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存在预算体系不健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审议制度不合理等诸多缺陷,影响了其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改进,具体路径包括实行全面、规范、细化的预算编制,完善人大审议预算制度,严格预算执行,加快建立预算信息公开透明制度,进一步推进预算法制建设进程等。  相似文献   

2.
审查、批准政府财政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大审批、监督预算的权力未能得到有效行使.为推进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的人大预算监督: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增强预算监督权威;改进和规范预算编制,调整预算科目设置;完善人大预算监督机构建设,改进审批程序;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建立预算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利于预算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2006年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改革分类改革方案》并据此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虽然部门预算实施以来,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改革经验,但由于部门编制预算的时间偏短,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近年审计部门对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审计结果看,预算外资金的存在、专项资金缺乏考核以及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力度不足等影响了部门预算总量控制目标,从而造成了预算追加较多,削弱了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力。追加预算的频繁性和无规律性对年初部门预算的编制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限制了部门预算的优势,降低了预算质量,也为以后实行绩效预算改革增加了困难。因此加强部门预算目标的分析、研究和控制,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行部门预算改革 努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其重要性在于它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再到决算各个阶段中,编制是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因此,改革预算编制方式,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规范透明、严谨严密,对从根源上减少和杜绝预算分配和管理中可能产生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形式是单一的功能预算。它虽然比较直观地显示了政府的财力构成和财力分配的范围、领域,…  相似文献   

5.
公民对传统预算决策体制的不满以及参与式治理在地方治理变革中的运用,直接催生了参与式预算的产生。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和发展为我国政府预算改革引入参与式预算提供了借鉴。参与式预算是我国地方参与式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参与式预算的探索,深化了基层自治的实践,激活了基层人大的预算审议和预算监督功能,推动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利益调整和社会稳定。但我国参与式预算的探索在制度化和代表性上依旧存在严重的不足,所以参与式预算改革需要针对这些不足,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并结合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估这三个主要阶段进行路径优化,以此提升参与式预算在地方参与式治理中应有的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6.
欧洲议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掌管欧盟的钱袋子。欧洲议会设有专门的预算委员会和预算监督机构委员会,每年都要由议员花费数月时间讨论政府机构的财政开支预算方案。尤其是欧盟于1993年1月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7年6月执行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对成员国财政预算政策的制定、协调、监督和惩罚做出了规定,加强了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对于财政权的协同监控,形成了欧盟财政预算政策的总体构架。欧盟的这种对财政预算决定权行使的跨机构合作的重要特征,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财政预算及其监督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对我国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切实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和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看不全、看不清、看不懂"问题对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改革提出要求。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重点在于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细化和改进预算编制与披露、加大人大对预算审查和公民对预算监督力度。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改革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法律制度、技术信息网络、行政改革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一、财政预算是国家重要的治理工具首先,财政预算是保证政府职责完成的重要手段。所谓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保证的政府年度财政  相似文献   

9.
部门预算是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内容。广西县级部门预算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门预算笼统、部门预算随意性大、部门预算编制不科学、编制方法简单及部分单位预算外资金没有纳入部门预算等问题,有待于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0,(9)
一是全面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凡是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的机关和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将所有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全部纳人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二是大力推行部门预算。预算编制以部门为主体,一方面,预算直接编制到部门、下达到部门;另一方面,将部门所有二级预算全部统一到部门管理,二级预算单位预算由部门统一汇总审核上报,并由部门下达。三是严格规范预算追加。安徽省出台《省级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审批追回的权限,追加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必须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安徽财政打起“铁算盘”  相似文献   

11.
党员博览     
《江淮》2012,(7):52-53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传递哪些信号政府收支纳入预算意在进一步加强监管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首次明确:"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全部收支将纳入人大监管视野,有助于在预算中全面反映政府全部财政资金运行情况。相对于现行预算法,草案新增条款强调:"预算分为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重申"地方政府不得举债"意在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现行预算法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拉开我国政府向公众公开财政预算的序幕。公开政府预算信息,打破政府对预算信息的垄断,是现代民主国家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述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府公开预算信息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在透明度方面是有所欠缺的,主要表现为数量可观的地方政府收入未进入任何预算内外管理而成为了地方政府手中的非正式财源。由于我国财政预算约束软化及预算执行弹性化问题的存在,使得数量庞大的非正式财源为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增长提供了条件与便利,进而导致了行政成本的盲目攀升,因此提高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以控制行政成本的盲目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过高的行政成本,已经成为制约民生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行政成本是改善基本民生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应采取如下措施:打造“适度政府”,加快政府转型;全面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建立面向民生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强财政预算监督,健全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监督机制;狠刹浪费歪风.改革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坚决遏制“中国式奢侈”;大力推进政府事务改革。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财政支出扩张和预算刚性约束缺失的制度背景下,政府支出领域的腐败现象在我国有膨化的趋势.我国现行的反腐败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重"规制用人"、轻"规制用财"的倾向,留有反腐盲点.因此,为根治腐败,应该进行我国反腐败理论和机制创新.现行的反腐败理论应该从"权力结构失衡导致腐败"提升到"权力本体具有致腐的基因"的层次.与之相应,建立反腐败新模式要以"规制用财"为核心,朝规范公权力边界与监督公权力运作相结合,依靠民主机制取财、用财与依靠民主机制选人、用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而支撑这一创新的制度基础就是公共预算制度.必须以"规制用财"为核心从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起新型的反腐败模式架构:一是树立有利于防治腐败的公共预算约束思想,二是确立有利于防治腐败的公共预算刚性约束的基本制度,三是建立有利于防治腐败的预算权力结构,四是探索有利于防治腐败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形式及工具.  相似文献   

16.
林忻 《世纪桥》2008,(9):31-32
行政成本问题,是影响政府管理效率与绩效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控制行政成本应合理设置政府管理层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财政预算原理;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预算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干 《世纪桥》2011,(15):52-53
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体现着一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责任政府的建构程度和政府绩效水平的高低以及国家的治理水平,其在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以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点作为重要突破口,从而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最终达到建设透明、负责、高效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行政成本问题,是影响政府管理效率与绩效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控制行政成本应合理设置政府管理层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财政预算原理: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管好资金首先要抓住预算这个‘龙头’。"3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说,要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杜绝"小金库"。各地必须深化财政预算体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等非税收入的预算收入  相似文献   

20.
政府购买服务,是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乃至行政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与事业单位改革的结合,通过市场机制的导入,在强化公益属性的同时促进了事业单位组织绩效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文章通过对我国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相关政策的梳理,阐释了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事业单位改革的逻辑基础与意义。在总结分析我国各地改革推进情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财政预算管理、完善市场环境、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人事编制管理和监管保障五个方面对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事业单位改革的实现对策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