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13,(7):F0002-F0002,F0003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扩大朝鲜战争,进而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经过五次战役,至1951年6月初,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战场上的不利局面,迫使美国坐到了谈判桌面。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正式建议朝鲜交战双方谈判停火。6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示中国人民完全支持马立克的建议。同一天,美国  相似文献   

2.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1953年7月27日,真的到了停战协议签字的那天……  相似文献   

3.
霞飞 《党史纵横》2013,(7):9-13
在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当时如果没有二人的共识与合作,就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但是,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看法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前,毛泽东和斯大林对朝鲜局势的看法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领袖毛泽东和朝鲜领袖金日成在重大问题上密切配合,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没有二人的合作,不可能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这些外交活动,既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也在外交舞台上展现了新中国领导人高超的斗争艺术。更重要的是,这些外交活动,对于揭露美国的阴谋和结束朝鲜战争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50年前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在国内经济十分困难、军事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之敌进行的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经过长达三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将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迫使其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维护了朝鲜半岛的稳定,保卫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不仅在军事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相似文献   

7.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新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这些外交活动,既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也展现了新中国领导人高超的国际斗争艺术。更重要的是,这些外交活动,对于揭露美国的阴谋和结束朝鲜战争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飞 《党史纵横》2013,(7):26-29
对朝鲜战争的起因,有不同的说法。其实,只要从当时世界格局来看一些重大事实,许多疑问会不言自明。当时美国决策者的几个错误判断,是导致朝鲜战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美国决策层没有料到朝鲜人民军会在极短时间内打败李承晚军队形成南北两个朝鲜,是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的朝鲜局势。当时世界上已经  相似文献   

9.
对于朝鲜战争的起因,有不同说法。其实,只要从当时世界格局来审视一些重大历史事实,许多疑问就会不言自明。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决策者在朝鲜人民军与李承晚军队的力量对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10.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这是中美双方交战9个月后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此后,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朝鲜战争一直在谈谈打打中进行。毛泽东在直接领导和指挥抗美援朝的同时,也直接领导和指挥了朝鲜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11.
三八线战火骤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风云突变,三八线上炮声骤起,朝鲜内战爆发.6月28日,朝鲜人民军攻占了汉城,南朝鲜军望风而逃,退向南部洛东江地域.  相似文献   

12.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13.
郭静 《先锋队》2012,(32):54-56
从太原武宿飞机场乘坐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就到达韩国仁川机场。所谓异国他乡,仅仅只隔了两个小时。不过,你若看当地时间,就似乎是飞了三个小时,因为韩国与中国存在一个小时的时差。秋高气爽的季节,走在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的土地上,却仿佛没有感觉到更多的新鲜和陌生。因为同是东亚人,人  相似文献   

14.
蒙哥马利(1887—1976),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疯狂进攻。其间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16.
瑞士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出访的第一个欧洲国家?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翻开尘封的那段历史或许能解答这个疑问:早在1950年,瑞士就顶着美国压力,成为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并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曾经认为,中国工业化必须从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入手,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再来发展重工业。建国后,为了迅速增强国家实力,奠定工业化的基础,他改变了这一想法,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在中国工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产值的1956年,他又特别突出地提出要重视农业和轻工业,要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这两次飞跃,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过程的重要成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国家构建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中国先后两次构建即1912年中华民国的构建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构建,虽然都选择了单一制,但两次选择过程中又先后受到美国联邦制和苏联联邦制的影响。两次单一制选择的背景和条件、主体和主导力量、具体内涵、过程和结果有所同有所不同。两次单一制选择的复杂历史过程,引发对相关政治学问题的诸多思考:单一制的本质及与联邦制的区别、关联和现代中国单一制的属性特征;现代中国选择单一制与借鉴联邦制的缘由抑或必然性以及历史和现实价值;建设和完善这一国家基本制度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