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路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等专题性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长时段区域经济成长进程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却较少.该领域迫切需要客观反映该区域纵向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周期和横向空间进程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 ,以改革为主线 ,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划分成三个阶段 :即 1 978~1 984年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阶段的工业化 ;1 984~ 1 992年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的工业化 ;1 992~ 2 0 0 1年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征可以从工业化发展进程、工业化发展战略、工业化发展速度、工业化发展模式、工业化发展道路、工业化发展动力、工业化发展后果和工业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概括归纳。  相似文献   

3.
兵团工业总体上仍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和工业化初级阶段之间,可以算是刚刚踏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工业化进程缓慢已成为制约兵团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全面推进兵团工业化进程,提升兵团工业质量,是兵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国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各种矛盾冲突和激荡的过程.由于较早享有了经济和政治参与权,英国工人由早期的体制外暴力抗争逐步转向了改良式议会道路,并最终成为了体制内的合作力量.英国劳资关系的发展轨迹,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所谓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它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生产日益社会化、现代化,劳动力素质日益提高,城市化迅速发展。西方工业化鼎盛时期的机器大工业以发达的机械、钢铁、造船、石化、汽车、电子仪器工业等为标志,而后工业文明则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航天通讯等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阶段,从整体上说,目前仅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极为迫切。一、我国工业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21世纪无疑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特征的高新技术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放到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根据工业化的定义,现代工业化进程应当包括工业经济规模化、经济运营信息化、工业生产科技化、产品加工专业化、资本经营市场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和乡村城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产业结构升级涉及政府和企业等多方面,究竟是政府还是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笔者通过分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指标对福建工业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得出福建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的结论;并从工业竞争力、科技含量、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三个维度,考量福建区域新型工业化程度,做出了与工业化进程相比,福建省新型工业化水平更高一些的判断,最后对福建“十一五”新型工业化战略任务与总体目标及发展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理论与我国工业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锐  杨忠 《新视野》2005,(6):24-26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经济过程,是经济资源、产业要素通过集聚、组合、运动产生无穷生命力的“襁褓”。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通过各类工业园作为载体,大规模集聚和提升区域特色经济,从而有效带动产业集群和提升,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新型工业化理论与我国工业园发展的关系,并针对我国的发展状况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近年来,祥云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急待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方能加快祥云县的工业化进程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