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犯罪决策是潜在犯罪人在进行犯罪行为之前就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做出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的决策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内容较多,可分为影响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的心理因素。影响犯罪成本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认知水平、负性情绪预测、动机和意志等心理过程,态度、信念和心理压力等心理状态,气质和能力等心理特性,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影响犯罪收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需要、兴趣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犯罪人在犯罪实施过程中运用了对被害人非人格化的技巧 ,以规避良心和道德的谴责。国家和社会在犯罪控制中也有一个对犯罪人的非人格化过程 ,但是 ,这种对犯罪人的非人格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今天已经变得不应该、不必要也不明智。对非人格化过程的阻却 ,提供了一个潜在被害人避免犯罪侵害、国家与社会控制犯罪、矫治犯罪人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意志因素可以分为“犯罪本意”和“非犯罪本意的意志”。犯罪人着手实施犯罪后,由于犯罪本意以外的原因使犯罪过程停止下来,则构成犯罪未遂。在犯罪本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当犯罪人的非犯罪本意的意志出现后,也可以使犯罪过程停止下来,但这仍然构成犯罪未遂,而不是构成犯罪中止。由于“非犯罪本意的意志”也属于意志因素,所以犯罪人着手实施犯罪后,导致犯罪未遂的原因既有意志以外的原因也有意志以内的原因。对我国刑法23条中的“意志以外的原因”应做狭义的理解,即它应当是指“犯罪本意以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犯罪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就已经存在的犯罪心理,如动机、需要、意志,以及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都会由于“个性”具有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使其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出来,并因其个性的不同,在目的、犯罪类型、侵害目标的选择上都表现出差异性,这就为我们通过犯罪现场的态势和获取的证据材料分析犯罪心理并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识别犯罪人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5.
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犯罪动机受外界情境等因素影响可能发生现场转化,其包括恶性转化和良性转化。被害人在犯罪现场的积极应对,可以促使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向着良性方向转化,进而弱化甚至放弃犯罪行为,使被害人免受或者少受伤害,从而达到控制犯罪、预防被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犯罪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而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犯罪犯罪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文章分析了犯罪心理矫正的可能性,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和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矫正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犯罪被害人与犯罪被害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犯罪被害人是指受到犯罪人犯罪侵害遭到损害的人,具有犯罪被害性、犯罪和被害的互动性,有时还具有可罚性或可责性。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无关联和有关联两大模式。从生理分布看,一般男性比女性易被害,青少年比成年人易被害;从时间分布看,深夜和每年的10-12月被害的比例最高。犯罪被害预防有社会被害预防、群体被害预防、个体被害预防三个层次和被害前预防、被害中预防和被害后预防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网吧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发生在网吧或与网吧有关的青少年犯罪呈不断上升之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对青少年网吧犯罪现象予以重视,从时空因素、被害人因素、社会控制疏漏因素、潜在网吧犯罪人因素中分析青少年网吧犯罪的原因,并从这些原因出发,努力构建青少年网吧犯罪场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被当今国际社会列为吸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现出犯罪数量急剧上升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仍然保持高住运行态势,且恶性案件持续增多,犯罪日益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等趋势。从江西省的情况来看,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与全国基本相同的态势,但在犯罪结构、犯罪形式、犯罪人年龄结构、犯罪动机和目的、犯罪行为特征等方面,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文章对当前江西省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作了客观分析,以期为防范和治理江西省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犯罪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互连网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为犯罪提供了新的场所和形式。社会原因是网络犯罪发生的大背景,而个体原因则是网络犯罪得以发生的内在动力。具体的犯罪行为是由犯罪人实施的,所谓个体原因是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导致犯罪产生的因素。犯罪人的个体原因不能单一性地导致犯罪的产生,但是犯罪的产生离不开犯罪人个体原因的作用。网络犯罪的个体原因包括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及行为结构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1.
对于某些未成年犯罪人,如果一味地坚持适用常规的刑事司法程序,反而会适得其反:一方面不能满足刑法的预防目的,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司法效率的低下,与刑法的谦抑性不相符合。因此,应在侦查环节对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分流。  相似文献   

12.
法人能否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过去在我国刑法学界长期存在争论,这一争论反映到立法领域,亦产生了法律究竟始于何时,采取何种方式对法人犯罪进行规制,我国刑法在规制法人犯罪的立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现行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作全面的把握,并帮助我们对刑法相关内容的完善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犯罪低龄化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中国古代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沿革,研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划分,对于更好地改革完善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既十分必要,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犯罪行为进行文化分析,是对犯罪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其文化背景发生了与以往较大的变化.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缩小了城乡差距.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流动人口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一定意义上说,流动人口犯罪是城市化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缺陷,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遏制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金融犯罪刑罚结构重新设计:一方面应当严密金融犯罪的刑事法网,严格金融犯罪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基于对刑罚权可能被滥用的警惕,设计相应的刑罚排除机制,进行适度的限制与节制,以实现刑罚的宽缓。  相似文献   

16.
012年《刑事诉讼法》中在特别程序一编增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一节,旨在肯定多年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经验,特别是首次在立法中确立了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合适成年人在场、犯罪记录封存四项新制度颇为引人关注。分析四项新制度的内涵与未来适用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刑法解释是刑法适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宁组织卖淫案审理过程中对于刑法规范用语"卖淫"一词界定解释的争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引起刑法学者对于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刑法解释限度问题的深入思考。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存在着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的分歧。刑法解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既不能僭越刑事立法权,又不能拘泥于立法原意,而应在立法意蕴所允许的范围内,使刑法解释起到阐明立法精神、补救立法不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犯罪现场重建技术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发展迅速。其中,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犯罪心理画像则可以看做对犯罪行为人主观精神状态及其个体特征的描述和再现。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各具优劣,目前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的侦查过程中必须将两者有机整合才能确保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从而为侦查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9.
被害人和行为人是多数刑事案件中必不可少的主体,现行的刑法理论往往只考虑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忽视被害人的作用.而在实践中被害人对于犯罪结果的影响有时超过了行为人的作用,尤其是风险的自愿介入对犯罪构成和刑事归责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被害人风险介入的犯罪论体系构建,力求赋予被害人正当化的根据,使其真正被纳入到犯罪评价中去,从而构建行为人、被害人和国家三元化的犯罪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隐私保护作为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内容,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的出台,社会各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问题。本文以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和现状为研究视角,就侦查、起诉、审判、犯罪记录封存等司法活动中泄露涉案未成年人隐私的行为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期望能够以此加深对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理解,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