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拿到这两本书,首先看到其中一本的书名:《一沙一世界》,本能地就想起那下一句:“一树一菩提”。这话本来出自佛经,于是想,作者莫非是要“写经”?在某个网站上,是这样说的:一滴水,不经意间落入你的心湖,漾成一片深海。本书《一滴一海洋》写的是别人的故事,成败对错,得失起落,悲欢离合,为年轻人在起步奋斗时减压和卸载。每个生命个体的人生轨迹都不可逆转,身后的每一个脚印,都无法转回身  相似文献   

2.
应名 《唯实》1995,(11)
从南京到常州又到天目湖,乘火车又乘汽车。闲眺窗外,偶见一个“蓝梦夜总会”的店招。这“梦”字很显眼,我想起了有“梦”字的几本书:《红楼梦》、《青楼梦》、《八十一梦》,还有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接着我想到:除了这夜总会,是否还有别的店也以“梦”命名呢?于是,我就一路上不看风景看店名了。在南京,看到“梦巴黎”时装广场。在武进,看到“圆梦发廊”、“天梦舞厅”、“梦圆时装店”。在宜兴,看到“梦上海酒家”、“金梦阁酒楼”、“梦蓝酒家”、“梦思酒家”。在溧阳,看到“梦芳餐厅”、“梦娜发室”。  相似文献   

3.
老鬼姓马名波,是作家杨沫的小儿子。在所著《母亲杨沫》一书中,老鬼大胆地再现出一个真实的、并非完美无缺的杨沫。“文革”之初,眼看《青春之歌》将遭批判的厄运,杨沫惶然中想起早先康生对这本书的“批示”,于是赶紧让女儿将“批示”油印成传单,到处散发;后来她又给曾赞扬过《青春之歌》的姚文元写信(老鬼在书中将此信作了全文引录)……这种从当时炙手可热的“左派”那里抓“救命稻草”的自保行动,现在看来完全可以理解,算不上是什么“污点”;但将这些重新抖搂出来,也毕竟不是光彩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踏上道家的土地时,一位阿拉伯朋友问我:“你愿意见一见《从鸦片战争到解放》一书的作者吗?”我想起了那本书右上角那个陌生的名字——伊·爱泼斯坦。我按约造访了他。从此以后,我们之间建立了友谊。与其说友谊,不如说是我向一位通晓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士学习。他知识渊博,懂得许多种语言,能用英、俄、中、法文阅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图书奖的时候,我想起了为指导本书写作付出大量心血的胡乔本同志,想起了他为党史的研究和编撰提出的许多精辟见解。 胡乔木认为,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斗争的”。因此,“不能把党史工作看成是平静的、书斋里的事业,它是在思想斗争最前线的一项战斗性的工作”。为了使党史工作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战斗作用,他认为,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来阐明有关我们党的历史的各种根本问题。他反复说明,党史不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党史工作也要改革。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别妻抛雏毅然从日本回国,来到战云密布的大上海。卢沟桥的枪声,使这位海外游子见到了祖国抗战的希望。他多么企盼抗日的烽火尽快燃遍大江南北,然而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的反动统治下,仍是金台寂寞,故国苍茫,正是“北地已闻新鬼哭,南街犹听旧京声”。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认为,作为遗民的士人,其“节”“只在穷饿”,“抱道不仕”而“止于不仕”异朝,这与为故国尽死节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决意一死、不顾其他并非唯一选择。傲活人世,竭力著述,不仅从制度设计上“条具为治大法”,而且从更深的层面提出学统重建的观念,弘扬学术真精神,激发士人学术承担意识,提倡经世的豪杰理想人格与“知行合一”式之实践伦理,是他极力守持的“遗民之正”。由此出发,他批评了晚明以来士人逃禅等风气。  相似文献   

8.
石屏县通过三种模式加强社会管理,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一是“六小警务”模式,即从事关群众利益的“小处”想起,从关心群众冷暖的“小事”做起,从影响群众生活的“小案”抓起,从激化群众矛盾的“小纠纷”排起,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汇》2010,(11):36-36
宋:后周恭帝柴宗训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市)。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称帝,因他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然而,我们却常常想起二野四兵团在陈赓将军麾下,从安徽望江一线渡江后进行八千里大追歼的英雄事迹,想起我们在大江南北、赣江东西、粤桂边区、云贵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想起集军政“一把手”于一身的陈赓同志紧跟形势、转变观念、执行政策、团结战斗的领导特点和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别妇抛雏毅然从日本回国,来到战云密布的大上海。卢沟桥的枪声,使这位海外游子看到了祖国抗战的希望,他多么企盼抗日的烽火尽快燃遍大江南北呀!然而,由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江南一带依然是金台寂寞,故国苍茫,正是“北地已闻新鬼哭,南街犹听旧京声”。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军民奋起反击。郭沫若从窗口清晰地看到中日双方的铁鸟在  相似文献   

