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干部敬畏感与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内在统一性,培养领导干部敬畏感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拓展和延伸。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目标是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核心要义是教育和管理好干部队伍,关键是要培育领导干部对权力应有的敬畏感。领导干部敬畏感以"敬畏自觉"为底色,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科学执政的逻辑起点,也是维系现代社会价值秩序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敬畏感以"敬畏权力"为本色,需要正确处理用权和为民的关系、用权和尊"道"的关系、用权和担责的关系、用权和守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控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腐败问题呈现出腐败领域集中、腐败手段隐蔽、腐败影响恶劣等特点,如何有效遏制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控,既是高校改革发展题中之义,更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高校权力运行失范及其制度性缺陷,提出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控体系建设必须构建干部自律长效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权力运行的公开机制,权力运行的程序机制,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多方合力的监督机制及依法治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变质。权力的滥用与权力的膨胀是产生腐败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权力与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观点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点;三是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就是权力死亡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不仅代表一种职务,也意味着一种责任。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利用人民赋予…  相似文献   

4.
《理论视野》2008,(8):63-64
《人民日报》7月23日刊登吴焰的文章指出,四川大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的惊心动魄,让人至今“谈湖色变”。所以,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巧借“堰塞湖”而把民意堵塞喻为“言塞湖”,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这个词旋即风行开来——不仅在于它形意的巧妙,更在于,人们感受到了权力部门对民意的敬畏。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在转型时期,搞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才能有效地推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深入发展。一、柳州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现状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有191家国有企业,1132名领导干部。总的来看,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廉洁自律,对自身要求比较严格,在自觉遵守中央和自治区明确的规定、制度的基础上,能结合本行业、企…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国家审计署的工作汇报后指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成为一项制度,这也是对国家负责、对干部爱护的一种体现。地方党委、政府也要重视经济责任审计,逐步积累经验,积极稳妥地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稳步发展”。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力推动。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是对领导干部执行财经纪律情况的有效监督,也是对领导干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情况的严格检查;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所在部门行使权利以及依法行政和全面履行工作职责的监督。因此,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利于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权力制衡机制的形成和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的建立,促使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理财,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我们一定要从对权力制约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更加有效地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敬畏与戒尺     
清正廉洁是评判好干部的一项重要标准。而什么样的干部才是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辽宁考察时所强调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指明了清正廉洁的实质和关键。大兴清正廉洁之风,争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就得心存对权力、对人民、对法纪的敬畏,手握制度、民心、律法的戒尺。  相似文献   

8.
新一届的中央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们要学点历史且对历史要心存敬畏之心。有感于此,本刊特约记者就相关问题对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姜义华教授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时刻经受着如何对待权力的考验,是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是以权谋私,为所欲为,这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而且取决于能否对其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不久前通过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议,也把“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而且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就此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要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多发的原因:权力配置不科学,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行不规范,主要领导干部权力暗箱操作;权力监控不到位,主要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弱化。对策:优化主要领导干部权力科学配置体系;健全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规范运行体系;完善主要领导干部权力立体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严格自律加强他律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关键○刘大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社会性,同时也由于社会的组织性,因此人的行为是需要约束的。作为权力中的一个成员——党员领导干部,因其享有非领导干部所没有的权力,就更显得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为要有约...  相似文献   

12.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决策层面上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过程中处于指挥地位,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全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政权力监管长效机制,并找准和抓住着力点,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证调查数据,通过交叉表分析,发现在提拔领导干部时,存在侧重考察"工作能力"与侧重考察"社会活动能力"两种模式,并且这两种模式对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集体决策的程度、为亲友用权、政府工作取向、决策偏好、政策执行取向有显著影响;通过探索性要素分析发现,领导干部提拔模式对政府权力运行方向的影响可以简化为"权力为整体利益服务"和"权力为小团体服务"两个方面;通过综合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探索性分析的结论,表明领导干部选拔模式确实会对政府权力运行方向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提拔领导干部时,若强调后备人选的"能力和工作业绩"及"口碑",政府权力将更多地偏向于为公共利益服务;若"背景和关系"、"跑官买官"因素发生关键影响,政府权力则容易演变成为小团体牟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三种敬畏"即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对领导干部为官之道提出的新要求。"三种敬畏"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党群干群关系疏离、党和政府公信力亟待提高的现实,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难题;在逻辑关系上,体现了历史性生成、系统性生成和价值性生成的"三位一体",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在实践上,要求领导干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组织观念,严明党的纪律,树立法律信仰,牢记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主要是领导干部的腐败 ,反对权力腐败应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为此要强调领导干部主现世界的改造 ,并加强监督和改革财务体制。  相似文献   

16.
高校权力是一种准公共权力,权力决策权由高校领导干部掌握。与政府公权力一样,高校领导干部在施用权力时,同样有权力腐败的可能。推行高校领导干部问责机制,既是契合高校权力合法性与合理性价值追问的有效举措,也是防止高校领导干部权力滥用的"制度笼子"。基于高校权力运作现实,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领导干部问责机制,需要着力解决好问责主体、问责清单、问责渠道、问责信息、问责回应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严格监督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实践证明,科学规范和有效约束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一靠思想教育,二靠制度约束。只有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甚至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从而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性 第一,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条例》,是对《条例》的补充和完善。从这几年各地的实践看,由于在干部任用工作各个环节上,谁是责任主体,具有哪些权力,承担什么责任,《条例》中尚缺乏明确的规定,造成推荐者行使推荐权力,却往往不承担或少承担推荐责任。考核组肩负着考核任务,却有时使考核结果失真失实。组织部门履行着向常委会提交任免和调整方案的职责,但方案的形成却往往掺杂了一些非正常因素。书记办公会在酝酿提名过程中含决策性质,但常常…  相似文献   

19.
试论权力腐败与制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发生的主体是各类管理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而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又是该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像一个窗口无时不在透过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反映着我们党的形象。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因此,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树立一呼百应的威信,必须从消除腐败的源头制度抓起。一、权力腐败的表现滥用权力,是当今少数领导干部的一大通病。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症状:一是权力私有家天下,…  相似文献   

20.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动机和目的的综合反映,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理想追求、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人格修养,突出表现在对待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相互关系的态度上。有感于多年的实践体验,本文就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与群众利益观的相互关系问题作一些理论探讨。 一、认清权力的两重性,切实坚持领导权力观与群众利益观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 权力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范围内起控制作用的支配力量,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权力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造福一方,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权力也可以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