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3,(31)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以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为生态文明村调研样本,通过多种调研方式了解周店村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状况,从周店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中积极提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村是农村公共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村治发展面临制度性障碍。台湾地区将再造理论从企业与政府研究领域引入村治研究领域,为大陆的村治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村治再造是当今构建和谐村治的合理选择。和谐村治必须通过理念再造、形象再造、村民再造、流程再造、制度再造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几个问题于晓媛农村股份合作制,发育于80年代中期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是广州天河、浙江温州、深圳宝安、山东周村、安徽阜阳等地。到80年代末期,股份合作制趋于成熟并在全国很多地区得到推广。实践证明,农村股份合作制在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4.
从湖南株洲县砖桥村的发展看,先进典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举措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谐建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勤劳富村;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文明立村.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7,(3):26-28
一、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初具规模。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市农村共有3859个行政村和街,2005年全市村集体资产净值为147.95亿元,其中,村积累87.49亿元,村资本54.5亿元,未分配利润5.96亿元。村集体经营净收入为9.54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为25.4亿元,其中,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1316个,占全市总村数的34.1%;收入在5-10万元的村有755个,占19.56%;收入在10-50万元的村有764个,占19.8%;收入在50-100万元的村有601个,占15.57%;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有423个,占10.96%。  相似文献   

6.
良辛 《瞭望》1991,(36)
紧密型。如周村养鸡生产合作社规定,入社农民自愿参加,但至少要交1个股(100元)入股资金。1个股即可从合作社赊领300只雏鸡及其全生育期的配合饲料(1500公斤)。合作社负责提供防病灭疫、科学饲养指导、加工销售等服务。肉鸡加工销售后,合作社与农民结算。结算时,以确保农民养每一只肉鸡获纯利0.5元为保护价。超过0.5元部分,除10%为积累外,50%按劳分配,40%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7.
郑云生 《求知》2001,(7):28-30
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被称为“三委”。正确处理好“三委”关系,是目前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重要问题。天津农村从前年下半年以来,按照有关规定,先后进行了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从组织上保证了农村的稳定发展。但在一些地方,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尤其是前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乡政村治”治理格局和模武既保证了国家赋予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有效运行,又为基层社会提供了新的稳定秩序.但在新形势下,“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镇机构内部、村庄场域内部、乡村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从乡村社会实际出发,重构乡村关系协调机制是“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村关系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清水县根据天水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为了改变很多村出现的“没人干事、不会干事、不愿干事”的被动局面,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底,历时一个多月,在全县范围内,为永清镇樊峡村等10个后进村公开选拔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村党支部书记。这10名书记上任半年多来,受到了村民、村干部的普遍欢迎和支持,有1个村已由原来的落后村变成了全县的示范村,有6个村已从三类村转化为二类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杨菲  李旻骐 《理论探索》2012,(6):100-10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一村一品"的发展。发展"一村一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引导群众自主发展;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出优势产业产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强化龙头组织带动作用;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层次;健全保障体系,创优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模式可借鉴.如何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是当前需要破解的难题.通过对中国几个名村的考察,总结和探索性研究这些名村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其经验,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4,(29)
《瞭望》杂志反映的蒲山乡周小庄村在乡村规划中强拆民房的问题属实。县委、县政府在对蒲山乡周小庄新村规射中乱拆民房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的同时,认真总结了去年以来全县乡村规划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一些乡、村所以出现不顾客观情况,搞强迫命令和瞎指挥的现象,从县委,县政府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村)委会在其发展的漫长历程中,逐渐从建国之初的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演变为现在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的基层"行政组织".居民对居(村)委会的信任度与居民参与社区社会政策的意愿以及居民参与精神的成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居(村)委会要利用其特殊职能充分调动并整合社区社会资本,即信赖、合作、规范、价值、信念、凝聚力等,从而促进居民对居(村)委会的信任度与居民社区参与社区社会政策之间良性互动关系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创新村级治理模式推动农村的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一直是政界和学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创新我国村级治理模式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表明,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可行的路径当属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这种三位一体的民主治村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X村为个案,引出对于当下农村中存在的"能人治村"模式的考察.揭示出能人的机遇意识、进取思想和借助外部发展的理念是"能人治村"的重要存在机制.农村自身发展需要、能人的自身诉求、政府支特和政策的鼓励是"能人治村"形成的社会基础,揭示出"能人治村"存在能人变为"村霸"和攫取个人利益等主要问题,希望能对后来者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发展进程中,经济能人治村带来了经济发展与普通村民政治参与边缘化的双重效应。文章以河南省周口市C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村干部和普通村民的调查分析,探究经济能人治村背景下普通村民政治参与边缘化问题。从经济能人自身理性追求、普通村民心理变化、村规民约不足、软法程序性建设匮乏等层面剖析问题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置村内考核机制、建立村规民约、完善村务监督会议、培养契约式责任村干部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郝炳艳  崔云阁 《学理论》2011,(32):69-7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为了迎合贫困村和企业双方发展的需求,2007年国务院、全国工商联联合开启了"村企共建"新农村模式的试点。"村企共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是实现村企"双赢"的发展模式。近些年,村企合一建设新农村达到"以企带农,以农促企,村企共赢"的良好效果,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6,(8):31-32
东丽区无瑕街新五村是东丽区最偏远的小村。多年来我们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为最终目的.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由20世纪90年代初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发展到年人均收入5500元,一举跨人市级宽裕型小康村行列,村党组织也连续多年荣获天津市农村“红旗党支部”称号。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5)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彝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彝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彝村社会的发展。为了解决彝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分析探寻彝村的养老模式,并且研究完善彝村养老模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水德 《团结》2011,(2):47-49
故居风貌李济深故居建于1925年,是李济深兄长李少轩主持修建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式建筑。故居坐落于广西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四周围墙环绕,东与民居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