12.
任真 《学习导报》2011,(22):56-56
我想起了泸定桥。想起泸定桥,是因为一张老照片。我随便地翻一本书,揭过一页,再揭过一页,不经意地,泸定桥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小时候在课本上就读过《飞夺泸定桥》,我知道它是一座英雄的桥,始终和勇敢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灵性贵州     
一个“黔”字,最易让人想起“黔之驴”,想起“黔驴技穷”,想起“夜郎自大”。世人对“黔”误读久矣,甚至殃及它所代表的贵州。黔本无驴,何来“黔驴技穷”?而“汉孰与我大”乃滇王之语。可见,“莫须有”不仅模糊了贵州之美,也氤氲了贵州之贵。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三个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中山县翠亨村的故居,日本兵不敢乱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孙中山的堂侄说,这是因为日本天皇敬慕先后十四次东渡扶桑的孙逸仙,重其“博爱”之怀,令军人对孙先生居屋、遗像不得无礼。远到日本人民当年就反对派兵入侵“孙中山的故国”。孙中山多次在日本国民中演讲,侵略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11,(2):53-53
一提起彭德怀元帅,人们便会想起“准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诗句,想起他纵横沙场指挥千军万马的风采。然而,貌似“粗枝大叶”的彭德怀在工作中却是个极为细致的人,尤其是在处理文件时常常“咬文嚼字”、字斟句酌,从不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人们都叫我傻子。”“我是幸存者,是先烈们用生命搭桥铺路,让我活了下来;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保护我一次次脱险。他们是我创作《小兵张嘎》的灵感源泉,我今天所有的荣光都是分享的他们的荣光。”“我经常会想起他们,想起那些刚刚还生龙活虎、转瞬间就血肉横飞的战友;想起陪着我流泪、像母亲般关怀照顾我的房东大娘;想起在鬼子的刺刀前喊我‘老二’的机智勇敢的乡亲……怎么会忘记呢?高天厚土,永不能忘。”  相似文献   

17.
夏远生 《党史文汇》2002,(12):17-20
在诗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永远升腾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激情。尤其晚年,在毛泽东的诗情词意之中,一种挥之不去、历久愈浓的心志、情绪,郁郁成结,追天逐日,寓于故园、故地、故国,成为诗人毛泽东的晚年情结和理想世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祈盼,他热望,迫切地想要尽快让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世界,尽早让人民过上丰衣足食、莺歌燕舞的美好生活。所以,仅从1996年正式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收录的毛泽东晚年诗词作品中,我们就不只一次地读到听到,毛泽东或低吟浅唱,或高歌长啸,故园呀,故地呀,故国呀,屡屡入诗,吟咏不…  相似文献   

18.
少一点霸气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报刊上、电视里、广播中充满了这样霸、那样霸的商品广告,什么“王者风范”,什么“贵族气派”,什么“富豪”、“太子”,什么“皇家”、“帝王”。等等,可谓“超霸一族”,霸气十足。笔者认为,这对消费者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是一种误导,同时,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霸,使人想起“霸道”、“霸占”、“霸王”等词,多少有点强占别人而突出自己的味道,甚至便人想起不择手段压制别人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坛风云录     
本书作者黎之,原名李曙光,长期从事新闻、编辑、文学写作和文艺组织工作。本书是作者历年来撰写的有关建国后文坛风云的文章汇编,共20篇。这些文章部分文字曾在《新文学史料》以“回忆与思考”为题发表,广受欢迎。在内容上,本书主要记还从50年代起,以批判《武训传》电影为始点,到“文革”初期以打破所谓中宣部“阎王殿”为止,发生在我国文坛历次重要的运动与事件。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内容的翔实性,因为作者的工作关系,书中记述的事件或运动过程,大都为作者所亲历。将自身所亲历的事件真实地记录下,应是历史研究的手段之一,其史…  相似文献   

20.
祖籍山东,生于英国,长在巴黎,从孩提时代就当过父母的“法语译员”。她在天主教会的布风中学打下了坚实的法语基础。30年后,同样毕业于布风中学的法国驻华大使马纳克,曾为能在远离故国的北京遇到法语发音如此纯正地道的校友而欣喜不已。当她在未名湖畔最后结束了大学学业后,便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译员生涯。布达佩斯、布拉格、维也纳、布加勒斯特、日内瓦、阿尔及尔、科纳克里,几乎整个欧洲和非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