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我有一张珍贵的照片,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那是1939年冬天,新四军秘书长李一氓在军部驻地罗里村一座小桥上,给我们拍摄的.  相似文献   

2.
在皖南泾县西乡,距离县城25公里的叶子河上,横跨一座石木结构的小桥.当年的新四军称她为“军民桥”;后来,当地的老百姓叫她“叶挺桥”.因为,“叶挺桥”是新四军军长叶挺亲手设计、亲自参与施工、又亲笔在桥中间的木坊的横匾上题写了“军民团结,抗战到底”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所以,称此桥为“叶挺桥”,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3.
张立 《党史纵览》2017,(12):44-46
<正>在山东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有一张人民子弟兵在表彰大会上的合影引人注目,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9名胸戴红花的战士,他们军姿昂扬,神情坚毅,看得出,那是经历过战场生死才会拥有的神情。他们身后涌动的人群欢呼雀跃,透露着胜利的欢快。照片注释为:"解放盐城时,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第三十一旅九十二团10名战士首先冲进城内,战后被命名为‘叶挺十勇士’,其中一名牺牲。"遗憾的是,备注没有讲清楚照片拍摄于何时,"叶挺十勇士"是谁,牺牲的战士叫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1939年4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携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一行,跨越长江至江北巡视部队,巡视期间,叶挺的足迹遍及江淮大地,整顿部队,激励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至8月初历时三个多月,叶挺才踏上归途。叶挺巡视江北,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是,叶挺巡视江北的行程起止和具体情形,至今仍有一些情况不为人知,实为憾事。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叶挺在1939年5月中旬是  相似文献   

5.
一幅珍贵的照片,讲述着周恩来的故事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确定新四军战略方针,促进全民抗战工作,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派,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从重庆出发,辗转来到安徽歙县岩寺--原新四军军部.周恩来在岩寺活动一天后,由新四军军长叶挺陪同,来到黄山.在黄山期间,周恩来看望了在疗养所养伤的新四军战士.当他途经小补桥时,叶挺军长为周恩来摄下了一幅珍贵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1939年4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携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一行,跨越长江至江北巡视部队,巡视期间,叶挺的足迹遍及江淮大地,整顿部队,激励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至8月初历时三个多月,叶挺才踏上归途.叶挺巡视江北,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是,叶挺巡视江北的行程起止和具体情形,至今仍有一些情况不为人知,实为憾事.  相似文献   

7.
叶挺被"暂待"党外,原因复杂,一方面与叶挺探索第三条道路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当时中共、共产国际对叶挺的责难有关.而导致叶挺积极探索革命新路的原因则更加复杂,它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在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上的激进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激进政策的不同认识有关,也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苏维埃运动、推进更加激进的土地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政策的认识有关,它们都是推动叶挺另外寻找第三条道路的诱因;此外,孙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对叶挺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送客之道     
正胡主任家所在的小区前边横着一条小河,河的下游有一座大石桥,是出入小区的通道。胡主任住的那栋楼,距离那桥有几百米远,楼里的居民进出小区,嫌走大石桥太绕,就在河面上搭了一个木板桥,从小桥上过去就是公交车站台,很是方便。胡主任是个好客之人,常有同事、朋友到他家里做客,来的客人都是经由那个木板桥去他家里,走在小桥上,还蛮有情趣的。  相似文献   

9.
西塘古镇     
《党课》2010,(18):F0002-F0002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9条河道把镇区划分成8个板块,靠27座桥梁相连,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这里不仅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更吸引游客的则是“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水乡风情画。  相似文献   

10.
卢权 《广东党史》2001,(3):28-31
叶挺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他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他与李秀文的爱情义重情深 ,感人肺腑 ,也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922年 ,叶挺在粤军大本营担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期间 ,经同事李章达的介绍 ,与李秀文认识。李秀文的爸爸李少村与李章达是广东东莞同乡同族 ,又是至交。李章达时有向李少村介绍叶挺的情况 ,使李少村对叶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李少村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李秀英 ,已出嫁 ;小女儿李秀文17岁 ,正在念中学。李秀文聪明贤惠 ,好学上进 ,心地善良 ,意志坚强。叶挺则年青英俊 ,见多识广 ,胸怀…  相似文献   

11.
寸金桥史话     
符铭 《广东党史》2009,(3):52-52
在湛江市区西面,有一座名为“寸金桥”的小桥,桥上人流如鲫,车水马龙;桥下流水潺潺,水中倒影若隐若现。这是一座很普通的桥,石砌单孔基座,混凝土铺面。东西走向,长仅24.8米,宽才21.2米,南北各有栏柱15根。  相似文献   

