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同时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国家森林城市"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宗旨,是我国目前评价一个城市绿化成绩的最高荣誉。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已举  相似文献   

2.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凯里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通过实施城市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及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城市风貌和品位,打造"见公园、见广场、见景区、见绿道、见水系"的"山江公园市"。抢抓天时把"山地公园省"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老龄化是目前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何让老人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舒适,多一些关怀和人情味?看看国外在打造"亲老城市"方面是怎么下功夫的。英国利物浦:不会跌倒的城市在英国,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表示自己曾有过"摔一跤"的经历。除身体原因外,城市设计存在问题,也是导致老人摔倒的主要因素。为了不让类似情况进一步扩展,英国港口城市利物浦竭力让这座城市成为"不会跌倒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本刊编辑部   《先锋》2020,(4):46-50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蕴含了让地球更美丽、让城市更美好的共同追求,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谐的美好期许。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期间,期许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成都"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至此,"公园城市",这一崭新城市理念,进入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5.
王居卿 《奋斗》2010,(10):52-54
<正>上海世博会的旅游属性及与旅游业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让行、游、住、食、购、娱旅游核心六要素得到了整体呈现。"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尽管黑河的旅游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但上海世博会足以开启我们的心智,催生联想,产生思路,为我所用。启示之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美好,消费让美好更实际。在上海世博园的德国"汉堡之家馆"、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馆"、"台北馆"以及"城市最  相似文献   

6.
正"都匀"变"都市"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合理规划,让城市空间、人口总量、人居环境、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等,都更加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区域吸引力。都匀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推动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竞争优势,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让都匀更加富有实  相似文献   

7.
杨帆 《世纪桥》2015,(4):14-16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同时城市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好城市文化资本,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一、文明、城市与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史上,人类文明一直是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从考古学上讲,文明的形成与城市密切  相似文献   

8.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把社区管理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让党旗在街道社区高高飘扬。"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兰州市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省会城市特点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天大的小事——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王力撰文人民出版社在国内,本书或者是首部科学解析"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通俗理论读物,首部系统阐述"城市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党政干部读本,首部实践探索转型期中国特色宜居观的务实理政方略。  相似文献   

10.
刘根生 《唯实》2013,(12):95-95
<正>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南京主政者坦言:要持续科学发展,务必做到三个"敬畏":敬畏老祖宗、敬畏老天爷、敬畏老百姓。城市人文资源如同隐形宝藏,也是城市之魂,铸就了不同城市个性和风范,构成了城市令人神往的魅力。敬畏老祖宗,是在城市建设中,带着使命感保护好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丰厚人文底蕴,让历史文脉神韵永续,使城市因"独一无二"更具个性和魅力,以文化育文明。  相似文献   

11.
岳振 《当代贵州》2014,(7):24-24
正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因此无论有多大困难,城市管理者、经营者都不能把人当作"城市病"久治不愈的阻碍力量。"城市病"与生活质量是近几年舆论关注热点话题。按照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解释,"城市病"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表现。现代城市生活有些时候确实让人非常矛盾,"逃离北上广"的人们,其纠结心理中不能不说没有"城市病"带来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12.
休闲怡情之城在现代化进程中,成都这座"休闲之都",让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平衡,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提起成都,无数的美景美食美女让人津津乐道。如今,奔跑在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上,"慢生活"却是她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特质之一。"快发展慢生活"已然成为人们对成都幸福生活的赞誉。  相似文献   

13.
正大数据的创新应用,让贵阳朝着"智慧城市"不断迈进。随着"智慧社区""智慧管家""智慧门牌"等项目投入运用,大数据服务城市、服务市民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被誉为"中国大数据之都"的贵阳,正在打造"以大数据为特色引领的创新型中心城市"。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表示,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抓产业、抓氛围,还要"让贵阳成为创新应用最好的实验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贵阳先行先试,全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建设用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唯实》2022,(2):67-69
文化是城市独特的基因和代码,是城市的根脉与灵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城市未来》一文中指出:"文化能够让城市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盐城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绵长,海洋资源丰富,祖祖辈辈依海而居,"煮海为盐",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气质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站在"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上,盐城确立了"向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虽然诸多城市基本上能够实现组织机构科层之间的信息共享,但社区级别的信息尚未能够有效接入,未实现联网共享。"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未来需要建立城市大脑与社区小脑的联动机制,形成智慧化的叠加效应。"十四五"时期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要着力构建目标驱动、政策驱动、问题驱动和数据驱动等机制,形成城市大脑与社区小脑叠加效应和驱动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实时流动和数据协同,推动区域数据整合和共享,建立"政府驱动、市场主体"的机制,让城市和社区治理变得更加智慧与高效。  相似文献   

16.
最近株洲发生的"环卫集体放假"事件,使株洲一夜之间蓬头垢面,几乎成了"恶臭"熏天的"垃圾城市"。从媒体报道看,决定在12月5日、6日让全市1800名环卫工全体放假48小时,实行"三停"(停止清扫、停止清运、停止上门收集),这决不是环卫工人自己胆敢"玩忽职守",而是缘自株洲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策划"--要以"有环卫城市洁,无环卫城市脏"的强烈反差来唤起市民的环卫意识,从而"让每一位市民都来为株洲争创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出力"。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关键。中国发展到现在,城市化率已近60%,现代的中国社会已经不是"乡土中国",而是"城市中国"了。也因此,现代国家治理最关键的就是城市治理,尤其是大城市的治理。城市治理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构成城市的不仅是道路桥梁、商厦楼宇,更是生活其中的广大市民。他们是城市的主体,也应当是治理的主角。要让城市更和谐、更宜居,就应尊重群众的城市主体地位,遇事与群众多商量、多向群众"问计"和  相似文献   

18.
正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在这个时间跨度中,中国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如今,城镇化率已过半、城镇常住人口已达到7.5亿,城市发展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火车头"。为城市的"成长坐标"谋划,勾勒出一幅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已是必须。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为何而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给出了答案。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切核心是人,是"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一年来,让天更蓝、水更绿、城更美,让人们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一城市发展的变奏曲,正在激昂奏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一年来,城市发展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城市发展正在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平安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为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以"四着力"推动党建引领城市管理工作,努力创建更加整洁、安全、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魅力,让城市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把市民对市容环境卫生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城管人的工作里,包含着城市宜居美好环境的方方面面,蕴含着老百姓对城市生活满意与否的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