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秀艳 《前沿》2013,(14):31-33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内容,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当代中国人的尊严都有着非常重的意义。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人的尊严实现的前提,体面劳动是当代中国人的尊严实现的关键,社会保障是当代中国人的尊严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它尊重生命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论“让人民更有尊严地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尊严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人本执政理念的应有之义。,从历史发展、现实环境、未来要求和国际经验来看,实现人的尊严生活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尊严”内涵着平等的人格和政治参与、发展的目的性以及自我发展等内容,人有尊严地生活应该奠定在物质和思想基础、社会公正、民权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上。建构收入分配运行机制、社会公正机制、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人权机制以及自我实现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尊严生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身体--权力为主线,以历史比较的方法叙述了身体在人类历史上的受难和它在当代中国的处境及其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从身份走向契约,身体从权力的祭坛之上被释放,其自身的尊严得到了维护.刑罚的惩罚虽然对身体依然附着了苦痛,但这毕竟不是其所追求的目标.这是身体的喜剧,是人的尊严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 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的、紧迫的任务.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如何顺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期待,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不仅意味着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人民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蕴含法治梦。法治社会中国梦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就此而言,中国梦富含法治意蕴。中国梦是一种法治理想。中国梦是人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桓台县民政局宗延新认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尊严不断提升,维护和提升人的尊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从尊严的定义来看,尊严与贫穷和富裕没有关系,困难群众同样有"有尊严地活着"的权利.因此,切实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尊严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如何才能让受助群众活得更有尊严?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一是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救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就是受助者尊严不断被提升的过程,也是制度本身尊严自我维护及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史经过认真审视和思考之后提出的一中新的文明形态。它所蕴含的普适价值与自然法思想及源于自然法的人的尊严命题紧致契合。也正因此,在建构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基于人的尊严这一哲学逻辑可以阐发出公益诉讼的概念与制度理想。作为公益诉讼的一个分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也服从这一逻辑并应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而产生。它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法制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陈永峰 《前沿》2013,(1):86-88
民法的最高目标是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民法社会安全保障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方面。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深刻领悟民法的社会安全保障功能要求,加强公关意识,文明执法、科学执法,有助于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最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论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玲 《人权》2005,(4):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发展的现实,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但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尊严可以得到维护的公平社会。关注公平,首先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加强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保障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法制环境是创建一流奥运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 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和历届奥运会的实践表明:奥运精神是具有崇高理想,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提倡重在参与、平等竞争、友谊团结、拼搏进取,谋求人类的相互了解、和谐发展,为建立和平与美好的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伟涛 《人民论坛》2014,(4):217-219
道义论权利理论是当代重要的权利理论范式.它立足于道义论哲学,以尊严为权利的基础,主张权利本身具有道义的力量.它的核心由权利本位,权利优先于善和尊严优先于利益三个紧密相关的命题构成,并具有了强有力的理论吸引力与丰富的社会实践价值.由此,道义论权利理论重塑深刻影响了当代权利理论的诸多议题.  相似文献   

13.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尚中贵和,追求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天、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理想,而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理想的途径,是通过礼、乐的教化.我党所提出的构建当代和谐社会长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自然地契合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前国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积极主动介入新型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科学认知和完整把握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方法以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具有整体性向度的生态人(生态—经济人、生态—政治人、生态—文化人、生态—社会人),促进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5.
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协商为基本愿则.既体现了民主,又实现了集中,具有强大的社会稳定功能.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16.
儿童福利权是儿童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因儿童之为人的尊严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保障或服务,以满足其基本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之需要的基本权利。中国传统以家庭照顾为基本形式的实现路径既无法破除儿童福利权实现之城乡、区域(省际)以及福利机构与原生家庭的多重二元结构制约,也难以尊重和满足儿童生存和发展之福利需求,因而亟待变革。经研究发现,注重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的协同与国家、社会和家庭等主体的协作是中国儿童福利权实现路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时,社会和谐又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基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保证,也是现阶段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廖小琴 《前沿》2005,4(6):157-160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调。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推动力量。在当代中国,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与目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需要在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实现。关键是要从根本上确立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平衡发展的价值取向,重要路径是承认和高扬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劳动正义是对劳动活动及其关系的正义性检阅,是共同富裕社会实现的必然要求和价值根基。劳动的前提正义、结果正义和过程正义论证了共同富裕社会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共同富裕社会思想在马克思劳动正义理论的浸润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实践守正出新,系统回答了百年来党领导中国如何保障社会公平公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问题。新时代,共同富裕社会的实现更应坚持勤劳创新致富、优化生产关系的前提逻辑,落实维护劳动尊严、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逻辑,保障坚持共享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结果逻辑。  相似文献   

20.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又是保障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对当代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成员权利的保障和社会利益的分配等,解答了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统一问题,这与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存在着契合之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强调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要求当代中国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