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七 神经战     
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加强了苏哈托将军的法定权力,但是苏加诺和苏哈托的双重领导还没结束。相反地,总统能够接近那些在政变的混乱和清洗的冲击之后又开始巩固起来的有实力集团。这些集团不仅包括极左分子,而且包括几乎所有政党,主要是民族主义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内部的温和派。这些温和派已赞同消灭共产党。在一些地区(比如巴厘),民族党的势力甚至领导了反对共产党人的直接行动。但这些集团在苏加诺政权中是既得利益者,因而坚决反对改革者影响深远的革命热情。他们认为合乎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没有共产主义的苏加诺”政治结构,别无他求。苏哈托将军必须考虑那  相似文献   

2.
前言苏加诺实行“有领导的经济”政策,试图摆脱前殖民势力在经济上的统治,希望排除荷兰大公司在印尼的经营,达到经济独立。这个政策失败了,这一方面是由于苏加诺极力想通过牺牲本国的经济利益以达到他个人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还因为该国的资金不足而且缺乏开发现有资源的能力,从而导致出现经济恶化的恶性循环。印尼人现已迫  相似文献   

3.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调整了对印尼政策,在促成西伊利安争端和平解决之后,在印尼发起了新的一轮外交攻势,试图抓住当前美印(尼)关系的转机,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印尼与西方联系的纽带,把印尼注意力由国际事务转向解决国内问题,以促进改造印尼民族主义,影响印尼政治构成和国内外政策的长远目标。这一时期,美国改造印尼民族主义的政策,英国维持在东南亚的势力与影响的目标,以及苏加诺在地区内部消除一切殖民主义残余的努力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难以调和的矛盾。印尼苏加诺政权对于来自美国的压力也不会轻易就范。肯尼迪政府的对印尼政策不免于以失望告终。  相似文献   

4.
苏哈托将军在惊人的短时间内粉碎了共产党的政变——不但靠其部队的武力,而且也得到全国各地好斗集团的积极合作。那些不积极支持苏哈托将军的集团及其成员仍然很冷淡。没有发生共产党干部曾经预言的保卫共产党的群众的自发性反抗。公开站出来替受迫害的共产党辩护的人就是苏加诺总统。他顽固地拒绝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这个党或清洗国家机构。为了对抗流产政变以后立即出现的反共建国五项原则阵线,苏加诺命令组织苏加诺阵线。1966年1月15日,苏加诺总统在茂物演说中第一次笼统地提出苏加诺阵线问题。第二天,第一副总理苏班德里约要求组织一个应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工人、农民、青年和妇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印尼政策历来缺乏一个稳定的基础。如何判断苏加诺政权的性质并据此制订美国的政策,始终是困扰美国决策者的一大难题。进入1960年代后,高度紧张的地区局势与苏加诺激进政策更是构成了对约翰逊政府政治与决策资源的挑战。美国对苏加诺政权性质和对外政策意图判断的演变,是促成约翰逊政府改变对印尼政策的重要环节。这一认知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苏加诺间接挑战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苏加诺蓄意采取了与美国为敌的政策;苏加诺与共产党国家结成了针对美国的政治联盟。美国的政策也相应由促成印尼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缓和转向削弱苏加诺政权政治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苏加诺(1901—1970)是印尼民族主义运动的领袖,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缔造者。太平洋战争和印尼沦陷期间,苏加诺与占领军合作,充当了日本在印尼的行政代理人。对苏加诺的这段历史应该如何看,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1)从1945年独立后到1965年期间,印度尼两亚在苏加诺政权统治下采取了以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来建设国家的方向。当时,由于重视了维护国家统一此一政治目标,因此,经常忽视了经济的发展。由于政府实行的反华政策妨碍了由华侨所控制的国内工业的发展,同时,它所执行的对抗马来西亚政策又使印度尼西亚失去了它的一个经济基地(新加坡),因此,到苏加诺政权末期,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已经陷于破产了。  相似文献   

8.
印尼“建国五项原则”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繁荣公正,收入分配均衡,解决广大劳动大众的贫困问题。苏加诺政府予六十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试图以平均地权使人民摆脱贫困,结果适得其反。苏哈托政府自六十年代末以来,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亦实行“绿色革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国家经济有所好转,大米实现自给。1970年至1982年,印尼经济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7%。八十年代初,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等收入国家。然而,印尼并没有象发展中经济理论所论断的那样,经济高速增长以后就能消除贫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社会主义是20世纪中期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在当时主要活跃于阿拉伯国家和巴基斯坦。本文认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穆斯林人口的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虽然远离阿拉伯地区和巴基斯坦,但也曾于这一时期存在着伊斯兰社会主义,印度尼西亚国父苏加诺就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本文将对苏加诺的伊斯兰社会主义进行思想上的分析和实践上的述评,进而论证苏加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确实是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的一部分;并论析苏加诺的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所独有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论述苏加诺的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来丰富和拓展"伊斯兰社会主义"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印尼在苏加诺政权时期(1945—65年),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颠覆与破坏,国内又不断出现地方叛乱,内阁更选频繁,政局长期不稳定;加上苏加诺政府长期没有认真重视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工作,而是崇尚于炫耀表面的国力,印尼经济长期陷于停滞,1953—1959年期间,它的经济增长率只有3.2%,1961—65年期间又下降到1.96%。苏哈托执政后,先用了三年时间稳定财政经济局势,特别是抑制物价上涨,接着从1969年4月起先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69年4月至1974年3月)、第二个五  相似文献   

