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1968年的"贾比达事件"以来,菲律宾的摩洛分离运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各种摩洛分离组织不断涌现,摩洛人的离心倾向愈来愈严重,独立建国的呼声日趋高涨。与此同时,摩洛分离组织与菲律宾政府的和谈也时断时续,个中玄机也使得菲律宾的政局变幻无常。贫穷、落后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是菲南部长期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对菲律宾政府而言,要最终解决摩洛分离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南部摩洛人在几百年的反殖斗争中形成了以信仰伊斯兰教为基础的认同,这种同一性是战后菲律宾南部穆斯林反抗运动的主要精神动力.但是战后兴起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及阿布沙耶夫三个反抗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均没能从这种宗教同一性出发,反抗运动的领导层和下层穆斯林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错位的现象,普通穆斯林积极参加反抗运动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3.
肖建明 《东南亚》2012,(2):31-36
菲律宾政府的内部殖民主义政策引发了南部棉兰老摩洛穆斯林持续40多年的武装反抗运动,其间,菲律宾政府与棉兰老摩洛穆斯林有过反反复复的和谈,却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双方没有就南部棉兰老的永久和平与发展达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协议,建立“棉兰老摩洛穆斯林自治区”的计划也归于失败。近年来,棉兰老的地区形势更加趋于恶化,菲律宾南部和平进程陷入新的困境,其中原因可谓是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4.
1976年12月,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的会议上,菲律宾政府同叛乱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MNLF])达成了关于实行区域自治的临时协议。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总统在1972年9月宣布实行军事管制之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NLF)于10月份在穆斯林聚居的菲律宾南部省份发动了分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基督教占优势的国家。然而,在菲律宾南部,占总人口百分之五左右的摩洛人却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菲律宾的历史较之基督教悠久,并且,自16世纪西班牙势力侵入菲律宾群岛始,基督教势力与早已存在该岛的伊斯兰教势力便展开了激烈的冲突,伊斯兰教势力被迫偏处于南部一隅之地。其信徒包括陶苏格人、马巾达瑙人,马罗瑙人和伊拉兰人等,散布于棉兰老岛、巴西兰岛和苏禄群岛等地,形成了长期存在的所谓  相似文献   

6.
程一帆 《东南亚》2011,(4):82-84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应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分析印尼亚齐民族分离运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经济一文化双重结构”来解读东南亚民族分离运动的创见;在论述印尼亚齐、泰南穆斯林和菲律宾摩洛人这三个民族问题时,避免了以“善”、“恶”二元对立的观念来对各方做出评判,从而避免了站在某一特定立场可能产生的偏颇。其姊妹篇《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一书,则是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探讨东南亚各民族互动的一体两面,寻找文化共存的深层原因。两书以历史脉络为线索,试图揭示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问题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7.
在“伊斯兰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作为伊斯兰世界重要的外围区域之一,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宗教等矛盾的交织,尤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菲律宾南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摩洛人分离运动。此后,菲律宾南部分离型恐怖主义逐渐向极端型恐怖主义“转型”,并在地区恐怖主义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反恐战争的展开,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一度沉寂。2014年“伊斯兰国”的崛起,给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伊斯兰国”的直接影响下,以阿布沙耶夫组织等为代表的菲南恐怖主义再度“升级”。在“伊斯兰国”与地区恐怖分子的参与、回流下,出现了马拉维武装对峙事件,同时也标志着菲南恐怖主义的国际化“升级”。未来,菲南地区的恐怖主义区域化与国际化互动可能进一步加强,马拉维武装对峙模式亦可能在其他地区被复制或模仿。要彻底解决菲南问题,不仅需要妥善处理国内的分离主义问题,还需有地区、国际层面的反恐支持。  相似文献   

8.
導言:菲律宾群島的經济、社会和政治發展情况和东南亞其他國家不同。在將近四百年的西方統治下,菲律宾居民成为了基督敎信徒,只有一些囘敎的摩洛族和偏远山区的原始部族是例外。对于菲律宾群島的居民來說,西方的文化和經济影响已經和本國的民族歷史合为一体,原來东方的傳統和習慣則很少保留下來。因此,菲律宾非常容易接受西方教育和文化輸入的影响,也很容易接受西欧經济和政治思想的傳播。  相似文献   

