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水     
李仁凤 《奋斗》2006,(8):33-33
孔子曰:“智者乐水。” 孔子观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答曰:“夫水,遍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相似文献   

2.
愚公移山     
《当代党员》2009,(9):69-69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相似文献   

3.
寓言集锦     
·颂杀·凤讼庄周灭其族。王召周质之。周力辩其诬,曰:“周之于凤,颂则有之。若谓灭其族,实不敢当其罪。”凤曰:“彼正所谓以颂杀人者也。夫凤,凡鸟也。食不弃乎五谷,栖不择于草木,饮不避夫溪涧,是以蕃衍生息,子孙振振焉。彼庄周者,鼓如簧之舌,谓  相似文献   

4.
战胜诱惑     
《唐文粹·猩猩铭·序》中有则这样的寓言,一群猩猩特别嗜好喝酒,喜欢穿木履学走人路。猎人掌握了猩猩这个习性,就在树林里摆上米酒和木屐,“恭候”猩猩。猩猩始见,大骂曰:“诱我也”。思之再三,相谓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可一试其味,面对米酒和木履的诱惑谁都欲罢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其结果是“相蹈籍而就絷,无一得免焉”。我们常哀叹猩猩战胜不了诱惑而自投罗网。其实,人生在世何尝不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功名利禄,金钱美女,“小可一粟一毫,大可金银珠宝”。一般来说,人都能看得清诱惑,但也有吗?纵观古今,在诱…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2,(35):65-65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日,‘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相似文献   

6.
常常见诸新闻媒体指斥犯罪分子“有恃无恐”。其语本意原为“因有倚仗而无所畏忌”。“恃”者何倚何仗?这就需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综观众多穷凶极恶的违法犯罪分子,大都是有所“恃”,有恃则无恐。有人恃侥幸;有人恃愚昧;有人恃法盲;有人恃钱能通神;更多的人则是恃权势保护。“恃”者总归有二:一是恃胆傲法,藐视法律;二是恃势抗法,无视法威。唯其后者害莫大焉。不管犯了什么罪,只要朝中有官,执法机关有势,就可以逍遥法外,平安无事;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可以弄权渎法,入监了也能捞出来。可见,恃势弄险是最大的社…  相似文献   

7.
徐悦 《学习导报》2012,(18):60-60
张震将军视察时常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宇:“忙不忙?”著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若忙,这个部队肯定问题多,不忙,说明问题少。”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连。将军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对曰:“一两左右。”又问:“一两有多重?”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多少克?”答:“70克左右。”问:“最小的多少克?”答:“50克左右。”将军喜曰:“这个司务长行,他上街买过菜。”  相似文献   

8.
罗春秀 《前线》2014,(7):120-120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  相似文献   

9.
徐悦 《新湘评论》2012,(18):60-60
张震将军视察时常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宇:“忙不忙?”著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若忙,这个部队肯定问题多,不忙,说明问题少。”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连。将军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对曰:“一两左右。”又问:“一两有多重?”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  相似文献   

10.
道不欲杂     
正【引用】"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相似文献   

11.
恋爱与烹调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3):97-99
清代袁枚说:“相女配夫。《记》曰:疑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随园主人袁枚拿恋爱与烹调相比,可谓妙哉。恋爱需要搭配,烹调也在于搭配。  相似文献   

12.
闻过则喜     
蔡星天 《奋斗》2011,(2):62-63
古人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为避免“不贰过”,就需有容人之量,切实做到闻过则喜。  相似文献   

13.
为“桎狗捕鼠”担忧黄九如《吕氏春秋》第26卷之《士容论》中有一则“桎狗捕鼠”的故事,说的是齐人以桎其(良犬)后足的办法,硬逼着狗去拿耗子。1“齐有善相狗者,其邻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文人向重风骨。注重风骨,是文人的为文之道。检点史书,较早谈到“风骨”一词的,当是155年前南梁的刘勰,他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里,专列“风骨”一篇,释“风骨”曰:“怊怅述情,必始平风,沉吟铺词,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说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才能形成格调劲健、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后来唐代的陈子昂把这称为“汉魏风骨”。近世的辞书,也把“风骨”解作“民即文意,骨即文辞”,认为风骨包含内容、形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的这段追问、审视之言,使我们悟出一个共性问题:一个人过分、过多、过度地追求欲望,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名利上,“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舍与得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颜回是孔子的高足,孔子赞扬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为什么颜回能够箪食瓢饮,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呢?宋代学者周敦颐解释说:“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不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相似文献   

17.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即墨大夫和阿大夫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事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相似文献   

18.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管仲论用人不求全责备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文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  相似文献   

19.
程应峰 《廉政瞭望》2023,(21):65-65
王绩生前,自撰墓志铭。他写自己“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他还说自己“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王绩给自己写墓志铭,将自己写得跃然纸上,活脱真实。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关于社交的名词标签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从我们的老朋友“社交恐惧症”,到新出现的“社交牛 × 症”“社交牛杂症”“社交天花板”等,都让网上冲浪的人猝不及防:这些都是什么意思?我是哪一种?这些“症”都是病吗?该怎么“治”?日常“社恐”不是病降低关注莫紧张在街上遇见不太熟的朋友不敢打招呼,坐电梯遇见同事会假装玩手机,最害怕的事情是当众演讲,觉得被人看着时会脸红心跳甚至发抖……这些都被网友称为“社交恐惧症”的表现。不过别太担心,其实我们日常所说的“社恐”,跟心理学上所说的“病”还差得远。心理学上确实有一个“社交焦虑障碍”(也称为“社交恐怖症”),但是,它的诊断标准除了回避社交、因社交害怕或焦虑等表现,还有“这种害怕焦虑引起临床痛苦、引起了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功能的损害”。大部分称自己“社恐”的人,其实总是一边焦虑、一边克服着,正常的工作、生活都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