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在这个过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于区域特点和发展实际,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调整中促转变,在保护中促转变.在富民中促转变,在改革中促转变,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推动。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形成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强劲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GDP以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但高速增长的背后,经济结构失衡、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也在逐步累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执政理念的转变、领导方式的改进、"两型社会"的全力打造、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入手,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兵团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兵团面临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对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更加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安静赜  沙咏梅 《实践》2007,(10):8-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讲话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多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命题的深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后,党中央提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党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得到深化和发展。十七大着眼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眼于抓紧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党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深了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提出必须抓住重点,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使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离新疆首府最近的兵团团场——农十二师104团,要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及时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团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树青 《前线》2008,(1):17-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有效解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积极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的必然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必须正视困难和问题,坚持以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为契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工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不断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其次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过上更好生活的期望,才能在应对各种危机中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和剧烈震荡;再次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只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才能破解我国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难题,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子丰  刘世佳 《奋斗》2009,(3):13-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于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弱,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较大,经济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难以转变。因此,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促进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之一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论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同于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顺利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必须深刻地理解这一论断的内涵和意义,并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对于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历史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经验的总结,是应对全球市场需求重大变化的客观要求,是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_场深刻变革,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完善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在新的历史阶段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国内问题仍然十分特殊,十分复杂,处于多重的二难局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既保稳定发展,又促调整转变的政策方针,明确传导出最新的政策精神,即在首先保证2010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巩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20.
王玉川 《江淮》2011,(2):28-29
(接上期)(七)30年前,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由此演绎出一段世界发展史上罕见的时代传奇。今天,面对现代化之路上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坚定地选择转变发展方式,站在新的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