9.
大量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就有人劳动生息在美洲富饶的土地上。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他们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早在十五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墨西哥中部的阿斯特克人、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玛雅人、秘鲁和安第斯地区的印加人,都已建立起相当强盛的国家。本文介绍印加古国与印加文化。  相似文献   

10.
泰国政府与泰南穆斯林马来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南穆斯林马来人概况在泰国南部边疆的也拉、那拉特约、北大年和沙敦四府中,居住着约一百万马来人。他们讲马来语的一种方言,信伊斯兰教,与毗邻的马来西亚的马来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他们与泰国的主体民族——讲泰语、信佛教的泰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有紧密联系,但文化历史方面的共同性较少。  相似文献   

11.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日内瓦协议签署以后,美国并没有停止对老挝事务的干涉。美国政府在继续援助老挝反共力量的同时,进一步采取了促进老挝中立派与右派势力合作的战略。美国对日内瓦协议的公然违背造成了老挝政治力量的再次分化与重组。老挝再次陷人内战的同时,美国也对老挝事务进行了直接的军事干涉,使老挝最终成为越南战争的真正战场。  相似文献   

13.
在意大利战后安排问题上,苏联同美英两国的争斗早在二战后期就已经开始。意大利问题主要是战前殖民地等问题。出于利用英美矛盾为自己谋利的目的,苏联并不打算削弱意大利。由于英美两国在处理意大利问题上具有优先权,只允许苏联名义上参与意大利事务,并没有实际发言权,导致苏联在意大利问题上的变化以及在东欧问题上的强硬,美苏矛盾趋于尖锐化。苏联战后安全带政策目的是将东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对意大利政策与对东欧政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苏联从起初的不打算削弱意大利转变为不过分削弱意大利的政策,正是用来控制东欧并使其成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政治筹码。这也成为美苏冷战的起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从南海争端方国家、非南海争端方国家、东盟3个层次分析了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对于南海争端方国家,重点分析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南海政策;对非南海争端方国家重点分析了新加坡和泰国的南海政策;对于东盟的南海政策,本文指出协调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发表联合声明表达对南海问题的立场,直接就南海问题与中国进行对话,通过东盟地区论坛讨论南海问题构成了东盟对南海问题施加影响的主要方式。在对策思考方面,本文指出中国未来的南海政策应该侧重以下几点:继续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坚持“双边协商”的具体策略,力避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保持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沟通,确保东盟不致形成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不利的一致立场;在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和海洋安全维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存在着传统融资渠道日渐萎缩的融资困境,资金供求、融资渠道不畅,需要从战略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吉林省经济增长与融资规模具有比较强的关联度,企业债券融资和其它融资方式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融资渠道的不足和局限,对吉林省资本市场健全和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乃至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毅 《东北亚论坛》2005,14(3):30-34
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制度产生以来,相邻或相向沿海国的海域划界特别是其彼此的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与大陆架应统一还是分别划界问题之重要性日益凸显。独具特色的澳巴海域划界条约采用的划界方法,对中日关于东海海域划界冲突立场之协调富有借鉴意义,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可以通过就大陆架和上覆水域分别划定界线并设立适当联合开发区来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7.
二月革命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还处于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之中,没有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这严重影响了革命向纵深发展.列宁《四月提纲》的发表和四月会议的召开,推动了西伯利亚独立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建立,至十月革命前夕,大部分地区都完成了这一工作.这对布尔什维克夺取苏维埃领导权、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们所担心的。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讨论得到国际支持,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国家未能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就核裁军显示出“诚意”。无核武器国家占据大多数,而其中的多数又不能接受核裁军没有进展的现状,也不愿意成为有核国家启动核战争决策的人质。此外,尽管促成禁核条约的种种关切合情合理,但令人担忧的是条约过于简单,从而缺少严格的核查以及强制遵约条款。因此,核武器国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核武器国家一道更加认真地履行核裁军义务,设计核裁军机制的范本需要解决禁核条约绕开的关键问题,并需要进行国际辩论,讨论何种条件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必要与正当的,才是消除禁核条约造成对立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20.
北朝鲜1946年土地改革是驻朝鲜苏联军事管制机构与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次改革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意义。它推动了北朝鲜战后经济重建,巩固了当地民主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