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73年12月22日,毛泽东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全国共有门个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都任职时间不长,最长的也才四个月,他们都原封不动。北京。军值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钧湘互对调。毛泽东在书房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了这一命令,同时宣布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的工作。毛泽东说:“我提个建议,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建议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在开会或聊天时提议唱这首歌。 毛泽东宣布对调命令后,让王洪文宣布对调的名单。王洪文刚当上党的副主席,比较牛哄哄,没把老将军放在眼里。他是从上海发迹的,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在军队方面说,上海是南京的管辖范围月B时张春桥挂了个南京军区政委的名,许世友根本不买他的账,最恨的就是他。许世友爱憎分明,粉碎“四人 帮”后,许世友说:“我早就看出张春桥不是好东西。”毛泽东去世时,江青围攻许世友,许世友拍案而起,说:“你张狂什么?主席在我让你三分,现在你再胡言乱  相似文献   

2.
李金明 《湘潮》2005,(1):26-31
1973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发生过一次不寻常的事情——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这不但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很多猜测。撩开《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台前幕后》的故事,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当时国际政治斗争的严峻性和国内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1973年12月22日,毛泽东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全国共有11个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都任职时间不长,原封不动、北京军区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钧,  相似文献   

4.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是我军建军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是毛泽东经长久酝酿后所采取的一项重大的治军、治国举措.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于防止党内、军内闹独立性现象的发生,对于反对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确保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团结与统一,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深深触动了毛泽东,使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文化大革命”发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也使他要在政治上重新倚重“文革”中受到排斥的一些老同志。在周恩来等人的不懈努力下,1973年3月7日,邓小平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当年8月在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由于此时周恩来病情加重,毛泽东有意识地培养邓小平成为周恩来的接班人,对邓小平更加器重。在一次工作汇报中,毛泽东讲到各大军区司令员久未调动的问题,问邓小平怎么办?邓小平稍作沉思,随后把身前的茶杯和毛泽东的茶杯对换一下,毛泽东会心一笑,说道:“英雄所见略同。”  相似文献   

6.
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三○五医院约见了八大军区司令员。这次约见中,总理语重心长地讲了以下的话“本想在见上帝前,再和你们见见面,主要的是师以上的人,都想看看。有些话和老同志谈谈,可是上帝给我们的时间不够用,来不及了。你们进京开会是难得的机会啊!我想找的各位都来了,很好。你们谈的情况,有的我知道一些,有的还不知道。总的一句话,事情就这样复杂,以后还会复杂起来。现在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1966年夏掀起的"文革"风暴,短时间内如暴风骤雨,横扫全国。8月,林彪连续几次讲话,要在9月、10月、11月"大闹三个月",要"大升一批,大罢一批",要搞得翻天覆地,轰轰烈烈,大风大浪,大搅大闹。之后,社会各行各业如"天翻地覆",局势失控如脱缰之马,党政机关和公检法部门或者瘫痪,或者失能失效,原本"一枝独秀"的军队随着冲击波的加剧,亦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8.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是我军建军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是毛泽东经长久酝酿后所采取的一项重大的治军、治国举措。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于防止党内、军内闹独立性现象的发生,对于反对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确保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团结与统一,产生了积极影响。长久酝酿毛泽东之所以确定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与“林彪事件”有很大干系。林彪无疑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过显赫战功,毛泽东对他也曾十分赏识的。建国后,林彪收敛锋芒,常以生病为由,在家休息,但他并不甘寂寞。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后,毛泽东与彭德怀闹翻,林彪被毛召上了山。林彪打仗机敏,政治…  相似文献   

9.
1973年12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不寻常的事件。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北京与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与兰州八大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这件事情不但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各种猜测。  相似文献   

