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作为一种常用饮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在现场勘查中偶尔碰到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将牛奶碰翻后,脚踏在牛奶上,在作案过程中形成奶渍足迹,而奶渍足迹多数为潜在足迹,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几种提取奶渍足迹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足迹个体识别技术自动化——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遗留的足迹,是直接认定罪犯的法庭物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罪犯作案手段狡诈,换穿鞋作案或作案后把鞋仍、毁掉,致使现场足迹失去了检验特征及认定鞋子的条件.1975~1986年笔者成功研究出足迹鉴定进行个体识别的科学理论——“足迹动力学”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新技术.1991年利用该技术开始研制“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用于检验、鉴定一个人换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及不同人穿相同鞋足迹的个体识别,实现了反映人体运动规律、个体特点的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数据的输入——检验、比对、鉴定——自动生成成果——输出打印鉴定报告、图形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赵冬 《刑事技术》2001,(6):40-40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管理和处理足迹,以解决现场足迹长期保存、准确测量、快速排查等难题。首先建立计算机分类足迹库和足迹特征关键字,其次对输入的足迹进行高清晰度处理和特征关键字的准确测量,并将其存入分类足迹库,最后利用足迹特征关键字快速识别相似的足迹排除不同的足迹,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强大的功能对识别的足迹进行进一步鉴定,这样就可大大提高足迹鉴定的速度和准确性。现场足迹,是罪犯进行犯罪活动时留下的比较多的痕迹,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罪犯用脚站立、行走就会留下脚印。利用现场足迹不仅为侦察破案揭露、证实…  相似文献   

4.
朱平 《刑事技术》2005,(5):52-52
我国的足迹检验技术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足迹检验技术从步法检验、形象检验,发展到鞋底磨损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足迹定量化检验等。特别是近几年,足迹检验中各学派、各门类的各种检验技术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迹学体系,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足迹鉴定包括:1赤足足迹的鉴定主要以足迹的大小、形象、轮廓、重压部位的密度、乳突花纹、残缺部位、是否变形等特征为赤足足迹进行同一认定,赤足足迹的鉴定又分为平面赤足足迹的鉴定和立体赤足足迹的鉴定。2鞋印足迹的形象鉴定主要…  相似文献   

5.
《刑警与科技》2013,(6):28-28
<正>本刊讯回顾历程,视得安罗格朗公司创始于1993年,从最早的"白兰",到傲视群雄的"视得安",成长的每一足迹,不仅见证了中国安防行业的发展,也印证了——视得安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2月1日,来自全国各大办事处和分支机构的视得安罗格朗员工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现场足迹查询比对系统,加强现场足迹的利用意识。方法以现场足迹文本查询、现场足迹图形特征查询和两者复合查询为比对系统的主要内容,并对现场足迹文本字段和足迹图形进行统一的科学界定。结果具有输入、浏览和异地查询功能。结论现场足迹查询比对系统能提高足迹的认定率,提高案件的并串质量和速度,达到破案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国内足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现状和需求 ,研制了适合我国刑侦工作特点的足迹管理与查询系统。方法 通过建立鞋厂鞋样、现场足迹和犯罪嫌疑人足迹数据库 ,利用足迹分析与比对软件进行管理和查询。结果 该软件完全能实现足迹管理计算机化 ,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足迹信息的使用率。结论 该软件使用方便快捷 ,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利用足迹破案的主要工作平台——足迹查询系统已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广泛应用,足迹查询系统大多采用省、市、县三级运行模式,具体地说:省、市级公安机关设立现场足迹库和犯罪嫌疑人捺印足迹库,并各自提供给下级单位进行查询比对;县级公安机关设立远程客户端,主要功能为录人现场足迹和犯罪嫌疑人捺印足迹,并能把这些足迹发送到省、市级足迹库中进行查询比对。  相似文献   

