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战线与执政党的建设之互动关系表现在:执政党的坚强领导,可以促进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理论水平、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增强信心和凝聚力,从而对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以深远的影响;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有利于执政党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执政党广大党员认识“党的领导”的内涵、实质,克服各种错误思想,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执政党思想和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当前,无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下,我国的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自身建设与各民主党派建设有着许多统一性,同时各自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充分认识二者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使之和谐互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发达的时代,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防止党的形象资源流失,执政党需要探求各种途径塑造自身良好的政党形象,如提高执政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有效应对传媒技术发达的新情况等等。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丰富多采的,也是弥足珍贵的。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并使之理论升华,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而且对解决当今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制度建设在执政党的建设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仍然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的问题。笔者认为,执政党应当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即以制度建设为主,并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各项建设的全过程。这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战略条件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解决执政条件下党内的突出问题和搞好党的其他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把党的制度建设放在执政党建设的首位,对于面向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各项建设,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与执政党建设这一问题。这三个方面是: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在执政党建设上的突出贡献、从毛泽东执政党建设中吸取的经验教训。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毛泽东与执政党建设这一重大历史问题,为新时期的党建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民主党派监督与中国执政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洁 《长白学刊》2007,(2):117-1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我国政党体制内的政治监督,在监督内容、监督形式和监督渠道等方面的功能,是对共产党党内监督的补充。民主党派监督在新时期中国执政党建设中,特别是在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略和健全党的执政体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晨光 《湖湘论坛》2005,18(2):9-12
执政党执政安全问题 ,是关系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 2 0世纪执政党执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临危机和挑战的并非只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条件下 ,执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显得突出 ,同时 ,社会转型也对执政党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任务。执政党执政安全是指执政党执政体系处在稳健良性运行以及可与时俱进的状态 ,具有相对性、发展性的特点。加强执政党执政安全研究是实现党在新时期执政目标的需要 ,有利于我们正确地面对实际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 ,可以指导我们党的建设实践 ,对于完善党的建设学科、推进党建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基本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要求,它们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加强执政党建设离不开多党合作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任务和要求;执政党建设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政治实践中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二者在理论建设上的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议理论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总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总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总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呼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党历史任务和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荣辱,成败得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创立和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包含着内容丰富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凝聚力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组织核心。执政党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是通过国家凝聚力发生作用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家凝聚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因此,必须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以推进中国国家凝聚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王秀萍 《前沿》2005,(9):71-72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执政党反腐战略发展的新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防线的建构路径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夯实思想道德防线的根基;加强思想教育,延伸思想道德防线的长度;注重道德修养,拓展思想道德防线的厚度;强化制度建设,提升思想道德防线的高度;开拓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大思想道德防线的密度。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要求重视文化强党。党校教育应充分发挥理论武装、思想引领、党性锤炼和文化熏陶等方面的教化之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文化自信和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学养,提升党校教育的思想渗透力和文化感召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了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的内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党的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建设是长期任务,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永恒课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条件,是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科学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执政党的建设进入了重大的调整周期,在政治上正在经历去泡沫去杠杆化的过程。以新媒体为工具的网络政治参与重塑着社会舆论格局和交往模式,并以惊人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快速发展中的新媒体,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政治表达渠道、方式,对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提出变革与挑战,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最大的变量"。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提供"物美价廉"的政治产品、实现政治民主法治化、运作规范程序化、效能廉洁化为特征的政治现代化。在社会治理中,我党要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实现执政党与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和理性思考党所面临的执政新考验,高度重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问题,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从而使中国共产竞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9.
亢飞 《传承》2010,(30):12-13
党员队伍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前途和命运。因此,执政党党员队伍建设一直是社会的重要话题。刘少奇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此花费了大量心血,拥有独到的见解,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楠 《传承》2010,(33):10-11
十月革命胜利后,针对新的形势,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执政党的领导是总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集中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和监督制度,执政党要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意义是执政党要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执政党必须重视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