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0年前的今天,在安源这片红土地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它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光辉典范,在中共党史、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激励了工人的斗志,扩大了党的影响,堪称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激发了全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从此安源火种天下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00年前安源这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2.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2):90-91
<正>工人运动的滔天巨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当年8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先后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发动工人为捍卫自身劳动权益而斗争。  相似文献   

3.
正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1922年9月爆发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党在领导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中创造的"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自1921年起,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具有全国意义的组织和斗争历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领导和发动的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在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安源路矿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实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1922年9月14日,由毛泽东策划,李立三、刘少奇组织和指挥的震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了。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从1921年秋天开始逐渐兴起,在中国工人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必然选择 安源工人运动辉煌的历史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为什么安源路矿会被毛泽东选择作为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从对安源工运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关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们了解事件的起因、过程和意义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关于张国焘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所起之作用,目前学术界尚有一些争议。本文臆断妄为,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一、罢工前张国焘领导工人运动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7.
<正>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被称为中国工人的"红色之都"。发生在1922年9月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次胜利。安源党组织和安源工人,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开展了"八月整顿",开创了我党反腐倡廉工作历史的先河。"绝无而仅有的事"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和根本法宝。早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时期,党就明确提出:"我们工友组织俱乐部,为的是谋全体一万多人的幸福;倘使有少数人为谋自己的利益而妨害大众,这是我们不能容许的。"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弟,被誉为我党历史上最早的"红色管家"。他从事金融工作的起步就是在安源路矿的工人消费合作社。奉胞兄之命,奔赴安源在我党的工人运动史上,由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有着重要地位。当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工人,1922年5月1日,在李立三领导下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7月,又在俱乐部之下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附设在当时的工人补习学校内,李立三任经理。合作社的100元本金由俱乐部和合作社最初的30余名社员集资,主要经营布匹和少量生活用品。其实,那时候的合作社就是个杂货铺。  相似文献   

9.
1927年9月9日爆发的震撼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源工人运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开辟了安源工运崭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从民众运动向着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武装斗争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以蓬勃的朝气和热情按照既定的方针投入到火热的工人运动中。在共产党的大力组织鼓励下,中国的工人运动很快出现了第一次勃兴,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一场接着一场,此起彼伏,演绎地有声有色、轰轰烈烈。然而潮起很快又潮落,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让刚刚激扬的革命情绪又沉寂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1921年9月,根据党的“一大”精神,毛泽东和刘少奇、李立三一起,成功发动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罢工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的最小代价取得了胜利。潇湘电影制片厂新近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毛泽东去安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这一辉煌篇章。在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上,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几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共产党人走进封闭的矿山,钻进漆黑的矿井,让那些饥寒交迫、当牛做马的矿工擦亮了眼睛,挺直了腰板。他们集合在党的旗帜下,汇成了为捍卫工人阶级权益而战的滚滚洪流。编导通过…  相似文献   

12.
安源地处江西省西部,是萍乡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盛产煤,有"江南煤都"之称.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圣地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大本营"、"中国的莫斯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就发生在这里.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陈潭秋、蔡和森等革命家曾在这里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下了一处处弥足珍贵的红色遗迹,留下了一个个极富传奇色彩的革命故事.  相似文献   

13.
1920年代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高潮时期,与此前的历次工潮相比,这一时期由于中共的政治参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发展迅速,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工人的阶级意识和身份建构空前加强;工人群体高度组织化;基本实现经费自给以及对外革命经费输出,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中共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的缩影,中共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革命运作模式是巨大革命张力与革命现实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不仅使中共在安源工人群体中成功扎根,还对中共在其它地区开展工运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安源工运模式被批评"有规避争斗而习于和平发展的倾向",而遭到党内检讨,预示着中共工运更激进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在20年代中国早期的工人运动中,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李立三、刘少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两人在工人运动中曾进行过三次成功的合作,可谓珠连璧合,交相辉映.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专任工人总代表.他们一隐一现.配合默契.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县人.1899年出生,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1921年12月中旬他回到上海,被党中央派回湖南从事工人运动,继而又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负责人毛泽东派往江西安源开展工作,从此李立三开始了他一生的职业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15.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在上世纪初我国第一次工运高潮中,安源党组织始终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工人群众谋利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创造了路矿工人大罢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的突出成就,成为全国"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事实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安源工人运动胜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方蔚  马桂茹 《世纪桥》2001,(3):29-29
京汉铁路大罢工,发生在1923年2月。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迅速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最后也是最壮丽的篇章,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  相似文献   

17.
彭明建  刘新庆 《湘潮》2023,(2):27-29
<正>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刘少奇是这次罢工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参与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他首次领导的重大工运实践,并基于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身是胆”的刘代表  相似文献   

18.
谢承新 《湘潮》2023,(1):42-45
<正>1922年9月,在安源路矿党支部的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罢工斗争,并取得全面胜利,掀开了安源工人运动乃至中国工人运动的崭新篇章,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中“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以史为鉴,方能行稳致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再次审视、挖掘、阐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价值及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不是近代工业发达地区,但是湖南工人阶级却异军突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这主要归功于中共湖南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扎实工作。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史》中指出:“1922年,湖南工人运动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猛烈地开展了起来。”特别是1922年9月,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更是影响全国,震惊全国,“大引起社会之注目”。  相似文献   

20.
湖南不是近代工业发达地区,但是湖南工人阶级却异军突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这主要归功于中共湖南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扎实工作。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史》中指出:“1922年,湖南工人运动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猛烈地开展了起来。”特别是1922年9月,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更是影响全国,震惊全国,“大引起社会之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