,更不可助长他们的短处。只用不“帮”,助长了他们的“短”处,最…  相似文献   

9.
流云 《创造》2003,(2):26-27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摘状元桂冠,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因“议大礼”,触犯皇帝,遭杖谪,终身放黜云南。杨慎谪途云南,待罪服刑。因云南人慕他状元第一的才华,云南巡抚郭楠为他“上疏论救,结果被诏,下狱为民”。后来地方人士使知府严时泰高抬贵手,免他“荷戈团操”之役,让他兴教育、结文友,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作育民族地方人才。这样,一个博学的朝廷重犯与有识有胆的云南人相处在一起了。这种相处,使一个才子的囚犯生涯,成了在边疆民族地区传播文化、作育人才的辉煌历程。云南诸多民族人士则受到中原先进文化濡染,成为卓越的地方文化人才。本文以楼为志,对云南人创造条件主动汲取先进文化的胆量和精神;对杨状元以囚徒之身,在滇地对民族人才的培养活动,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辩证法——谈培养性格美怎样培养性格美呢?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很懂得一些辩证法。这里,我想介绍他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次,孔子在鲁桓公庙里看到座位上摆着欹器(古代盛酒的一种祭器,倾斜易覆),就说:“我听说这种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了一半水的时候就变正了,装满了水就会倾覆。”子路问道:“盛满后有没有办法使它不倾覆呢?”孔子答道:“绝顶聪明的  相似文献   

11.
汉寿亭侯     
往年,在京剧《甘露寺》中,乔玄有一句唱词,道是“他有个二弟寿亭侯”。后来,有识之士提出了意见。于是演员们把这句唱词改成了“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这涉及对“汉寿亭侯”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汉”是朝代名,“寿亭”是地名,“侯”是爵位名。  相似文献   

12.
“智者”与“仁者”是孔子提出的两种人格。尽管这两种人格在孔子那里有某种抽象人性论的意味 ,但他确实抓住了他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的两种人格特征。了解这两种人格并对此作出正确的理解 ,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上善若水     
秦桂生 《当代广西》2005,(18):59-59
时常到旷野散步,见水而思水,于是渐渐感悟到“上善若水”的真谛。孔子有云:“智者乐水。”吾托腮苦思:水,为何为孔子这般大智者所乐呢?此惑一直困扰了我许久。后来从大理学家朱熹处得知:“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之。”就是说,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人生及社会以启迪和感悟,故而“乐水”。  相似文献   

14.
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很重要,也很尴尬。 说孔子重要,是因为后人谈论中国文化,总离不开一个“儒”字。既说到“儒”,就离不开孔子。从儒家文化内部的演变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原儒”,还是后来标榜儒家文化理念却与“原儒”渐行渐远的理学家们,也都离不开孔子这位儒家文化的祖师爷。  相似文献   

15.
叶辉 《今日浙江》2006,(16):55-57
觅有识之士易寻有识之官难2006年5月16日,绍兴市召开古城保护座谈会,专家们对绍兴在古城保护上取得的独特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们指出,绍兴的古城保护已被业界誉为“绍兴模式”,“绍兴模式”适合我国古城保护的国情,值得向全国推广。专家们认为,在古城保护上“有识之士易得,有识之官难觅”。绍兴古城保护迹彰业显,关键是领导重视。在古城保护上,绍兴领导保护意识强,措施得力。市委书记王永昌对古城保护尤为重视,他第一次提出“全城保护”的概念,要求各级领导“做保护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建设、保护也是发…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同时,还提出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问题。执行力和公信力,是任何政府都不可或缺的、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两大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的公信力更重要。最早深刻论述政府公信力重要性的是孔子。一部《论语》,有38处讲到“信”,其中有24处包含着守信用的意思。孔子的学生子贡向他请教治国理政的道理,他讲,要使老百姓吃饱饭,有充足的武器和军备,取得人民的信任,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国家就治理好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非去掉一个条件不可,应该先去掉哪一个…  相似文献   

17.
蒋笛 《求索》2011,(11):125-127
历史文献上记载孔子对风行于他生活年代的“郑声”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孔子认为“郑声淫”且“乱雅乐”,呼吁“放郑声”。由于“郑声”一词从古至今都一直被当做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代名词,因而很多人误认为孔子是反对一切民间音乐的。造成这一误解是因为“郑声”和“郑风”两个概念的混淆。孔子当时所指的“郑声”是从民间流入贵族阶层,变质和腐化了的民间音乐。孔子所说“郑声淫”的“淫”,很多人片面将之理解成“淫色”而忽视了其多种内涵。本文对“淫”的内涵做出了多种解释,以澄清一直以来人们对孔子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很明显,这里的“小康”指的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后来儒家创始人孔子阐释“大同”、“小康”思想时,把“小康”视为“大同”的前一阶段,指以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来维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这是《庄子·德充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只要有过人的德性,形体上的残缺就会被人遗忘。作为哲学家的庄子,通过对残疾而有美德之人的叙写,主要是破除人们对外形的肤浅观念,强调重视人的内在性,要以焕发道德生命的光辉。这是庄子进步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间世》、《大宗师》,尤其在《德充符》中,庄子以寓言的形式来表达他这种非世俗进步观念。我们撷取几则以飨读者。 “不言之教”的王骀 鲁国的王骀是个被断足的人,但他像孔子一样有很多学生。他的教育方式与孔子截然不同,没有课程  相似文献   

20.
孔子早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言,可见,在他看来,能够同时做到“仁”和“智”的人太少了。大概在于过仁就近于软弱,过智则近乎投机。事实上也是如此:历史上、现实中大仁大智的人确乎不多。可是,如果说有一个人对仁和智的理解高出常人,你相信吗?这个人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