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育人文关怀要在人格教育中得以实现,要求人格教育要以人为目的,满足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取向,通过培养人的德性人格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人格教育充分体现德育人文关怀的价值目标、核心理念,才能符合德育人文关怀的人学范式,才能在实践层面引导人们明察善恶是非,追求至善至美,塑造德性人格。  相似文献   

2.
于波  王新凤 《世纪桥》2009,(3):54-55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一大难题,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之首。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反贫困社会政策的分析基础之上,对反贫困政策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西海固地区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恶劣、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西海固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大学生求知成长的引路人,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依靠力量。对于政治辅导员来说,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与学生谈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与学生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进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政治辅导员是这个过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其谈心的方式、方法是影响谈心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要想通过谈心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其在政治上不断进步、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相似文献   

5.
当前亟需把人文关怀放在德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文章认为要转变思想观念,始终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转变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机制;要转变角色,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和威信;要转变工作模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转变工作内容,不断满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6.
幸福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新时期生活水平提高与幸福指数提升的二律背反,幸福观教育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之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维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维度之幸福观教育的应然之有.  相似文献   

7.
注重现代化实践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应该凸现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因此,要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失范现象及价值冲突,并予以有效的处理和协调.实施现代化实践的人文关怀,要弘扬和培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取向,树立开放的文化视野,推进社会生活的人文教化,还要注重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人文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国家发展全局的指导性理念,与以往发展观念比较,其独特内容是其表达和实施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无论是其以人为本的核心,还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都具体贯彻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科学发展,达至深层的人文关怀,必须要完善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正视和解决各种社会差别和矛盾,使全体国民平等共享发展成果,并落脚到法律和制度公正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文关怀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人文关怀需要多种力量共同作用,形成人文关怀的叠加效应。从大学生人文关怀系统的层次上分析,领导高层、管理中层、一线基层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从大学生人文关怀系统的要素上分析,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分别发挥核心、基础、载体和外部推动作用。从发挥大学生人文关怀叠加效应的方式方法上分析,要素叠加、功能叠加、属性叠加和时空叠加是建立大学生人文关怀叠加效应机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发展进程,天生具有人文属性,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实施人文关怀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图书、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到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无不体现着人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扶助弱势群体 所谓图书馆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读者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需求和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探索、指点和解答,为读者的文献需求提供保障并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读书环境.图书馆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在技术盛行的今天,图书馆不能盲目地追求新技术、新事物,而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人的身上,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读者进行.一切为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已被确认为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需要向社会、向人类倾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史艳芳 《世纪桥》2013,(13):81-82
在国家大力减贫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呈现新情况。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关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所以分析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些许反思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万书玉 《唯实》2008,(8):73-76
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治理层面的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实现人文关怀,必须着力于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重点观照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灵感受,通过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感,达到社会和谐健康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万书玉 《唯实》2008,(9):73-76
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治理层面的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实现人文关怀,必须着力于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重点观照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灵感受,通过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感,达到社会和谐健康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5.
喻权中 《奋斗》2008,(7):15-15,53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的课堂上.书写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其实.从那一刻起,“多难兴邦”四个字也刻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地震后的短短11天里,温总理从整个中国感受到一种精神。这种感知驱使温总理必须使中国的历史重新书写和诠释为这四个字“多难兴邦”。  相似文献   

16.
丛坤 《奋斗》2008,(7):15-15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的课堂上.书写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其实.从那一刻起,“多难兴邦”四个字也刻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地震后的短短11天里,温总理从整个中国感受到一种精神。这种感知驱使温总理必须使中国的历史重新书写和诠释为这四个字“多难兴邦”。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与宗旨,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取向。在新时期,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高度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将人文精神作为大众化的实践维度。在人文关怀的视阈下,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要贴近民生,融合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的关系;要科学分析,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教育分众理念;要以文化人,创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群众喜欢的精神产品;要凝聚合力,营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人文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贫困致因及反贫困立法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 《理论学刊》2004,(10):91-93
贫困由来以久 ,反贫困路途漫漫。对贫困致因做深入的剖析 ,目的是为了夯实反贫困理论基础 ,更好地指导反贫困立法与实践 ;对反贫困立法加以探讨 ,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反贫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为持久消除贫困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中的生动体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时刻将人铭记于心,做到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20.
张洲陵 《世纪桥》2009,(5):106-107
尽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但“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管工作中却不容忽视。学管工作者可以把人文关怀融化到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性和灵活性的激励管理、艺术性的善意批评、与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良性互动沟通等日常生活、学习和教学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