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时候,特别喜欢一件红色毛衣。可能因为经常穿吧,手肘处的毛线磨穿了一个大洞,特别难看。我哭着跟母亲说了这事儿。母亲拿起毛衣看了看,说,我来想办法吧。母亲用金黄色的毛线,在手肘处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结果,因为母亲的匠心独运,手肘处变成了格外出彩的地方。以后,当我穿着这件毛衣出门玩时,都会时常故意抬高胳膊,立刻就会听到旁边的人说:"哟,好漂亮的花啊,真好看!"母亲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而  相似文献   

2.
李嘉诚的鞋一半是旧的 2006年度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88亿美元排名第十位。但老李时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对他来说,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皮鞋坏了,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  相似文献   

3.
更新观念的本义,就是抛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何谓新旧?人们通常所说的新旧,往往是就有形的实体而言。譬如,刚买的衣服叫新衣服。穿久了,衣服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强度,就叫旧了,甚至不能再穿,又换新衣服。这种弃旧换新就是  相似文献   

4.
讽刺幽默     
我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小山村,从小就经常看到母亲焦急地从鸡屁股处筹款,所以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吃饱穿暖的感觉,更不用说知道什么叫"吃喝玩乐"了。在  相似文献   

5.
父亲离开我们时,我还不满11岁。这么多年,我时常回忆起儿时的情景,勾画着心中父亲的形象。教我们豁达对待人生从小,父母就严格要求我们不能挑拣经过修补的破旧衣服。大孩子穿不了的衣服给小的,我的花衣服染一染再给弟弟穿。记得弟弟就曾因穿我的花衣服上学被同学笑话。从小学起,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学针线活、织毛衣,长大后妈妈还把爸爸在战争年代用过的针线包送给我,那是一个粗布缝制的小布袋,是妈妈用旧军装布亲自做的,一直到参军后我都带在身边。看到一些文章中提到,父亲当年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连他最钟爱的女儿穿的都是带补丁的衣服,这确是事实。但这只是反映了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前线》2020,(6)
正微信群里,经常有人抬杠。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打狗,他说撵鸡;你说某人长得帅,他就说是"丑八怪"。而且,你越解释或还击,对方就越来劲,追着你争,找着你骂,甚至你不吱声了,他们还不善罢甘休。有一个网络流行词叫"杠精",说的就是这种人。"杠精"们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通过抬杠获取快感。也就是说,通过找碴儿,让对方难堪窘迫,然后自己快乐。第二,总是唱反调。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要站出来反对。第三,故意持相反意见。他也知道你说得对,但就是要故意挑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公务员也搞"形象工程",但内容却与我们这里大相径庭,其通常的做法是:凡是老百姓能看到的地方都要"示穷",越寒酸越好,能凑合就凑合。比如办公楼的装修及设施等,有些基层课长坐的椅子甚至都磨开了花。总之,"工  相似文献   

8.
爸爸的初心     
正爸爸出生于苏北黄海之滨的一个小乡村,兄弟姊妹三个,小名"二小"。爷爷奶奶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爷爷在村里还当过10多年会计,所以爸爸有时开玩笑说自己也是所谓的"官二代"。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身为老幺的他,经常只能穿哥哥姐姐淘汰下来的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穿新衣。爸爸1991年参加中考,那是他第一次到县城,当时穿的  相似文献   

9.
正天气转暖,大家纷纷将"压箱底"的半袖、短裤取出,准备过几天穿。很多人认为,去年的衣服干干净净地收好,今年拿出来就能直接穿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衣服被存放在衣柜或箱子内一整个冬天,会因为空气流通不够孳生螨虫,还可能带有一些病菌或过敏原。如果衣服上还存有没处理干净的皮  相似文献   

