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奖励应依法进行,但现实中违背法律规定进行奖励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应然和实然层面看,应从行政奖励的事前规制、程序规制、实体规制和事后规制等角度进行规范,以完善我国的行政奖励法。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行政协调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协调是和谐社会的实现机制,二者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本文封作为政府职能的行政协调作了学理分析,从行政生态学的角度,阐释了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确立政府的行政协调尤其是政府外部协调职能的重要作用,追而指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应该建立和加强服务引导型的行政协调职能,井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门题,提出了相应的行政协调手段。  相似文献   

3.
行政伦理界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对法、道德、伦理以及行政、公共行政等行政伦理的相关概念作了分析 ,认为行政伦理就是政府过程中的伦理。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 ,文章分别从价值层面、规范层面、秩序层面和治国层面对法、道德、伦理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创新倡导社会管理理念导入服务性、管理主体推进多元化、管理手段强调多样化、管理过程实现程序化。其对行政法学基本理论革新提出了相应要求:在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的讨论中,当回归公权力管理和服务并举且以服务为依归的规范主义预设;在行政主体理论中,当引入社会行政主体取代授权行政主体,并与职权行政主体共同组成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理论中,顺应司法实践以及我们的表达习惯,还原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权力运作的一切活动的最初定位;同时,改变"重实体、轻程序"传统理念,从宏观的法治理念层面、中观的法律原则层面和微观的制度规则层面全力推进程序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协调区域内各行政区划利益冲突和各自为政问题已显得十分重要.重新调整行政区划的想法不切实际,定期协商机制及成立共同协调机构的协调方式效果不佳,必须用法制手段来协调.而在法制协调手段中,区域行政立法的形式是最佳选择.要通过完善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方式,明确区域行政立法是发挥地方立法积极性的另一种合法形式,明确区域行政立法的主体、可协作的权限和范围,规定行政立法具体程序,解决其法律渊源和位阶问题,理顺立法审查监督合同制等.  相似文献   

6.
张俊芳 《民主》2015,(4):25-26
新一届国务院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已取消和下放632项行政审批事项,这也表明了国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但在调研中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省级及其向下的层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从国家层面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重下放审批事项的数量,轻下放事项的有序衔接,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审批事项的“物理平移”,而不是审批权限整合、审批流程再  相似文献   

7.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当今中国的各个行政领域。由于目前行政指导缺乏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指导侵犯相对人权益的事实大量存在。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构建行政指导救济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提出其具体的构想,将促使行政指导在法律规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事关民主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旸 《团结》2004,(5):29-30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段话已经把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和目标说的非常清楚了。什么是电子政务?从技术层面看,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实现日常办公、信息收发、公共管理等政府事务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一种现代行政管理模式。但是,电子政务对于公共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构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  相似文献   

9.
行政审批局作为近年来行政审批服务领域政府创新的重要举措,备受关注,在一些地方风靡起来,同时也饱受争议。作为地方的大部制改革试点,行政审批局模式体现了整体性治理的一些特性。而整体性治理不仅是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变革,还需要建立在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信任机制等一整套运行机制之上。行政审批局模式目前还只是一些地方市、县的积极探索,没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上级相应机构与之进行对接业务,因而并非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标准范本,地方政府不能脱离本地区经济社会状况而盲目跟风,必须因地制宜。对于已经采用行政审批局模式的一些地方,可以结合整体性治理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改革完善。此外,行政审批局模式的发展,还需要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机构衔接整合、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成果中提出的“东亚行政模式”实际上是对行政国家一般特征的错置。尽管中、日、韩三国在治理传统上有诸多共性,但这三个经历过现代国家建构洗礼的国家在行政国家的形态上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基于行政生态视角,从制度环境、主体结构和行动过程等三个维度开展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发现中、日、韩三国的行政国家形态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因而并不存在一种“东亚行政模式”。通过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在学术上澄清行政国家不同形态的基础上,更要深刻领会其背后的国家治理逻辑差异,在实践上真正理解中国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