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叔衡肃贪     
1991年11月,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座谈会上,一位苏区检察官公正无私的“铁包公”形象,在许多熟悉他的老红军、老干部心中发出深深的共鸣;他是一位公仆,一个典型的共产党人代表;他俭朴、勤奋、认真,特别对党和苏维埃政府里存在的贪污腐化现象深恶痛绝,铁面无情,人们都尊称他是“铁包公”。他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借赴京开会之机在中央档案馆查阅到80多年前发生在红都瑞金我党领导的早期反腐斗争的珍贵档案史料。当年,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为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工农民主政府,积极致力于反腐肃贪,特别是时任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的何叔衡,铁面无情,人称"铁包公",在中央苏区留下了不少佳话。严惩变质分子,树立共产党反贪肃腐的威信一天,何叔衡从石城县调查返回瑞金,刚踏进工农检察部的大门,就遇到了瑞金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审判员谢正平,  相似文献   

3.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在临时中央政府下面,成立了中央工农检察部,何叔衡任部长。工农检察部下设控告局和突  相似文献   

4.
1933年夏的一天,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在控告箱内收到一封没有控告人姓名的控告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检察部控告局:瑞金县苏的干部(还有的是党的人)用公家灯油到饭馆炒菜吃,有的还用油换酒喝。大家都说,像这样,我们一年到  相似文献   

5.
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是苏区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驱,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兼苏雏埃最高法庭主席,善于调查研究,顶住各种干扰,坚持秉公执法,被广大群众誉为“何青天”、苏区“包公”。  相似文献   

6.
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是苏区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驱,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兼“苏维埃最高法庭主席”,善于调查研究,坚持秉公执法,顶住各种干扰,被广大群众誉为“何青天”、苏区“包公”。 1932年5月,一封举报瑞金县委组织部长陈景魁的信送到何叔衡手中,信中说陈景魁滥用职权,向群众摊派索要财物,利用地痞流氓欺压群众……何叔衡阅后一怔:共产党内竟有这等“组织部长”!他决定亲自带几个人到黄柏村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7.
正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隆重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何叔衡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月,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何叔衡被选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1932年1月,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五次常会,议决在目前内务人民委员周以栗因病请假期内,其部长暂由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兼任。2月,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七次常会,议决组织临时最高法庭以判决重要政治犯,委何叔衡为临时最高法庭主审。4月,中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痛恨官场腐败,也看到党中央不断加大查处力度,一次又一次掀起反腐浪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党领导的第一次反腐斗争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红都瑞金,主角是时任苏区中央工农检察部部长的何叔衡……  相似文献   

9.
正何叔衡(1876—1935),湖南宁乡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新民学会骨干成员,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成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31年11月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  相似文献   

10.
正1934年1月4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1934年1月4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该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提名何叔衡担任工农检察部长 何叔衡,1876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1921年7月,与毛泽东一起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一大”召开之后,毛泽东和何叔衡回到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北伐军占领湖南后,何叔衡公开了身份,一面担任《民报》馆长宣传革命,一面在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工作。  相似文献   

13.
苏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真心诚意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廉政建设.为了充分动员群众向腐败现象作斗争,保障群众能有效地揭发各种问题,各级工农检察部专门设立了控告局以接受群众的检举控告.在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还设了控告箱和举报电话.此外,还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民在工农检察部指导下监督政府的组织形式——突击队,凡有选举权的人均可加入.突击队的工作方式灵活轻便,有时公开突击检查某苏维埃机关或国家企业和合作社,以揭破该机关或企业等的贪污浪费及一切官僚腐化的现象.有时又扮作普通工农群众到某机关去请求解决某种问题,看该机关的办事人员对工农的态度,办事的迟速,以测验该机关的工作现状.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对不信  相似文献   

14.
正张人亚是我党早期的革命家之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叶坪宣告成立。他从上海来到瑞金后,参加临时中央政府工作,为中央工农检察部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中央出版发行和印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参与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的各项工作,为苏维埃各级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立下了"家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根据宪法大纲规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重视检察工作。一方面大力支持检察工作的开展,不仅经常对检察工作作指示、提要求,而且亲自参与过问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带头廉洁奉公,做出榜样,保证了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董必武二查匿名信   1934年春的一天下午,工农检察部工作人员赖荣光急匆匆地来到中央政府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董必武的办公室,一边交给董必武一封信,一边说这是从红军大学的控告箱里收到的匿名信,控告中央办公厅采买员有贪污行为。董必武接过来一看,信写得很笼统,没有指明具体情况,便对赖荣光说:"你先…  相似文献   

16.
钟军  苏春生 《世纪风采》2022,(12):40-41
<正>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陈列着两封中央苏区时期的特殊回信。两封信是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分别于1934年2月8日和2月19日写给通讯员李克均的复信,为国家一级文物。两封信均书写在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专用的公文信笺纸上,信纸纵13.7厘米,横6.5厘米,材质为米黄色毛边纸,正上方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用笺”字样的红色笺头。信件为毛笔直排行书,  相似文献   

17.
说起"青天",多数人的脑海中会首先浮现出包拯、海瑞等刚正不阿、体恤民情、为民做主的古代官员形象。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朋友会知道,党的历史上也有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何青天",他是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中央苏区时期被誉为"反腐先锋"的何叔衡。何叔衡出生于腐朽的清王朝时代,身为秀才却行革命之举。他孜孜不倦,为求新学,37岁再次步入课堂学习。五四运动中,他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起,四处奔走组织动员力量,促成驱张斗争取得胜利。他不吝拿出微薄积蓄创办书社,宣传马克思主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留学归来,他投身苏区反腐斗争,营造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良好局面。花甲之年,他服从命令留守苏区继续战斗不幸牺牲,践行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长汀考察工作,专门前往濯田镇梅迳村瞻仰何叔衡烈士纪念碑。今年是何叔衡牺牲85周年,以此撰文纪念,主要是学习和感悟他"刚正不阿、埋头苦干;铁骨铮铮、鞠躬尽瘁"的初心品质。  相似文献   

18.
《广东党史》2008,(2):60-60
1926年8月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第一个反贪污腐化的文件——《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中央扩大会议通告。这个通告发布于大革命的高潮中。当时,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党的中央执委扩大会议确定,应当大力发展党的组织。但一些投机分子乘大革命之机“也来敲CP(即中共)的门”,他们混入党内后,继而发生侵吞公款、化公为私等贪污行为,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为此党中央发出这个通告,要求各地党组织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21,(9)
正1932年2月1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第七次常务会议决定组织临时最高法庭,以判决重要政治犯,委任何叔衡为临时最高法庭主审,即临时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成为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首席大法官"。此时,何叔衡已经56岁,同时承担着检察、司法、内务工作,担子确实很重。为了革命事业,他毅然承担下来,为我们党领导的审判工作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何叔衡上任之际,正值中央苏区逐步贯彻王明"左"倾错误时期,中央苏区的司法工作产生了"左"倾肃反扩大化,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20.
瑞金时期:“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案例一]谢步升,今天已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却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后枪决的第一个贪污分子,时间是1932年5月9日。这个人当过江西瑞金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他的罪行是:利用职权贪污打土豪所得财物,偷盖临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