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海滔 《求贤》2008,(1):45-45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近日在全区万名干部下基层动员大会上说:干部下基层的风气还不够浓厚.有的即使下去,也是“一阵风”,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心思不在群众身上。形式主义害死人,群众也最反感。  相似文献   

2.
声音     
把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化中央提出反对"四风",说到了当前党员干部作风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用群众反感的方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认为,"四风"当中,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形式主义,不光是党员领导干部,反思一下我们每一个普通党员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深入群众,怎么做到上门服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01,(10):21-21
我们党历来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反对各种脱离群众的不良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当前,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深为群众所反感。《决定》深刻剖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质和要害,严肃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对此,务必引起全党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4.
时下,有些干部在下基层时,往往“身”入而“心”不入,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结果不仅问题没解决,不少群众还因此对干部大为反感。  相似文献   

5.
袁岳 《党建文汇》2009,(6):28-28
时下,在一些地方官场上,假话、空话、套话颇多: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文风问题已经成为一大公害,群众称其为新“八股”。  相似文献   

6.
佚名 《廉政瞭望》2003,(9):34-34
现在人们对很多腐败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像吃吃喝喝,收受礼物,警车开道这些事情已经制度化程式化了,成为官场潜规则.谁不遵守就会吃亏受处罚。像前些年老百姓最反感的吃喝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丰泽园饭庄厨师陈爱武因为举报商业部长王磊吃饭少交钱而成名,现在听来简直像天方夜谭。领导吃饭还交钱,收钱人、给钱人是不是有病  相似文献   

7.
正"某地表面上不搞迎送,其实暗中封路清场做好安排","某县常委班子开民主生活会先彩排演练,提的意见不痛不痒"……形式主义问题作为官场顽疾,长期都是治理整顿对象。十八大后,更被列为"四风"之首。当前,在部分形式主义问题得到遏制的同时,是否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主义问题?对此,基层干部们有话要说。8月17日至27日,廉政瞭望推出  相似文献   

8.
《半月谈》今年第8期刊登记者专稿说,时下,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官场上,假话、大话、空话、套话颇多,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群  相似文献   

9.
时下,糊弄上级已成官场腐败的一大痈疽,党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已经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糊弄上级耍绝招如今官场上不乏糊弄上级现象,少数领导干部不是扎扎实实地工作,而是滑头滑脑地糊弄,花招迭出,颇费心机。表面文章搭花架。现在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已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0.
陈奎 《当代党员》2013,(7):21-22
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也被称为“门面作风”,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实际内容,脱离群众需要,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现形式。它是领导干部中最常见、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形式主义古已有之,但今天,这个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乌鸦的委屈     
快乐大叔 《党课》2006,(6):38-39
不用说,乌鸦的名声不好,人们都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对乌鸦的反感具体来自什么时代.已无法考证,不过,这反感显然是错的。因为动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乌鸦是鸟类中习性最接近我们人类的。  相似文献   

12.
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想升华、精神提振的过程。所以,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还是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都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持续向问题"叫板",使专题教育的过程成为校正"不严不实"问题的过程。群众最反感的是形式主义,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这两年,我们党抓作风、抓党建,之所以受到群众点赞,就是因为坚持从问题出  相似文献   

14.
李涵 《廉政瞭望》2014,(18):64-65
雍正皇帝设立的养廉银并没有真正使官场清廉,宫员们逐渐将养廉银作为自己的正常收入,而忽路了该项收入设立的意义。养廉银外又私征养廉银,捞取灰色收入成了官场潜规则,导致清朝地方贪腐情况几乎为史上之最。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继美国评出最令人反感的词句后,我国网民也在网上评最讨厌的词句,或最令人发怵的词句,其中被多人提到的一个词句,叫“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继美国评出最令人反感的词句后,我国网民也在网上评最讨厌的词句,或最令人发怵的词句,其中被多人提到的一个词句,叫“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7.
微博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巨大影响力对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领导干部诚信不高,表现为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言而无信等,其原因是受官场潜规则、管理欠公正、监督不顺畅等因素的影响,它将削弱社会信任度的增进,降低政治合法.胜的培育,阻碍公共治理质量的提升,影响公民个人权益的维护。微博时代加强领导干部诚信建设,必须依法行政,公正行政;健全制度,加大监督;顺应潮流,做好回应;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明辨是非,慎重交友。  相似文献   

18.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顽痼疾:是官员堕落的催化剂;是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官场潜规则的存在和盛行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能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根除官场潜规则。作者在分析官场潜规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除官场潜规则的对策。“破网”、“亮权”、“治软”、“建制”的建议对根除官场潜规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领导的态度,往往决定玩笑的尺度。遇到不喜欢开玩笑的领导,下属自然闭口不言,遇到喜欢开玩笑的领导,下属也不能"畅所欲言"。一名著名的官场小说作家曾说,中国的政治最像政治,中国的官场最像官场。中国的官场中,是没人敢同上级开玩笑的。不过一名官场内人士却认为,所谓官场内下级不敢和上级开玩笑的说法过于主观。"关键看开什么玩笑,尺度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20.
曾经,我们有过“大跃进”时代的虚报浮夸。曾经,我们有过“全国山河一片红”时代的形式主义。我们是个深受“虚假”之害的民族,然而虚假却在我们的社会里根深蒂固。今天,不仅有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假冒伪劣商品在坑害着无辜的消费者,还有以图谋官场升迁而蓄意制造的虚假政绩误国害民。如果说前几次虚报浮夸、形式主义的泛滥有上层刻意引导的因素,那么当今的虚报浮夸、制造政绩现象则是在中央一再强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是一种少数人的典型的腐败行为。本期“聚焦”试图揭开政绩虚假之幕,探寻其后隐藏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