12.
叶挺摔银脱险境192 2年的一天 ,广州城内乱成一片。军阀陈炯明的叛军冲进城内 ,大肆杀戮。“轰轰轰 !”叛军发射出的炮弹相继落在孙中山总统府旁 ,局势极其严峻。孙中山警卫团第 2营营长叶挺率先护卫着孙中山脱离险境 ,并一直将孙中山送上“永丰”舰避难。这时 ,叶挺又放心不下他的士兵 ,重返总统府。叛军借炮火的掩护 ,疯狂地扑向总统府。叶挺指挥他的第2营将士英勇作战 ,一次又一次击退了叛军的进攻。这些叛军是一群亡命之徒 ,此时已杀红了眼 ,黑压压的后续部队一队接一队地开往这里。叶挺见寡不敌众 ,为保存实力 ,他果断地命令 :全部伺机…  相似文献   

13.
延安谋面1937年11月7日,革命圣地延安虽是秋末冬初,但天气并不太冷。这天下午5时左右,毛泽东、张闻天、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一行,一起走进凤凰村李家窑一座坐西北向东南的院落———毛泽东的家。毛泽东今晚要摆家宴为项英接风,为叶挺饯行。叶、项都是应中共中央的邀请来延安的。叶挺当时在南京,得知邀请后,立即转道武汉,乘飞机去西安,再乘汽车于10月下旬来到延安。项英接到通知时在赣南游击区,几经辗转来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乘火车去西安,再转汽车来延安,因此,比叶挺晚到延安一个多星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的组建和华中抗日根…  相似文献   

14.
提起叶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中国近现代众多的历史风云人物中,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一样耀眼夺目,光彩照人.叶挺从军旅起家,在北伐中成名,是南昌起义的主将,广州起义的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又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成为蜚声中外的一代名将.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叶挺赴敌营谈判,被国民党无理扣押,蒋介石下令将其交“军法审判”.从此,叶挺身陷囹圄.这些几为众所周知.然而,叶挺被囚以后,其境况如何,了解的人却并不多.历史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每每念起这位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一代名将,不由得就要向人们倾诉那令人肃然起敬而又让人扼腕长叹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5.
孟俭红 《党史博采》2023,(2):47-51+65
<正>作为新四军的首任和第二任军长,叶挺和陈毅发生交集始于南昌起义,叶挺是起义领导者,陈毅是追随者。南昌起义后,陈毅引兵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缔造红军,共同革命;叶挺赴广州再谋起义,遭受错误处理后流浪海外十年并脱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成为唯一被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新四军军长,工作中却处处不顺;陈毅为新四军第1支队支队长,支持叶挺,共谋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皖南事变后,叶挺遭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五年多;陈毅出任新四军代军长,打开华中新局面。1946年叶挺出狱,不幸遇难;陈毅征战鲁苏,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16.
叶挺将军在南昌起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卓著的功勋。首先,他培养了一支忠实于党的、有很强战斗力的、经过战火考验的部队,并将部队主力带到南昌,发动起义;其次,叶挺的部队是南昌起义时的主力,有很强的战斗力,为起义军很快消灭南昌城内的敌军、控制南昌城创造了条件;再次,叶挺在起义胜利后军事决策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为起义胜利后的行动贡献了力量;第四,叶挺及所部在起义军南下的过程中专打硬仗、难仗,为起义军顺利到达广东提供了保障;最后,叶挺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提供了很多军事人才,其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家里,挂着一幅周恩来手书的“闻鸡起舞”立轴条幅。许多人说“闻鸡起舞”这四个字是周恩来专门为张瑞芳题的,也有人认为这四个字是周恩来为我国电影界设“金鸡奖”时题的。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这四个字是周恩来为叶挺的大儿子叶正明所题。 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被抓,先后被关押在江西上绕、贵州息烽和湖北等地,经我党一再交涉,蒋介石都不肯放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举行和谈。和谈中,释放政治犯一直是共产党坚决坚持的一个要求。蒋介石表面上不好拒绝,但仍企图把叶挺和其三个孩子长期关押,就把  相似文献   

18.
<正>肇庆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党史资源十分丰富的"老区"。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全国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人民军队创造者之一的叶挺、中共西江党组织的创始人周其鉴和以身殉职  相似文献   

19.
叶铭 《党史文苑》2007,(9):27-30
叶挺将军在南昌起又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卓著的功勋.首先,他培养了一支忠实于党的、有很强战斗力的、经过战火考验的部队,井将部队主力带到南昌,发动起义;其次,叶挺的部队是南昌起义时的主力,有很强的战斗力,为起义军很快消灭南昌城内的敌军、控制南昌城创造了条件;再次,叶挺在起义胜利后军事决策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为起义胜利后的行动贡献了力量;第四,叶挺及所部在起义军南下的过程中专打硬仗、难仗,为起义军顺利到达广东提供了保障;最后,叶挺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提供了很多军事人才,其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大坡地墓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办事处幸福村一社,地处北郊联升小桥北约800米,濑溪河由南向东环绕而过。墓地共包含墓葬13座,其中宋墓3座、明墓10座。该墓地发现的宋墓仿木建筑雕刻数量大、种类多,分别有柱、枋、斗、升、棋以及格扇门等,是研究宋代木构建筑的斗棋、构架,装修的形制、结构乃至做法的珍贵实物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