9.
现场足迹对侦查破案、确定犯罪嫌疑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实际工作出发阐述现场足迹的提取、分析和运用。归纳出一些现场足迹提取、现场足迹的分析,现场足迹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场勘查中,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物证,但其运用被不断弱化,原因主要在于现场足迹提取合格率不高、样本足迹制作不规范、鉴定方法未被广大技术员所掌握、足迹档案管理方式老化等方面,很多技术人员往往忽视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凶杀案的侦破中,对现场条件差、排查难度大的灰尘足迹更是不愿保护、显现和提取。而这种灰尘足迹很可能成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的关键所在。足迹检验鉴定如果能与压力分布系统、运动捕捉系统等科技有效结合,将使鉴定范围更宽广,结论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足迹是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足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现场足迹的分析,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本文总结了男女性别各自的足迹一般反映特征,分析了各年龄阶段所反映出来的步幅特征、步法特征和各种体态的人足迹特征的反映,并介绍了几种根据足迹推算年龄、身高的方法。以期能为足迹检验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更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用藻酸盐齿科材料转印显现纺织物上血足迹的方法。方法依据藻酸盐能和纺织物上血足迹中的血结合,从而使足迹被转印到藻酸盐模上,并通过染色增强反差。结果藻酸盐印模材料转印法能够在不破坏织物客体的情况下清楚的反映出血足迹细节特征。结论藻酸盐类齿科材料能够转印、提取显现织物上血足迹,尤其是潜在血足迹,并反映出其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13.
如何传承足迹检验技术优势与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一直是刑事技术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关注人才梯队建设及管理激励机制,指出其专业理论在指导实践方面的滞后性,提出深化足迹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加强足迹的发现提取和特征识别技术以及深度挖掘特征信息,促进足迹检验技术与信息化等现代刑侦技术的相互融合,提高足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1 研究的目的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经常发现犯罪分子遗留的足迹,科学地检验分析现场足迹,是目前痕检技术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现行的足迹检验和步法分析方法,无论是测量足迹的长、宽,还是分析判断遗留足迹人的身高、年龄及其它特征,均以“足迹中心线”为基础并辅以掌宽、跟宽来实现,而现行的“足迹中心线、掌宽、跟宽”  相似文献   

15.
血痕、泥水足迹与软质客体上加层灰尘足迹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常遇到光滑地面上已干涸的血足迹、泥水足迹,以及软质座垫上灰尘加层足迹,有时对其拍照后将其提取下来,时间短的血足迹和泥水足迹由于未完全干涸较容易提取下来,如果气温高、时间长,足迹会牢固地与地面结合在一起,很难用胶带粘下来,而软质客体上灰尘足迹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的足迹又易变形,影响检验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到两种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介绍如下:1血痕、泥水足迹的提取准备一条毛巾和一盆热水,将毛巾在水中浸温,稍拧一下,把温热毛巾打开平铺在足迹上,过几分钟后将毛巾移开,使干涸的血迹、泥土潮湿,稍干燥…  相似文献   

16.
足迹检验图像处理系统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功能:1.足迹图像处理;2.足迹图像检验鉴定;3.鞋样鞋底图文库管理。笔者在文中介绍本系统的分析年龄子系统,本文将介绍根据足迹图像分析身高、体态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7.
身高与足迹长度相关关系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 XY  Yao HF  Lin JH 《法医学杂志》2005,21(1):15-18
目的全面分析研究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抽样收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足迹样本,逐一测量其足迹长度,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统计、回归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获得大量的分析数据及回归方程。结论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可以根据足迹长度分析留痕人的身高。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某地几年前发生一起凶杀案 ,刘某被杀死在宿舍中 ,现场勘查在死者房中的地面瓷砖上发现一枚纹线清晰的赤脚血足迹。该瓷砖为抛光表面 ,侧面打光查看赤脚血足迹纹线清晰 ,但拍出的足迹不垂直(变形、无鉴定价值 )。正面打光查看足迹纹线消失 ,侧面多少度打光也不见足迹纹线。在当时的条件下只好先将整块瓷砖完整撬下保管起来。笔者几年后拿到这块带血赤脚足迹瓷砖后发现该足迹保管较好 ,整个足迹纹线清晰 ,决定先使用定向反射照相方法进行拍照 ,因为处理光亮表面物质该法效果较好。经过定向反射照相 (分别使用彩色、黑白胶卷 )拍摄以后…  相似文献   

19.
王正鹏  王鲲 《法制与社会》2014,(11):185+195-185,195
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粉尘地面立体足迹的形成、作用原理、几种常用固定剂的性质,分析形成足迹的粉尘颗粒的大小及松散程度,运用胶体与表面的吸附作用,聚集作用,以及亲液胶体的成膜对粉尘地面上的立体足迹的固定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介绍粉尘地面立体足迹形成机理来分析确定不同花纹足迹的反映情况及稳定性,以及不同固定剂与粉尘的作用情况;然后通过对不同花纹的足迹在不同地面上进行实验比较,其选用手法与试剂不同使得固定的立体足迹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粉尘地面上大小花纹立体足迹的固定可以使用不同手法、用量及固定剂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犯罪现场中常见的足迹多为不完整的残缺足迹,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残缺足迹,对案件破获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从残缺赤足足迹的反映形态出发,选择足迹中明显、稳定的特征点,确定特征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建立残缺赤足足迹推算身高的经验公式。结果在4个特征量中,跖前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好,跖内、外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与身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根据现场残缺赤足足迹的反映情况,也可以近似推断嫌疑人的身高特点,为侦查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