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从“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命题出发,认为城邦和公民的目的是为了过一种优良的(即有德性的)生活,公民应该具备勇敢、节制、公正和智慧的美德。亚氏提出了关于公民教育的一系列内容和方法,这对当代的公民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设想。柏拉图的正义观中包含着他对于合理社会经济关系的诸多假设。本文站在经济学的视角解读柏拉图的正义观,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正义入手,在所有制、价值决定形式、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柏拉图关于合理社会经济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耿依娜 《探索》2004,(5):94-97
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完善,公民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本文梳理了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西方公民资格理论中公民教育思想,总结了邓小平对公民教育思想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应从重塑公民教育观、丰富公民教育的内涵、拓展公民教育的途径、改进公民教育的方法等四方面入手加强我国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雅典民主政治濒临崩溃、极端个人主义衰败的形势下,柏拉图从正义原则出发,将正义理解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他的共同体——理想国。而这种建构对我们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洛克非常重视公民教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具有自由主义的色彩,他认为自由是公民教育的前提,也是公民教育的目的。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人,即新型绅士。洛克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知识教育和公民健康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由于当时学校较为恶劣的学习环境,洛克主张家庭教育而贬抑公共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方法,洛克也有很多新颖的见解,如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研究一般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对儿童的管理要宽严得当、宽严适时等。洛克公民教育思想对欧美国家的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理念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步丰富,反映出个人与国家的特殊关系,确认了个人的公共性和主体性.而当前我国公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治参与热情低落、公共关怀缺乏、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我国公民教育的主题和努力方向应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理想国》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期的代表作。古希腊城邦既是政治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又是教育共同体。柏拉图以理想城邦为背景描绘他的教育蓝图。从柏拉图公民教育目的角度,考虑到城邦国家特质,理想国家的基础在于个人,个人的基础在于灵魂;如有正义的国家,必先有正义的个人;如有正义的个人,必先有正义的灵魂。反之,如有正义的灵魂,即有正义的个人;如有正义的个人,即有正义的国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城邦公民的教育,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德性的公民。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著作《理想国》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柏拉图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公民文化与民主制度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的关系.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包括有限的民主、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和非政治形态的民主--是培育公民文化的摇篮.公民在民主制度下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学得民主的规范,接受民主价值,养成民主的行为习惯,实现从权威主义人格向民主人格的转变.通过民主制度来教育和训练公民,是促使公民文化发育成熟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刘国栋 《学习月刊》2011,(24):121-122
公民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他们的公民素质.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八荣八耻”提高了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可操作性,并从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对公民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它的适时提出,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中对应得理论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诸种正义观,凯·尼尔森运用反思平衡方法,提出了激进平等主义的应得范畴,指出不应将"应得"作为衡量正义与否的惟一圭臬,但是在一个适当和完整的正义体系中,应得原则应当占据一席之地.深入研究和思考应得与正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的提出,赋予了公民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对公民意识教育提出了紧迫的现实要求。当前,应准确把握中国梦视阈中公民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优化方法路径,大力提升公民意识教育实效,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要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时代,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实时远程教学等功能和优势,能充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而目前我国在远程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其发展的进程,因而有必要转变远程教育决策者、教育者、学习者、管理者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邓小平的历史教育思想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邓小平教育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文章认为,历史教育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可以帮助青年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培养人民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能够为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佐证,坚定人民对中国美好前途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尚文 《探索》2000,(1):31-34
本文以作者在福建省委、重庆市委帮助开展“三讲”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对“三教”教育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这次“三讲”教育的特点、“三讲”教育的经验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义利观是关于义与利关系的基本观点。义利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命题。在历史上,儒家的义利观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最大。它的基本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而今,后现代思潮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代道德教育也从中得到了积极而深刻的启示,其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对一元主义的解构,反对权威主义,主张民主对话等思想,必然引发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广泛变革。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它建立在中国现实国情基础之上 ,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对于发展的内涵、本质、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20.
建党以来党校教育事业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校教育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党的实践的产物,党校教育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