10.
<正>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爷爷总是对我说:"那些年,没有饭吃,野菜、树皮甚至是皮带,我们都照样煮着吃!你还嫌饭不好吃……"虽然不明白,但我眼中的爷爷不管什么时候碗里的饭都吃得干干净净。还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奶奶总是对我说:那些年,过年能有件没有补丁的衣服穿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你还嫌衣服不好看……"虽然不理解,但我眼中奶奶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哪怕到现在也  相似文献   

11.
选择     
《廉政瞭望》2013,(7):9
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选择穿哪件衣服,选择坐哪路车,选择到什么地方去。有些选择很简单,无伤大雅,有些却是一场道德、良知的考验。譬如个人隐私与学术研究孰轻孰重?102岁的杨绛先生的选择是个人隐私为重。得知钱钟书书信可能被拍卖,她以公开信的方式表达了她的愤怒与捍卫。"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对于我们私人书信被拍卖一事,在此明确表态,我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失败,有的人注重从中吸取教训,有的人却喜欢从中寻求自我安慰。比如,遭了劫,说是财去人安;丢了官, 说是无官一身轻;受骗上当,说是吃亏是福;命运多舛,说是好事多磨;遇难生还,说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人过四十仍一事无成,说是大器晚成……总之一句话,能从“不好”中挖掘出“好”的潜力,从“消极”中发现“积极”的因素,从“坏事”中看到“好事”的曙光,从“失败”的苦涩中嚼出“胜利”的甘甜来,乃至喜形于色,眼泪未干竟笑出声来。这种自我安慰,用在个人的成长中也许是一种有益的心理调节,但如果用在人命关天的工作上,结果可就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10,(5)
<正>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到底能看些什么?世界博览会,当然要"看世界"。具体点讲,就是看文化、看科技、看发展;或者说是,欣赏文化创意,体验科技进步,探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杰: 这里存的衣服太多,啰哩啰嗦,行动甚不方便.我不需要夹衣与衬衣,不知什么人又要给我做,做了又穿不了,不只浪费经济,而且存而不穿,把衣服放在那里,实在不划算.以后我需要什么衣服时,叫做再做,并且每人有每人的供给制度,超过制度亦很不好,故把些不用的衣服与棉衣送回.  相似文献   

15.
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家里孩子多,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于是经常做着能够吃饱穿好的梦。那时候,母亲善于调剂,能在最困难的时候混搭着野菜做饭让我们不饿肚子。农村娃,衣服无好坏,只要不受冻就行。横亘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房子的问题。记忆中,我们一直处在颠沛流离的状态,有房住成了一家人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我奉命结束江西瑞金的地方工作重新回到红军队伍。不久,我所在的八军团出发开始长征。因来不及赶制军装,我仍穿着我那套老百姓衣裳踏上了征程。进入湖南不久,八军团解散,我又被分到三军团五师十三团机枪连当战士。在根据地时,很少想一名红军战士该穿什么衣服,什么鞋  相似文献   

17.
宽容的力量     
江海因为宽容,涓涓溪流终会浩瀚无边。人,应该学会宽容别人,才能放出异彩。记得有一次,我在人群拥挤的地方看见一位男士在抽烟,不小心把一位女士的衣服烧坏了,那位男士对她说,"对不起。"不料那位女士笑了笑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反正我这件衣服也该换了。"那位女士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印象。宽容是人和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到延安采访。当他看到毛泽东住的是简陋的窑洞,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看到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是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的、用一条绳子系着的眼镜……斯诺被共产党领袖们清贫节俭的生活作风感动了。他断言这种生活作风会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他们讲了几个心愿。第一个是希望不再要饭,能吃饱肚子。别管吃什么,半年糠菜半年粮也好。再进一步,当地的土话叫吃‘净颗子’,就是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第三个目标,就是‘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说是‘下辈子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节俭:并非过时的话题□吴堂清一脉相承的“东方魔力”美国作家斯诺在1936年访问延安时,看到毛泽东住的是简陋的窑洞,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南瓜汤;看到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是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的用一条绳子系着的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