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业东 《工会论坛》2009,15(1):142-143
在“文革”发展到1975年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力挽狂澜,以高度的政治智慧领导了全面整顿工作。整顿中解放思想、发展经济、注重改革、引进先进技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等一系列探索和思想,实际上是开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努力把党和国家引导到正确发展道路上来,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作了思想、政治、理论和组织准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总方针。坚持这一总方针,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的论述,关于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和方针,以及关于对外开放的原则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他的对外开放思想的统一整体。近30年来,邓小平思想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基本内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核心部分,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就国际来看,朝鲜战争、台湾海峡危机、中苏边界冲突等严峻的国际形势,使得中国必须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以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就国内来看,我们选择了比资本主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它可以保证我们的发展速度、发展效益要比资本主义好,可以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可以摆脱贫穷过上富裕生活。因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存在着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心情和强烈愿望,这种愿望在1978年以前主要表现在经济计划和发展目标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运行中的供给约束型。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制定阶段性经济发展目标,对于避免和减轻因急于求成而导致的经济波动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5.
关于侦查学的逻辑起点。理论界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中认为侦查学的逻辑起点是“刑事案件”的观点,以及认为侦查学的逻辑起点是犯罪事实的二重性命题的观点尚有几个问题待讨论,还需再斟酌。而认为侦查学的逻辑起点是犯罪行为的观点目前比较有说服力——此观点运用系统理论,从大系统到小系统,从外层到内层,逐层推导出侦查学的逻辑起点是犯罪行为。这是一个新思路,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是整体主义下的自由。整体主义下的自由既符合法的逻辑起点的内涵,又展现了经济法的特质,在整体主义的自由性与自由的整体性的辩证关系中,形成经济法逻辑起点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进则退的紧急关头。通过这次谈话,邓小平回应了社会上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与否定,使得人们在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使改革开放迅速走上了不可逆转的轨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前的改革事业又走到了一个历史关键点上,回顾这段历史对于如何凝聚改革共识、冲破改革阻力、增强改革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我国改革的导向、动力、部署和目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丰富而又系统的改革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当前,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战略,再一次为我国的改革发展设定了航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对邓小平改革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内在逻辑的深入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坚定改革的信心,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凝心聚力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对内进行全面整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对外科学判断国际形势,提出了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战略思想,这些思想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75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收入城乡分配长期失衡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日益深化的重要诱因之一。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结构,构建和谐的国民收入城乡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不懈探索。虽然他一生都没有提出过"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的理论中却深深蕴涵着和谐社会的思想。深入研究与学习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不能不研究邓小平与改革开放30年的关系。邓小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开辟者,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原生的初始形态,而且规划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奠定了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自觉的最伟大成果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以解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内在的执政文化自觉的逻辑结构: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执政文化形态自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执政文化主体自觉,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执政文化内涵自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旋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就是要高举旗帜、坚持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要进一步坚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排除各种错误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保证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特点是把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高目标,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设立并撤消中央顾问委员会等具体措施,彻底打破了领导干部终身制,体现了邓小平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政治气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利立义”。以利立义是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新政策、新理论的价值论依据。惟有用以利立义的价值观来理解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人们的思想才能够获得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过了两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召开,邓小平、江泽民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使党的发展观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复杂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在政治体制问题上突破禁区,更新观念,阐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根本目标及改革的原则和方法等。这是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杰出理论贡献,它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分享经济制度形成并不断发展,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分享经济实践形式,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分享经济在我国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在"两大历史关头"的领袖睿智,阐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四大特点,突出了邓小平及其理论对当代中国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