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与核心是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因此,增强协调、整合社会利益关系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着重加强两方面的协调、整合功能:一是增强执政理念的整合功能;二是健全和完善协调、整合利益关系的机制、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政党具有协调和整合的功能,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主要履行利益协调的功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执政党必须注重协调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公正.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群体之间存在诸多利益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和城乡居民权利机会不均等方面.社会建设中提高执政党协调群体利益的能力,需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导向机制和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党内民主建设得好,党就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从而全面推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党的民主执政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民执政,靠民执政,支持和保护人民的利益,党执政的根本目的是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5.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要求.作为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为民宗旨,常行为民之政,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求真务实,努力争做“五型“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与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梅 《唯实》2011,(2):52-56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许多以利益矛盾为核心的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呈现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频发暴露出公民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通和公共政策的局部失衡,也反映出政府在利益协调、协商治理方面能力的不足。协商民主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平等的沟通和协商,实现信息公开和治理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强执政合法性,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化解利益矛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益分化时代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利益分化时代社会能保持正常运行,必须不断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这就要求提高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能力,使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依然发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关键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机制体系,采取合适的途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而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正确认识执政能力与党内民主的关系,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党内民主对党的指导思想、党员队伍素质、党的基本制度、政策形成机制的影响上看,党内民主决定执政能力。我们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民主与执政能力的密切关系,克服就能力谈能力的误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党内民主的坚实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正确认识执政能力与党内民主的关系,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党内民主对党的指导思想、党员队伍素质、党的基本制度、政策形成机制的影响上看,党内民主决定执政能力。我们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民主与执政能力的密切关系,克服就能力谈能力的误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党内民主的坚实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关系到执政党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只有始终做到执政为民,才能获得人民的选择和认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三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强大的功能.执政党首要的职责是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