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付冉冉  张扬 《世纪桥》2012,(17):153-154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创办的半公开的理论性机关刊物,由李达任主编,在1920年11至1921年7间共出版六期。它在创刊后就旗帜鲜明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不适合当时中国国情发展的思想,介绍世界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对于当下处于极速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它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能否正确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化、什么是结合,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历史地位可以说,自从人类有思想以来,就在思索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是谁?谁在决定我们的命运?直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立,才从根本上找到了答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认为: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不仅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人民不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出版:长征出版社摘录:我们常讲共产党人要有信仰。信什么,仰什么?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它是信仰之河的发源,也是信仰之河的流向。如果连讲这都不理直气壮,甚至持怀疑态度,那还有什么信仰可言呢?什么是信仰?有几人能真正说明白,让人一听就领悟,对"信仰"二字立生亲和力、敬重心。《信仰的味道》这本书可能会让您有所收获,书名来自作者2012年底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开篇就讲陈望道  相似文献   

5.
张雄 《理论文萃》2000,(2):47-48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早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我们的先祖就有人开始追问着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世界是什么?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不象月亮那样惨淡、荒芜、冰冷而毫无生气?人脑是什么?人脑为什么会思维?欲望和意志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由的吗?……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被古代先哲们称为形而上的学问,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新自由主义的乌托邦,罗尔斯继承发扬近代西方启蒙政治哲学,并在近代契约论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当代契约论.他相信并继续倡导近代西方政治解放的理想,把马克思视为自由主义的批评者.总体上说,他基本上正确地理解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又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进行批评,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且不值得欲求的.就是说,它与马克思政治哲学是异质性的,是马克思在19世纪就已批判并超越了的自由主义的当代新形态,其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敌对的.  相似文献   

7.
从柏拉图到马克思,欧洲政治哲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思想嬗变。总起来说,欧洲古代政治学追求符合"至善"理念的道德共同体;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推动下,欧洲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人的自由权利为核心内容,追求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特别是私有财产权利的政治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以"人类解放"为基本价值取向,追求"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与自由主义政治学说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黄宪勤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占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核心。深入学习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坚定"四个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曾经不仅激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革命激情,也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催生出了无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社会主义理想走进现实的土壤,并不必然结出华美的果实.相反,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为什么迄今为止,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是现代化的"优等生",在全球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中国一直蹒跚其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是一种活生生的、宏大的历史运动,是一项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实验工程,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所指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意蕴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在人们的头脑中总和各种疑问交织着.“信什么?”“为什么信?”“怎么信?”这些思想扣子不解开,马克思主义信仰难以真正在人们头脑中确立起来.解决好这一课题,应将信仰内容划分类别,用目标信仰教育回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终极关怀和终极归属的诘难;用理论信仰教育化解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合理性的质疑;用过程信仰解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虑.  相似文献   

12.
1883年3月14日,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120年来,他的光辉思想指引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国际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战斗旗帜。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的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长远目标前进的科学。它是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大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所以,它是工人阶级和他的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世界…  相似文献   

13.
他,是共产国际里的"中国通",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在世界传播马克思主义;27岁时,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播撒共产主义火种;1921年,他协助李大钊、陈独秀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他就是维经斯基。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党人的最高(或最终)奋斗目标;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共产党人的坚强精神支柱。质言之,共产主义之于共产党人,实乃生命所系。然而,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共产主义?这并不是广大共产党员十分清楚和明白的问题。无疑,这个问题,对全党来说,对每个党员来说,都必须解决,而且解决得愈早愈好,愈快愈好。应该高兴和庆幸的是,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为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最科学、最权威的教材。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辉 《求是》2003,(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什么?其科学性亦即真理性应怎样判断和检验?它又是如何从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转化为能动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答案必然是也只能是:在于和通过实践。只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才能真正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主线,才能真正掌握这一思想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钥匙,才能深刻理解它的科学内涵,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使他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驱使他不断探索新事物并在探索中科学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7.
明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伟大工程、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魅力的内在要求,要坚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仰关系和信仰特性、又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和大众化发展要求的原则。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本人的生命实践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6个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相信世界自足自生,不信鬼神;二是坚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四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六是自觉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政党,但坚守百年仍然风华正茂者屈指可数。中国共产党从仅有几十人的小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全世界最强大的政党、全世界最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秘密是什么呢?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灵魂,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求实》1980,(Z2)
5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也叫科学共产主义,它既指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又指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这里说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狭义上讲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论述,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所谓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是指无产阶级进行斗争、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20.
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伟大工程、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魅力的内在要求,要坚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仰关系和信仰特性、又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和大众化发展要求的原则。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本人的生命实践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六个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相信世界自足自生,不信鬼神;二是坚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四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六是自觉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