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南联大在滇办学期间,联大历史学系教师在通史撰著、断代史研究、宏观史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写出了《国史大纲》《中国史纲》《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清史探微》《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经典学术名著。与抗战前北大、清华的史学研究特点相比较,联大史学研究在学术取向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研究选题上,从注重专题考证走向微观实证与宏观通论相结合;研究方法上,从崇尚考据走向考据、综合并用;研究目的上,从求真为主走向求真与致用并重。联大史学研究取向的转变,既是抗日救国的时代大潮影响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自五四以来中国史学自身演进发展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2.
读《“联系箱”不该生锈》与《问政“大数据时代”》,不禁陷入沉思。 各类“联系箱”大都产生于那个连固定电话都十分紧缺的年代,如“警民联系箱”、徐虎的“水电报修联系箱”等等。它们都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六典》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一部封建国家行政法典,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相当完备的综合性行政法典,对维护中国封建制中、后期一千多年来超乎寻常的稳定,起过重要的作用。亚洲许多国家曾借鉴它。在世界法制史上,《唐六典》是盖世无双的伟大创举,具有很高的法学价值和史学地位。人们对《唐六典》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唐玄宗指令宰相们制定《唐六典》,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伟大的行政立法工作,但他们自己却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还不可能有“行政法”这个概念。世界上对《唐六典》知之甚少,中国历史上对其行用、性质及历史…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眼光,求真的精神”──读《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博士生孙有忠80年代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繁荣景象,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越了前人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对西方史学的引进与研究有许多因缺乏“批判性”与“独创性”,而沦为...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便衣警察》到《永不瞑目》其间还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就像雷声滚过天空,所过之处皆有响动,20年了,人们提及公安题材电视剧,首先就想起了你的《便衣警察》和那首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海岩:有人问起《便衣警察》,我说那是过去时代的作品了,它反映那个时代人们关注的一些热点,在当时,警察戏直接写时代,写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警察的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写法在警察戏里很少。那个时候公安题材多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顶多写点公安人员的任劳任怨,而《便衣警察》触及了公安人员的家庭、情感、个人命运,当时来讲给…  相似文献   

6.
希罗多德和司马迁是世界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两位大史家。前者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人,西方的历史之父,其《历史》是西方史学界公认的第一部名符其实的历史著作。后者是中国史学的开创者,中国的历史之父,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巨著,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他们都是“创立历史研究的模范”。无论就他们对东西方史学的贡献,或者就他们各自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希罗多德和司马迁是完全可以相互媲美的。鲁迅先生在  相似文献   

7.
貟喜红 《前沿》2013,(4):158-160
韩起澜(EmilyHonig)的《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是聚焦“族群研究”的大众文化史学的典范。本文从该著的文本研究出发,探讨作者的族群研究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建构了苏北人生活的诸多面相。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会于1991年11月下旬在崇明举行。这次以“时代与史学”为中心议题的会议由上海社联《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办,上海市历史学会、华东师大史学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市级机关分校、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师大历史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上海交通学校、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会科学》杂志社、《华东师大学报》编辑部、《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华东师大《当代研究生》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  相似文献   

9.
试论史学与经学之分途李金河我国的史学源远流长,自孔子修《春秋》、左丘明作《左传》始,经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础,班固撰《汉书》立皇朝史撰述“正史”的固定格局。武帝以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儒家经学的一统天下,史学亦完全附翼于经...  相似文献   

10.
《婴宁》的文化意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其蕴含的深层意义作一番探讨。 一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总是或多或少的浸透着它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那么,《婴宁》又反映了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什么文化精神呢?这是我们理解《婴宁》文化意涵的起点。 作品的主人公婴宁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笑,婴宁善笑,“笑声嫣然,狂而不损其媚”。她想笑就笑,任其内心的情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  相似文献   

11.
自孔子著《春秋》,特别是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传世以后,史学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门“显学”。历代王朝将历史列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从皇帝到王公大臣都把前朝的历史典籍作为必读书。有的皇帝不只读史,还组织学者编纂史书。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就是宋神宗指令司马光编纂的。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不同的时代总是赋予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历史使命。科学史告诉我们,每一门科学的诞生,都是那个时代的人完成那个时代在科学上的历史使命的结果。 今天的时代已赋予人大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缔造“人大学”的历史使命。我们能否完成这项历史使命?如何完成这项历史使命?本刊特此郑重邀请一批对人大理论研究有造诣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婚恋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与挫抚痈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分析《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其演变,有利于把握后世弃妇诗滥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本世纪起,世界各国的历史研究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当代历史学家对过去的了解已超过了已往任何时代。但是,历史知识的增长并没有使史学家们称心如意和怀满信心。相反,历史学家自己“对这门学科的怀疑和不满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广泛了”。然而,也正是这种怀疑、不满和迷惘使史学家们去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如果说,19世纪史学对哲学的排斥意味着史学的独立,那么20世纪史学家们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反思史学,则意味着史学的自觉。  相似文献   

15.
说起粮票,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短缺经济”。其实,粮票所包含的远不止是这些。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向读者们介绍作者独树一帜的“集粮”系列—一《粮票与少数民族》,相信大家也会和编者一样,从中有所收获,并觉出其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07,(7)
在历史研究特别是当代史研究受到种种限制,史学教育意识形态色彩过浓的时候,人们对于古代史兴趣盎然也就不难理解了。从《万历十五年》、《天朝的崩溃》、《潜规则》、《帝国政界往事》再到《品三国》,历史热一直在缓缓升温。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  相似文献   

17.
郑朝波 《新东方》2009,(6):27-31
丘浚的著述十分宏富,其中的史学著述十分惹眼。丘浚的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评定交南录》等。丘浚最主要的史学著述就是《世史正纲》。我们探讨丘浚的史学思想,就是要在他现有的史学著述中仔细发掘、悉心整理,展现出他的史学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叙事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至西汉是我国古代史学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足以构成史学发展阶段性的著述有《春秋》、《左传》和《史记》。《春秋》处在中国史学的草创阶段,其叙事极其简略;《左传》处于历史叙事的成熟阶段;《史记》处于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辉煌顶峰,代表了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三部历史叙事文本的叙事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春秋》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叙述层,《左传》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故事层,《史记》的叙事者以明确的身份“太史公”出现在交流层。  相似文献   

19.
“春秋笔法”是曲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笔,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刘勰《文心雕龙》云:“直肇南董。”可知,在很早的南史、董狐所处时代,直笔就已经形成了。比南董稍迟的孔子,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的编写者;但人们往在认为,孔子是曲笔的鼻祖。“春秋笔法”是曲笔。其实,这种说法是很难成立的。我认为:孔子是主张直笔的,“春秋笔法”是直笔。兹试阐述如下,以就教于史学界各位同志。  相似文献   

20.
吕振羽研究综述戴开柱吕振羽(1900—1980),原名柳冈,湖南隆回人。其一生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以其洋洋数百万言的史学著述:《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中国民族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