11.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2.
浅论苏加诺     
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第一次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可是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迥然,例如有说他是“乌托邦”、“卖国贼”、“印尼奸”和“独裁者”等.我认为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持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把他放到原来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全面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列宁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一、苏加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持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缔造了独立自主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26年,大学毕业的苏加诺,目睹荷兰殖民者的残暴,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挺身而出,抛弃工程师的职位,投身到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洪流中去.1927年他把在大学期间成立的“万隆总学习俱乐部”,改组成“印度尼西亚民族协会”,1928年改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又译为“国民党”),其宗旨是争取民族独立,其途径是通过发动一场依靠自己力量和能力的自觉的群众运动.苏加诺从此逐渐成为印尼反对荷兰殖民主义侵略、为民族求解放的土著人的领袖.1929年在苏加诺领导的“民族党”推动下,10多个民族主义党派联合成立了“印度尼西亚民族政党协商会”(又译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哲学还是个人哲学?——对印尼建国五基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五基虽然在苏加诺和苏哈托时期都被作为国家的基本原则,但其含义和功用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苏加诺时期,建国五基是一种政治设计.作为一种政治设计;建国五基存在目标的模糊性、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是苏加诺执政前期政治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苏哈托时期,建国五基被解释成一种个人哲学.这种哲学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并成了苏哈托加强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俄国和东欧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同西欧和美国的援助专家一样,现在也感到很难应付印尼人.印尼的官员也强烈地回敬以同样的情感,目前他们坦白地承认,他们对俄国人的援助、同情和"加速合作"以帮助其努力解决经济困难,是不敢抱有奢望的.3月29日,苏加诺总统在发表关于短期内治愈印尼经济病态的宣言中,对于援助印尼经济的任何外援的前途,语气很为悲观.不久以前俄国和其他东欧国家一起,已经运进价值8亿美元的军械,印尼在展开收复西伊里安运动的高潮时全部收到,付诸使用.俄国的军事援助是迅速的,但经济援助却极为迟缓.  相似文献   

15.
10月1日:根据雅加达电台广播,若干名将领(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有联系)企图发动的政变已被粉碎,一个新的革命委员会已经接管政府.10月3日:雅加达电台广播所有政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除外)忠于苏加诺的声明.昨天,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支持9月30日运动.苏加诺总统广播说他还活着,平安以及掌权,他已经恢复对武裝部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又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治宣言》,系苏加诺总统在1959年8月17日向印度尼西亚全国人民发表的独立日演讲.  相似文献   

17.
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京在第一个任期 ,主要解决了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一是使社会从无序、混乱走向有序和相对稳定 ;二是使经济从严重的危机状态中摆脱出来 ,并走向复苏和增长。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是 :这 4年来导致俄经济连续增长的因素 ;普京第二任期缘何把保证经济增长仍视为最主要的任务 ;到 2 0 1 0年GDP翻番的可能性与将遇到的困难 ;对寡头、私有化等问题可能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自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美国已直接赠款或贷款给印度尼西亚二十四亿美元,其中约十九亿美元是1966年以后提供的。1966年以来,美国的大部份援助是根据第480号公共法(PL480)第一项和援助计划提供给印度尼西亚的,用以支持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稳定计划。这个计划成功地把苏加诺时期四处蔓延的通货膨胀有效地控制了起来。此外,1973年美国约提供了二亿三千六百万美元以恢复印度尼西亚的基础经济结构,特别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转型时期产生了严重的贫困化问题,经济衰退伴随着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健康状况恶化,平均寿命缩短,约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除了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外,还与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真空有关。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才刚刚起步,解决贫困问题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将印度尼西亚9月30日运动概括地分为五个阶段,然后加以论述.接着谈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加强领导农民斗争情况,同时谈到了苏加诺政治体制的性质,以及印度尼西亚资产阶级不得不让这种政治体制存在的原因,然而,在9月30日运动的冲击下,苏加诺的政治体制瓦解了.文章最后谈到了理解9月30日运动的方法,同时列举了产生这一运动的几点基本原因及其影响,更主要的是作者列举事实,认为印度尼西亚是具有武装革命的条件,驳斥了印度尼西亚搞武装革命是不能成功的谬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