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懋琼 《人民论坛》2010,(10):206-207
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文化背景,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双语情境下的三语习得过程。从语言环境、语言迁移、语言基础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因素及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对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景颇族学生三语习得中语际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从语言距离、语言熟练度、年龄、新近性等角度探讨了景颇族初中生三语习得中母语景颇语、二语汉语对三语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表明,语言距离与语际影响成反比;母语与二语熟练度越高,对三语语际影响越小;年龄与二语影响成反比,与母语影响成正比;语际影响与新近性密切相关,新近习得的语言对语际影响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阳 《前沿》2013,(20):148-149
根据心理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理论,成人在学习外语前已掌握一门语言-母语,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原已牢固建立起来的母语系统必然会对新的语言系统的建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即母语思维的正迁移,负迁移作用,本项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来研究在医学类大学英语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中的负迁移对医学院校科研工作者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影响要素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结构改造主义的观点考察语言,发现语言的句子结构除了遵循纵向生成规律外,还遵循横向生成规律。纵向生成规律揭示由单词形成句子的过程,横向生成规律揭示一种句子结构演变为另一种句子结构的过程。句子组成元素的变化和元素间关系的变化是句子结构演变的两种方式。硬结构及其近结构之间的句法表征和语义特征的异同表明了这两种演变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是存在的。二语习得中硬结构及其相关结构之间出现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则证实了这两种演变方式在人脑的语言习得机制中客观地存在。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斯琴  赵智芸 《前沿》2006,(3):67-69
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通过英汉对比,分析了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上的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以求对语言迁移这个复杂的现象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语言输入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语言学家是斯蒂芬·克拉中(Stephen D.Krashen).他的二语习得理论对第二语言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五个假说构成,其中,“语言输入假说”是核心部分.我们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应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听、说、读的教学实践,找出促进语言输入与输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模因的基本理论出发,来探索语言模因的思维运作方式。基于语言模因的思维运作方式可以寻求到语言模因介入二语习得研究的视角,以语言模因传播的过程和特点来优化二语习得理论框架,结合二语习得过程动因来研究已有知识模因(包括母语知识)与二语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同时解析在此过程中语言模因扮演着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极具特殊性与复杂性,而民族学生较强的外语学习需求和较好的语言感知力值得学者欣然为其多维度解决对策深入探究,以期对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邹艳菁  涂敏 《前沿》2012,(17):159-160
语义迁移是语际之间的语义影响,包括词汇、命题和概念语义迁移.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不同于一般语言教学课程,它具有课程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提高双重目标.经过实验教学表明,充分利用母语的词汇、命题和概念结构向目标语正迁移的积极效应,可以比常规的单纯沉浸式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葛厚伟 《求索》2013,(5):268-268,198
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彭增安著述的《跨文化的语言传通》,2007年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彭增安先生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化与语用、课堂教学、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四个方面探讨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书中广泛吸取西方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对语言教学的诸方面进行了较为深人细致的探索,为外语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二语习得研究的基本问题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学习者语言的研究.即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获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张汝光 《青年论坛》2010,(3):150-152
在词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三阶段教学法:即识别词块、使用词块和巩固词块。在外语教学中,词块是词汇记忆的理想模式;词块学习有助于降低语言习得的难度,能够提高语言理解和产出的流利程度和地道性,提高学习者交际时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克服母语负迁移;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法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杜小红 《理论月刊》2004,(10):78-79
本文借助多媒体网络在外语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方面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来研究二语习得,试图为 二语习得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域。这对提高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输出意识和输出能力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切使用语言文字的地方都存在着语体意识的问题,以语言为本位,语体意识的习得后于语言的习得.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住、民族分布和民风习俗,决定了其语言使用的情况是多元立体的.当地民汉交际使用的语言类型是民汉兼用型,其汉语中介语是当地突出的语言特征.因此,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语体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适切的汉语语体培养策略,这能有效地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的汉语办公能力,促进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言语交际,最大限度地消解交际带来的言语失误、话语失体及交流阻隔等语用失误现象,从而对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语言和谐、推动边疆民族团结、构建和谐边疆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布依族"莫家"于五代时楚王马殷、马希范当政之前仍然统治着黔中地区并依附于楚,当时他们是与第二、第三土语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布依族贵族."宋英宗治平年间"因政治变动,"莫氏家族"才从黔中地区迁移到黔桂边界的黔南荔波县和独山县,其语言环境开始变化,即完全脱离第二、第三土语而长期生活在第一土语之中,并长期受第一土语的语言环境影响,形成了现今"莫家话"."莫家话"变迁有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原因,她应该是中国布依语的一个方言,这正是其科学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卢婷 《前沿》2012,(14):139-141
Krashen的监控理论和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同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二语习得理论.这两种学说对中国的二语教学也产生了长久的影响.本文首次对监控理论和文化合流理论的心理因素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且总结出两者存在的差异,最后在此差异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语言教学的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存在句的习得研究历来是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英语存在句中的be,因使用频率最高,屈折变化形式最多,一直是国内外存在句研究及其习得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为此设计了一份由三份试卷组成的测试,包含改错、中译英和作文等题型。根据分层抽样法随机挑选了两个等级的某高校在校生进行了测试,从中各抽取25份,共计50份测试卷用于数据分析和比对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英语存在句中动词be的习得过程中存在较多习得偏误,其中对其的一致性、时态和冗用错误特别突出。这些偏误与学习者的母语迁移和习得不足有直接的联系。此研究的成果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层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柴颜真 《思想战线》2013,(Z1):273-276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总体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在修完三年英语课程后应达到"在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和流畅"的语音水平要求。遗憾的是,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语音重视不够,不少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带有浓重的中国腔,语言表达也不够流畅。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借助语言迁移理论从两个方面(音段音位、超音段音位)探究汉语语音在高中生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词汇量大小是学习者所学语言水平高低的一个表现。如何获取更多的词汇,扩大英语词汇量并有效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所学词汇?这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和第二语言研究者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讨论附带词汇习得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阐述附带词汇习得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证明附带词汇习得确实能帮助学习者增加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任务型教学法源于西方,是建立在第二语习得基础上具有很强影响力的语言教学模式,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的重要发展成果。将这种教学法应用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华 《理论月刊》2007,(4):132-135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许多语言学家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目的是发掘第二语言习得内在的规律,而教材的选择,内容难易的顺序,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应遵从这个基本规律,所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们每一个外语教师是必要的,如何将各种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也是每个语言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事情。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它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外语教师如何在课堂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进行充分有效地教学,促进新的形势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