10.
万强 《党史文苑》2004,(7):40-41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周恩来在北京握手,标志着相互敌对几十年的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解冻。尼克松在华期间,中美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尽管美国政府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仍不肯轻易放弃其在台湾的影响,将其划在了他们的“核保护”之下。台湾问题仍是横亘在中美两国之间的一道巨大障碍。1973年11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再次访华,谋求解决办法。正是他的这次来访,使周恩来遭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厄运。不速之客基辛格成为周恩来挨整的导火索基辛格这次访华受到中方高度重视。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亲自同他进…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的冲击,被流放到江西劳动. 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他衰弱、疲惫的身体,已不可能再事必躬亲、周到缜密地主持党务、国务工作.谁能更多地分担周恩来的工作?毛泽东想到了邓小平,8月14日,他在邓小平的长信上批示,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可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毛泽东的批示迟迟没有得到落实.12月18日,周恩来亲自过问此事,催促中央政治局安排邓小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两个美式装备的整编师及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这次战役既歼灭了敌有生力量,蒋军又为我军“输送”了一大批装备。此时,中共中央于2月发出“今后军事建设方面的中心任务是用一切努力加强炮兵和工兵的建设”指示。据此,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后简称为特纵)于3月18日在山东莒南宣告成立。初建时,特纵辖两个炮兵团(炮一团为美式榴炮团,炮二团为日式野炮团)、工兵团、骑兵团、特科学校(内设有坦克大队)。因缺炮兵干部,便电请中央军委,请其他野战军予以支援。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炮兵学校…  相似文献   

13.
1973年4月12日晚7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一楼宴会厅,周恩来总理正主持盛大宴会,热烈欢迎刚从柬埔寨解放区返回北京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一行。邓小平,这位在6年前被打倒的“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也引人注目地出席了今天的晚宴,其公开身份是“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戏剧性地突然露面,使在场的众多中外来宾都惊讶不已。同国内依然平静的宣传报道形成鲜明对照,第二天,港台及世界的许多新闻媒介对邓小平重新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都大加渲染。一时间,邓小平成了海外评论中国问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中日关系一直是我国对外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对其日本这个盟国搞了越顶外交,加上日美经济矛盾发  相似文献   

15.
“我那时还是个年青娃娃”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参观,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延安。当天上午,他不顾旅途疲劳,就陪同外宾一道来到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这是一排三孔窑洞,窑洞外面的大牌上挂着一张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回延安后和毛泽东合影的照片。外宾指着照片问:“‘这张照片是在这里拍的吗?”一位同志回答:“就是在这个地方拍的。”周恩来当即谦逊地说:“我那时还是个年青娃娃!”’西安事变,矛盾错综复杂,各方剑拔管张。周恩来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不顾个人安危,周旋于张学良、杨虎城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之间,…  相似文献   

16.
1985年第十期《福建党史通讯》中刊登了李万成同志写的《关于福建军区的成立时间》一文,我记得,福建军区是1932年成立的,(哪一月不清楚),1932年某月间,我同吴富莲同志都从地方调到军区政治部工作(驻上杭白沙,同年吴富莲同志又调回地方),当时司令是谭老,政治部主任李明光(1933年政治部主任曾日三),副主任王一善兼组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发配到江西劳动。1973年,他被毛泽东接回北京,并又重新恢复工作。1975年,周恩来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邓小平实际主持国务院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这一年,正义与邪恶、真理与谬误,进行了短兵相接的近距离较量,整顿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摘译自英国麦克米伦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Leadership Legitmacy andConflict in China》(《中国的领导权、合法性及内争》)一书的第三章,作者——EredericK·C·Teiwes教授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任教。他在文中分析了林彪垮台后,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四人帮”进行激烈斗争的情况,分析了毛泽东的态度及所起的作用。作者的观点虽不一定可取,但对我们了解、研究这段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73年春邓小平的复出,是继1971年“9·13”林彪事件后又一震动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周恩来部分地纠正‘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代表作。它标志着自1966年5月“文革”发动后,以林彪、江青为首的极左势力在党内占优势地位的国内政治格局有了重大的变化,代表着党内健康力量的重新聚集和加强,为此后邓小  相似文献   

20.
1973年7月,国家农业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杨显东博士从“牛棚”解放出来不久,怀着激动而又崇敬的心情,给毛主席、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引起了周总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正是杨显东的这封信,促使了毛泽东和自己青年时代的革命战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振翩教授夫妇的会晤。李振翩教授夫妇回国后;为发展中美两国的科技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