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云升 《人民论坛》2010,(3):137-138
现阶段我国高校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的时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发展。为此,高校必须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根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地;并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高校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的时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发展。为此,高校必须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根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地;并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推进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必须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弱化的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要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栽体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实质的分析,概述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的必要性,阐述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佩洁 《传承》2011,(2):28-29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不但要成为深入学习和牢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行者,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并建构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理论教育机制,行为实践机制,合力共管机制,学校、社会、家庭联动机制,构建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钊旭 《传承》2008,(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具有一致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教育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普及传播、教育引导、凝聚激励和价值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实现的程度和状态对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社会公正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高校进行公正校园建设,对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必要和可行的,而建构公正的高校校园,重在公正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义丰 《前沿》2013,(2):192-194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问题.从价值观形成的规律来看,隐性教育方式以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和陶冶学生情操,一旦起作用,影响将是巨大的、长远的、恒久的.本文主要探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充分发挥灵性的校园、身边的感动、个人的体验等隐性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0.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做好以下五个环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点化国内外重大事件,使其激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化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其浑厚;用理论教学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其突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良心,促其扎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促其先进.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因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努力探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现途径,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12.
各高校应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坚定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3.
顾晓英 《前沿》2010,(22):191-194
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价值主流地位,必先推动其在高校的广泛传播与接受.文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归纳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认知和认同情况.提出加强对受众的研究,着重发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者的作用,以有效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主阵地.在学生中采取"朋辈教育",随意、贴近地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传播氛围.  相似文献   

14.
冯霞  王瑾 《传承》2008,(18):48-49
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弱化的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要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明确高校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加强高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厘清高校核心价值生成逻辑的前提下,认为高校核心价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是流和源的关系,高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应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才能成功构建,而构建高校核心价值体系关键环节则是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的文化育培而非其他.  相似文献   

16.
钊旭 《传承》2008,(20):58-5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具有一致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教育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普及传播、教育引导、凝聚激励和价值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文化强国的主力军是当代大学生,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则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指导性内容。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值得全社会关注,而重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成为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8.
樊建武 《前沿》2013,(6):48-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党的十七大中就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明确要求,十八大又进一步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青年学生的良好的知识体系和思想道德的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机制问题具有非常紧迫而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机制:改进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大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水平;创新课外教育载体,拓展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强化制度保障作用,增强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张向战 《人民论坛》2010,(10):58-59
研究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探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行为自觉的动力、原则和规律,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