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开盛 《学习月刊》2010,(23):46-47
2010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对亚洲四国长达10天的访问。无论是在新德里、雅加达,还是在首尔和横滨,奥巴马到处向外传递出这样的一个信息:美国正在"重返"亚洲,并决心在亚洲扮演领导角色。这已经是奥巴马上任不到两年来的第二次亚洲之行.在他的倡导下.前所未有的美国一东盟峰会也已举行了两次。  相似文献   

2.
11月19日,在结束访问韩国后,奥巴马的首次亚洲之行落下了帷幕。通过此行,奥巴马向世人宣告了美国新政府亚洲政策的成形。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对亚洲四国长达10天的访问。无论是在新德里、雅加达,还是在首尔和横滨,奥巴马到处向外传递出这样的一个信息:美国正在"重返"亚洲,并决心在亚洲扮演领导角色。这已经是奥巴马上任不到两年来的第二次亚洲之  相似文献   

4.
徐占伟 《党课》2010,(1):80-83
2009年11月13日至19日,美围总统奥巴马访问了日本、新加坡、中国与韩国,并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第一届美国一东盟峰会。14日,奥巴马在日本发表了首个亚洲政策演讲。  相似文献   

5.
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与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美国在亚洲面临诸多新的挑战。美国越来越重视在亚洲的战略利益.奥巴马上任以来.大力实施战略重心东移.已经从单纯的军事部署,扩展到外交、经贸、气候变化等各个领域,在安全、经济、环保等各领域加强了与中、印等亚洲新兴国家的对话与合作.以此应对中国逐渐崛起的威胁.以期继续保持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奥巴马刚刚结束了其亚洲四国之行。虽然其出访地中并不包含中国,但外界普遍认为,奥巴马此行名为重申对亚洲再平衡战略的承诺,实是通过向中国施压来安抚其在亚洲的盟友。他此行中最受瞩目的一幕,就是首次公开宣布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引发了世人的遐想。奥巴马表态的前前后后美日同盟历来是美国亚洲安全战略的基石。但是由于此前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所导致的摩擦,美日关系出现裂痕。不过两国都需要尽快改善关系,以便应对在亚洲所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11月17日至20日期间访问泰国、缅甸和柬埔寨.并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期间出席东亚峰会。这是奥巴马在选举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后第一个}H访的地区.其缅甸之行可谓是一次历史性访问。奥巴马政府视缅甸改革开放为第一任期的外交成果。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坦承:"我活在我的父辈和美国人民的梦想之中。"奥巴马本身的经历是对"美国梦"最好的注解:他是黑白混血儿,由白人外祖父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13日,获奥巴马提名出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在国会参院外交委员会就其提名举行的听证会上,提出新一届政府要推行"巧实力"外交理念。2月15日至22日她出访日本、印尼、韩国和中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的"巧实力外交"亮相亚洲。巧实力——美国外交新理念"巧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宫2月12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把联邦雇员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0.1美元。  相似文献   

11.
回顾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的外交调整,正如希拉里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中宣称的那样.“奥巴马总统已经领导了一次全方位的、持久的努力.囊括整个政府.以全面发挥我们在亚太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努力通常是静悄悄地。”仅仅3年时间.当美国围绕着亚太地区打出了一连串紧凑的“组合拳”之后.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已不再是美国领导人挂在嘴上的漂亮说辞.而是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黄雨果 《学习月刊》2009,(23):44-46
正值北京遭遇秋寒之时.美国第44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上任后首次访华。期间国内掀起了一阵“奥巴马”热.也使中美关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和讨论的热点。在众多有关中美关系的热点话题中.奥巴马首访将给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可谓是涵盖面最广而又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首先基于对奥巴马此行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3.
国际概览     
《党的建设》2014,(3):9-9
2月10日至12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法国总统奥朗德对美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这是1996年以来法国总统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14.
徐占伟 《党课》2008,(8):78-81
经过长达5个月的激烈角逐,6月3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预选终于落下帷幕,参议员奥巴马击败了竞争对手前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候选人,踏上了争夺总统宝座的新征程。6月7日,希拉里宣布停止竞选,并呼吁她的支持者全力支持奥巴马。6月20日,奥巴马竞选阵营宣布,希拉里将于6月27日参加奥巴马的竞选活动,共同市对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10年4月以来.美国奥巴马政府频频打出核武牌:6日。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和国务院联合公布2010年《核态势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8日,美俄两国元首在布拉格签署《削减和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条约》后续协定:12日.奥巴马在华盛顿主持召开国际核安全峰会。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党建文汇》2009,(11):22-22
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0月9日这条重大新闻在美国电视、网络等即时媒体报道中滚动了一天。几乎所有人都和奥巴马本人一样愕然。当路透社记者用电子邮件告诉奥巴马的高级顾问阿克塞尔罗德,许多人对奥巴马获奖感到惊讶时,他回复道:“我们也是。”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14,(7):35-35
美国在当地时间6月10日对外承认其推动控枪法案失败。奥巴马说.此时他羞于做美国人.并称作为一名父亲,他担心这个国家不能有效控枪而引发更多的悲剧。奥巴马说,“我最大的失望在于,美国社会都不愿意采取一些最基本的措施来限制枪支而让这些危险的武器流落在一些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的人手上。”  相似文献   

18.
6月7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此前5月31日至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图为6月7日会晤结束后习近平与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以来,美国战略重心加速东移。但是,此战略重心,非彼战略重心。与20年前美国战略重心在欧洲、美苏冷战之时的情况相比,如今亚洲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同为美国战略重心,两者所处的大环境、构成成分以及对手之间的关系等,都有着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20.
全球扫描     
奥巴马“意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挪 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9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令许多人大跌眼镜。与此同时,奥巴马正召集美国高级安全顾问讨论向阿富汗增兵事宜。批评人士认为,奥巴马尚未取得令人称道的政绩证明他应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