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潘永强  郝艳梅 《前沿》2004,(10):3-6
作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作了历史研究。文章认为 ,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的提出在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的形成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完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
孟凡涛 《前沿》2012,(18):6-8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真正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的土地上培育和创造新文化的历程.这一时期毛泽东文化实践和文化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人,启蒙和组织农民,维护以新三民主义为基础的文化统一战线.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建党初期工人运动的高涨和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这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实践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初步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3.
关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产生及科学概念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中,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产生及科学概念问题仍 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本文认为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阶段;南昌起义至第三次 反“围剿”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阶段。同时,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 学概念,不能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等同使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的政治思想的研究,在史学界以往的很多文章中,不同程度地论到了这一课题。但是,把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就它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过程进行论述的文字,似尚阙如。因此,笔者拟就这一题目,概述史实,略陈俚见,不当之处,敬请读者、专家们指正。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虽然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但逐步地提出了关于中国进行民主革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首先由列宁提出,并经葛兰西扩展和深化,形成了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特色的领导权学说。两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列宁的领导权思想为葛兰西思考“文化领导权”提供了理论前提。列宁侧重于“政治”领导权,但他并不否认文化的重要性;葛兰西强调“文化”层面的领导权,同时也承认政治统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制理论与中国革命根据地合作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实际上,农业合作经济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业合作经济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进而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因此,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今天,回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8.
杨华岳 《传承》2006,4(7):44-45
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制理论与中国革命根据地合作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实际上,农业合作经济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业合作经济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进而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因此,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今天,回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雪 《传承》2011,(2):12-13
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是建国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当时,薄一波同志担任副总理等要职,而且参与编制国民经济计划。他提出不少在当时正确或比较正确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观点,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正因为毛泽东看清了薄一波的长处,在建国前毛泽东亲自点薄一波为中财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薄一波出任政务院第一任财政部部长。薄一波经济思想有着独特的哲学特点,他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相结合起来。而这些思想,在十年建设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明照 《传承》2010,(18):14-15
在中国革命进入大革命时期以后,维经斯基对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领导权、反对国民党右派、发展工农运动等中国革命的诸方面进行了探索,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的发展。根据新公布的档案资料,对维经斯基有关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进行粗浅的归纳,客观评价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贡献,这对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革命进入大革命时期以后,维经斯基对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领导权、反对国民党右派、发展工农运动等中国革命的诸方面进行了探索,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的发展.根据新公布的档案资料,对维经斯基有关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进行粗浅的归纳,客观评价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贡献,这对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的重要建军思想。它的“雏形”的最初输入者和推广者是俄共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担任国民党顾问的鲍罗廷。张太雷、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在国共合作时期,努力将苏联红军的党代表制度推广到国民革命军中,是我们党建军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正是在大革命时期党代表制度的基础上,毛泽东确立了“党指挥枪”为中国人民军队的一条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于统一战线领导权的理论。具体包括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基础,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两个条件,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实现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等一系列成熟的理论。这一课题对我们如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亦有诸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于统一战线领导权的理论。具体包括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基础,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两个条件,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实现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等一系列成熟的理论。这一课题对我们如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亦有诸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最杰出代表是邓小平同志。他的一系列论述,运用毛泽东建军思想的基本观点,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军建设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建军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刘付春 《湖湘论坛》2009,22(1):56-57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大胆探索了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地党的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制度建党思想。这一思想延伸至今,意义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在纪念“八二宪法”颁布十周年之际,进一步学习和探讨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对于提高我们的宪法理论水平,指导制宪工作,正确实施宪法,推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学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理论。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他亲自领导中国人民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制宪思想。择其要者是: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力量就是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研究国家力量的开先河者和集大成者,他关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力量研究的深刻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力量要素的认识与界定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力量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的早期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他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阶级分析法,就是根据当时…  相似文献   

19.
吴桂萍 《传承》2010,(33):12-13
刘少奇是我党出色的宣传鼓动家。长期的革命实践,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宣传思想。刘少奇宣传思想萌芽于刘少奇同志参加革命的初期到大革命失败前,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在1935年后全国进入抗战准备时期、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成熟。  相似文献   

20.
莫志斌 《求索》2010,(6):233-236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的建国思想,从五四时期至新中国建立之初,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毛泽东是在不断发展的实际斗争中扬弃以往的建国思想,从而建构起合乎中国实际的国家模式;其建国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要求,独特的民族风格,坚定的科学取向,崇高的人文关怀,强烈的民主诉求等主要特色。毛泽东建国思想是一个巨大的理论宝库,在当代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