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靖姑系闽台人民共同敬仰的女神,陈靖姑文化在闽台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闽台陈靖姑文化交流与合作前景相当广阔,潜能尚待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2.
在闽台文化交流中,加强古田临水宫陈靖姑信仰文化的重构与记忆的传承,有利于唤醒两岸集体记忆,强化两岸文化认同。通过对陈靖姑信仰文化核心精神进行记忆塑造、运用现代媒体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强化记忆、注重发挥文化交流中民众的主体性等,可以进一步加强闽台文化交流中临水宫陈靖姑信仰文化重构与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3.
福建都城隍庙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其形成的文化影响广泛,闽台城隍信仰文化同根共脉。福建都城隍庙文化所承栽文化功能很有价值,要重视发挥其功能作用,特别要进一步发挥城隍信仰在闽台交流中的作用,加强城对城,民对民的民间交流,为推进闽台文化交流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闽台民俗文化有着共同的母体。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变,两地民俗文化发生了变异,甚至部分失传。共同保护和发扬民俗文化是两岸人民共同的责任。本文通过闽台民俗文化情缘解读,分析了闽台政治分治对民俗文化的影响,认为合作保护闽台民俗文化刻不容缓,提出了加强闽台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发挥两地人民主人翁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考察闽南文化交流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探索今后的发展对策,对于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海峡经济区和海峡文化区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考察闽南文化交流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探索今后的发展对策,对于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海峡经济区和海峡文化区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闽台表演艺术产业交流是两岸文化产业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进两岸互信了解,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宣传大陆形象的最佳舞台,在两岸交流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福建因为有着与台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在推动两岸表演艺术产业的交流与发展方面,更是承担着主力与先锋的重任,在促进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文化认同,实现闽台文化产业对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分析闽台表演艺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继续深化和发展闽台表演艺术产业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可以从政党交流这一渠道、文化项目这一抓手、台湾青年这一对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福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积极促进两岸文化认同,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思想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隍信仰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一。福州和台湾地区的城隍信仰一脉相承,应该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陆应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并加强与台湾地区在这一方面的交流,为促进两岸统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闽学文化生态保护是福建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闽台文化交流的使命所趋,弘扬闽学文化的应然诉求。当前闽学文化生态保护存在保护规划缺位,保护平台单一,保护资金匮乏,品牌提升力度不足等困境。为此,需加快开展保护论证,促进相关规划出台;需推进保护基金设立,广泛开展资金募集;需深化保护研究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需着力文化品牌提升,强化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1.
闽台地区是先后相沿形成的移民社会,其姓氏和宗族组成有因袭关系与共同的地方特色。闽台两地因地缘相联、血缘相通,而有着长久与频繁的血缘认同与文化寻根活动。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世界历史文化交往理论为基石,汲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习近平关于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有平等交流、兼收并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发挥青年作用等。它是新时代我国文化交流实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推动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的形成,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以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名义赴台访问,先后考察台北、新竹、基隆、金门、高雄、台中、花莲、宜兰等地,行程纵横整个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文化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加快云南桥头堡文化建设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共同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和“深化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为云南桥头堡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氛围,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加快桥头堡建设使云南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更上一个台阶。在加快桥头堡建设中,云南要注重开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闽台之间以其特殊的地缘人文关系演化既有投资格局,而两岸“入世”及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为闽台投资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应当以入世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闽台投资合作,改善台商在闽投资结构,并逐步改变台湾对闽的单一投资局面,最终构建闽台互动的投资格局,形成闽台长期共同促进、稳步推进的良性投资格局。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的承接与地理的关联,在长期的移民、商贸等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榕台两地在宗教与民间信仰等社会关系、文化习俗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神缘联系。即两地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两岸民众的内心深处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两地民众文化交流、延续亲情的重要精神纽带。研究榕台两地宗教交往的成效、影响与特点,探索如何充分发挥福州宗教文化对台交流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发展闽台关系中,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福建与台湾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闽台之间人员交流交往历史悠久。人员联系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的基础。出入境管理对闽台人员的交流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闽台人员往来情况看,出入境管理离形势发展的需要,离两岸同胞的期望还有距离,仍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更加紧密的联系,需要更加密切的交流;更加密切的交流,需要更加宽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为适应两岸形势发展需要,福建出入境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促进闽台人员往来,加强两岸同行交流,共同维护两岸同胞出入境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海峡两岸、港澳同胞以及世界各地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以闽南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民众的心灵沟通,更好推动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既为海峡两岸民间自发,更是闽台两岸两地百姓创举。论坛自2007年以来分别在福建福州、台湾台中和福建泉州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百姓论坛与历届相比,规模空前,亮点纷呈,成效突出,实现多项新的跨越,形成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本次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彰显了“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蕴含着“两岸同心,共谋未来”的精神,提供了应用现代科学来验证闽台同根同源的佐证,首发《闽台百家姓》把两岸姓氏学术研究提高到新起点。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血融于水的亲情,展示了海峡两岸宗亲姓氏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闽台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丰富而密切的渊源关系。发挥闽台文物优势,开展民俗文化往来,对于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